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图书分类法(图书分类法)  拼音:tú shū fēn lèi fǎ
按书籍的内容或主题编列记号,并依记号收藏、管理、利用书籍的方法。如杜威十进分类法、中国图书分类法等。
《国语辞典》:图书巡回车(图书巡回车)  拼音:tú shū xún huí chē
装载图书的汽车。巡回各地,出借书籍,一如图书馆的活动分馆。
《国语辞典》:巡回图书馆(巡回图书馆)  拼音:xún huí tú shū guǎn
将图书馆的藏书以汽车运送各处,预先公告停靠的时间及地点,居民可依公告前往借阅。为一种推广阅览图书的措施。台湾地区曾一度实施,现已废除。美国此制亦颇发达。
《国语辞典》:北平图书馆(北平图书馆)  拼音:běi píng tú shū guǎn
座落于北平北海的西岸,占地约七十多亩,全是中国式的建筑,古色古香,清幽美丽。馆内设有四库室、善本书库、模型室、舆图室,藏书丰富,约七百多万册。
《国语辞典》: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  拼音:guó jiā tú shū guǎn
原为国立中央图书馆,于民国八十五年一月三十一日改名为国家图书馆。参见「国立中央图书馆」条。
《国语辞典》:电影图书馆(电影图书馆)  拼音:diàn yǐng tú shū guǎn
收集、保存各类电影及提供电影有关资讯,以作为研究、鉴赏的机构。也称为「电影博物馆」。
《国语辞典》:儿童图书馆(儿童图书馆)  拼音:ér tóng tú shū guǎn
专为儿童设立,供儿童阅览书籍的图书馆。西元一八八五年由美国汉那威女士(E.S.Han-away)首先创立。
《国语辞典》: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  拼音:gōng gòng tú shū guǎn
由地方政府所设立,为一般民众服务的图书馆。任务在于推行社会教育,传播知识,提高社区文化及倡导读书风气。
《国语辞典》:多媒体光碟图书馆(多媒体光碟图书馆)  拼音:duō méi tǐ guāng dié tú shū guǎn
存放大量多媒体光碟并提供线上浏览的图书馆。
《国语辞典》:远距图书服务系统(远距图书服务系统)  拼音:yuǎn jù tú shū fú wù xì tǒng
藉由网路设备,进行远距的图书查询或阅读的系统。
《国语辞典》:国科会国家高速电脑中心图书馆(国科会国家高速电脑中心图书馆)  拼音:guó kē huì guó jiā gāo sù diàn nǎo zhōng xīn tú shū guǎn
国科会国家高速电脑中心所属的图书馆,提供线上查询藏书的功能及其他相关公布事项。
《国语辞典》:图书餐饮复合式餐厅(图书餐饮复合式餐厅)  拼音:tú shū cān yǐn fù hé shì cān tīng
结合饮食用餐与阅读图书等功能的餐厅。特色是空间宽敞、座位独立及提供各类的杂志、书籍供消费者随意取阅。也称为「图书餐饮店」。
《国语辞典》:电脑图书出版业(电脑图书出版业)  拼音:diàn nǎo tú shū chū bǎn yè
专门出版提供电脑相关知识书籍的行业。
《国语辞典》:国立中央图书馆(国立中央图书馆)  拼音:guó lì zhōng yāng tú shū guǎn
为收藏保管全国文献的机构,于民国二十二年由教育部筹备成立。其下设有采访、编目、阅览、特藏、总务等组。负有保存文化、阐扬学术、配合研究、推行社教及领导全国图书馆事业的责任,为一具文化性、学术性与参考性的国家图书馆。已于民国八十五年一月三十一日改名为「国家图书馆」。
《国语辞典》:国立台湾图书馆(国立台湾图书馆)  拼音:guó lì tái wān tú shū guǎn
民国七十六年筹设于新北市中和区,隶属于教育部,于一○二年由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改制升格而成。馆藏一百馀万册,其重点则将朝亚洲资料中心、台湾资料中心、儿童文学资料中心及盲人资料中心的蒐藏发展。馆址占地一万多坪,是国内最大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