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90,分286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国难
东国
小国
徇国
医国
蜀国
七国
国手
富国
齐国
国学
佛国
国土
乐国
香国
《國語辭典》:国难(國難)  拼音:guó nàn
国家的危难。《三国演义》第五回:「纠合义兵,并赴国难。」
《漢語大詞典》:东国(東國)
(1).东方之国。上古指 齐 、 鲁 、 徐夷 等国。国语·吴语:“昔 楚灵王 不君……踰诸 夏 而图东国。” 韦昭 注:“东国, 徐夷 吴 越 。”史记·孟尝君列传:“其攻 秦 也,欲王之令 楚王 割东国以与 齐 ,而 秦 出 楚怀王 以为和。” 张守节 正义:“东国, 齐 、 徐夷 。”《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三卿世及,东国多衰弊之政;五侯并轨,西京有陵夷之运。” 李善 注:“东国,谓 鲁 也。”近代多指 中国 以东的 日本 、 朝鲜 等国。 清 王韬 《〈三岛中洲文集〉序》:“东国於二十年间维新建治,政令一更。”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八·朝鲜采风录:“命一等侍卫 狼曋 ,颁 孝昭皇后 尊謚于 朝鲜 ,因令采东国诗归奏。”
(2).东部地区。 春秋 时指 楚国 东部的 锺离 、 巢 、 州来 等地。左传·昭公四年:“ 然丹 城 州来 。东国水,不可以城, 彭生 罢 赖 之师。” 杨伯峻 注:“ 楚 以东部地区为东国, 钟离 、 巢 、 州来 以及 赖 皆东国地邑。”
(3).指东都 洛阳 。国,都城。书·康诰:“ 周公 初基,作新大邑於东国 洛 。” 三国 魏 曹植 《怨歌行》:“待罪居东国,泫涕常流连。” 唐 卢照邻 《秋霖赋》:“别有东国儒生,西都才客。” 明 何景明 《寡妇赋》:“从子遨游,涉 江 湘 兮;改辙东国,逾 河 梁兮。”
(4).犹东方。指 亚洲 。一说,指 中国 。 毛泽东 《念奴娇·昆仑》词:“一截遗 欧 ,一截赠 美 ,一截还东国。”
《漢語大詞典》:小国(小國)
(1).地狭人少之国。指小的封地。书·多士:“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 殷 命。”管子·法法:“凡大国之君尊,小国之君卑。”
(2).指小的国家。 清 李嶟瑞 《寒日登积宝山》诗:“南渡衣冠慙小国,北人臣妾视 高宗 。”
(3).指小的行政区。 唐 杜甫 《题郪县郭明府茅屋壁》诗:“频惊适小国,一拟问高天。”
《漢語大詞典》:徇国(徇國)
(1).谓传示国人。韩非子·初见秦:“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为王谋不忠者戒也。”
(2).为国家利益而献出生命。徇,通“ 殉 ”。后汉书·种劭传:“昔我先父以身徇国。” 宋 苏轼 《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忘躯徇国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愠喜?” 清 侯方域 《颜真卿论》:“徇国以死之谓忠,抗道不回之谓直。”
《漢語大詞典》:医国(醫國)
(1).谓为国除患祛弊。国语·晋语八:“上医医国,其次疾人。” 宋 苏轼 《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之四》:“愿储医国三年艾,不作沉 湘 《九辩》文。” 明 唐寅 《秦楼月·谢医》词:“刀圭信手就囊拈,能事在医人医国。”
(2).指医术高明。《西游记》第六八回:“高徒既不知医,他怎肯揭我榜文,教寡人亲迎?断然有医国之能也。” 清 钱谦益 《赠建昌痔医黄岐彬》诗:“疡医本是天官属,医国方须肘后传。”
《漢語大詞典》:蜀国(蜀國)
泛指 蜀 地。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 华阳 曾子 ,鼓篋来游; 蜀国 颜生 ,抠衣请学。” 唐 刘得仁 《送智玄首座归蜀中旧山》诗:“ 蜀国 烟霞开,灵山水月澄。” 前蜀 韦庄 《清平乐》词:“何处游女, 蜀国 多云雨。云解有情花解语,窣地綉罗金缕。”
分類:蜀国
《國語辭典》:七国(七國)  拼音:qī guó
1.战国时之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
2.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七国。
《國語辭典》:国手(國手)  拼音:guó shǒu
1.具有某种才能技艺为全国第一流的人。《聊斋志异。卷二。莲香》:「如有医国手,使妾得无负郎君。」
2.由国家选派参加某些国际比赛的选手。如篮球国手。
《國語辭典》:富国(富國)  拼音:fù guó
使国家富强。《管子。制分》:「是故治国有器,富国有事,强国有数,胜国有理,制天下有分。」
《国语辞典》:齐国(齐国)  拼音:qí guó
1.国名。位于今山东省一带。周武王封姜太公于此,传至战国时,君位被权臣田氏篡夺。后为秦国所灭。
2.齐,中央。齐国指中州、中国、中华。《列子。黄帝》:「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
《國語辭典》:国学(國學)  拼音:guó xué
1.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如:「一般中文系所说的国学,包括经学、史学、子学、文学等。」
2.国家为全国设立的学校。《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成均辟雍,皆国学之号。」
《國語辭典》:国子监(國子監)  拼音:guó zǐ jiàn
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隋、唐、宋、元、明、清称国子监。晋称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清末改革学制,自光绪三十二年起设学部,国子监并入学部。
《國語辭典》:国故(國故)  拼音:guó gù
1.国家所遭受的变故。《礼记。文王世子》:「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有国故则否。」
2.本国固有的文化与学术。如:「整理国故」、「他一心想保存国故,振兴文化。」
《國語辭典》:佛国(佛國)  拼音:fó guó
1.佛度化的世界。《大宝积经》卷一九:「复次,舍利弗,彼佛世界功德庄严,无量佛国悉无与等。」
2.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
《國語辭典》:国土(國土)  拼音:guó tǔ
国家的领土。《西游记》第三七回:「现今占了我的江山,暗侵了我的国土。」
《國語辭典》:乐国(樂國)  拼音:lè guó
快乐的地方。《诗经。魏风。硕鼠》:「乐国乐国,爰得我直。」《文选。马融。长笛赋》:「屈平适乐国,介推还受禄。」也作「乐郊」、「乐乡」。
分類:乐土
《漢語大詞典》:香国(香國)
(1).《维摩诘经·香积佛品》曰:上方界佛土有国名 众香 ,佛号 香积 ,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因以“香国”指佛国。 南朝 梁 沈约 《舍身愿疏》:“虽果谢菴园,飰非香国,而野粒山蔬,可同属饜。”
(2).犹花国。 宋 许月卿 《木犀》诗:“分封在香国,筮仕得黄裳。” 金 元好问 《紫牡丹》诗之三:“已从香国偏薰染,更惜花神巧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