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尉迟运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9—579 【介绍】: 北周代人。尉迟纲子。西魏时以父勋封安喜县侯。北周孝闵帝被废,奉命迎宇文毓(明帝),以定策勋,进爵周城县公。武帝时,兼职文武,甚见委重。宇文赟(宣帝)在东宫,亲狎谄佞,帝选运为右宫正以匡弼之。建德三年,卫剌王宇文直举兵反,攻肃章门,运闭门拒守,直不得入,遁走。武帝嘉之,授大将军,累迁同州刺史,进爵卢国公。宣帝即位,授上柱国。数进谏,反遭疏忌。及王轨被杀,惧祸,出为秦州刺史,以忧死。
史文忻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朔方人,字仲乐。熟谙兵法,治军有方。从武帝平定北齐,进位大将。静帝大象二年,杨坚专政,相州总管尉迟迥等起兵反杨坚,佐高颎破尉迟迥,加上柱国,封英国公。
王谊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0—585 【介绍】: 隋河南洛阳人,字宜君。少慷慨有大志,博览群书,兼善弓马。北周闵帝时为左中侍上士。性刚正,为杨坚所重。入隋,文帝敬礼有加,以第五女妻其子奉孝。寻拜大司徒。逾年子卒,谊上表言公主少,请除服,为杨素所劾,恩礼稍薄。后以怨望,言论丑恶,赐死于家。
全隋文·卷二十三
谊字宜君,河南洛阳人。周初,为左中侍上士。迁御正大夫,拜雍州别驾。武帝即位,授仪同,迁内史大夫,封杨国公。从平齐,授相州刺史,徵为大内史。宣帝初,出为襄州总管。静帝初,转郑州总管,拜大司徒。开皇初,进封郧国公。后以怨望赐死。
郑译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0—591 【介绍】: 隋荥阳开封人,字正义。郑孝穆子。幼聪颖,博览群书,工骑射,尤善音律。在北周以给事中士起家,累迁至内史上大夫,封沛国公。与杨坚有同学之旧,倾心结纳。性轻险,贪赃纳贿,坚阴疏之。及入隋,以定策功加赏赐而未委重任,卒于岐州刺史任。尝奉诏参与撰律令。又参与议定乐,名《乐府声调》,凡八卷,已佚。
全隋文·卷二十三
译字正义,荥阳开封人,北齐光州刺史述祖从孙。周武帝时,为给事中士,拜银青光禄大夫,转左侍上士。尚梁安公主。历御正下大夫、太子宫尹,赐爵开国子,坐事除名。宣帝即位,拜开府、内史下大夫,封归昌县公,迁内史上大夫,进封沛国公,复坐事除名。大象中,文帝矫诏,复以为内史上大夫,寻拜柱国相府内史,兼领天官都府司,会总六府事,进上柱国。及受禅,废归第。复投开府、隆州刺史。徵还,复迁岐州刺史。开皇十一年卒,谥曰达。有《乐府声调》六卷,又三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01 【介绍】: 隋高凉人。其先世代为南越首领。贤明多智谋,善用兵。在家常以信义结于乡。梁武帝大同中嫁高凉太守冯宝为妻。高州刺史叛,击之,大捷。及宝卒,岭南乱,夫人怀集各族,数州晏然。陈武帝时,佐子抚定岭表。陈亡,岭南无所属,数郡士众乃共奉夫人,号圣母,以保境安民。后迎隋将韦洸安抚岭外,文帝乃拜其孙冯盎为高州刺史,拜洗氏为谯国夫人,开府置属官。夫人亲历十余州宣慰帝意,所至皆降。文帝仁寿初卒。谥诚敬夫人。
全隋文·卷二十八
夫人,高凉人。梁大同初,适高凉大守冯宝。陈永定中,册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隋开皇中,册为宋康郡夫人,进谯国夫人、开府,置长史以下官属。仁寿初,卒。谥曰诚敬夫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1—604 【介绍】: 即杨坚。隋朝创建者。弘农华阴人,小字那逻延。杨忠子。北周时袭父隋国公爵。女为北周宣帝皇后。任丞相,总揽朝政。旋废静帝而杀之,自立为帝,建立隋朝。开皇七年亡后梁,九年灭陈,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三百年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兵制,以考试选拔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各项措施于后代影响较大。仁寿四年病重,为太子杨广所杀。在位二十四年。
全隋文·卷一
帝姓杨,讳坚,弘农华阴人,周大司空隋国公忠子。西魏恭帝时,辟京兆功曹,以父勋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周初,授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保定初,迁左小宫伯,出为隋州刺史,进位大将军,袭父爵隋国公。建德中,加柱国,除定州总管,转亳州总管。宣帝即位,以后父徵拜上柱国大司马。大象初迁大后丞右司武,转大前疑。及崩,入总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静帝即位,拜假黄钺左大丞相。寻授大丞相,进相国,总百揆,封隋王,加九锡。大定元年二月受禅,改元二:开皇、仁寿。在位二十四年,谥曰文皇帝,庙号高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3—578 【介绍】: 即宇文邕。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祢罗突。宇文泰第四子。即位时,堂兄宇文护专擅朝政。天和七年杀宇文护,始亲政。多次下诏释放奴婢。禁佛道二教,迫僧道还俗,寺院资产入官。建德六年灭北齐,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隋得在此基础上统一。在位十八年。庙号高祖。
全后周文·卷二
帝讳邕,字祢罗突,文帝第四子,恭帝元年封辅城郡公,孝闵受禅,拜大将军,镇同州,明帝即位,迁柱国、蒲州刺史,入为大司空、治御正,进封鲁国公,领宗师,武成二年四月即位,改元四;保定、天和、建德、宣政,在位十八年,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4—607 【介绍】: 隋河南洛阳人,字辅伯。贺若敦子。慷慨骁勇,博览书记,有大志。其父为宇文护所害,临终嘱弼继其平陈之志,并诫慎言。初仕于北周。入隋,文帝有志伐陈,任弼为吴州总管,弼献取陈十策,帝嘉之,赐以宝刀,授行军总管。陈平,累拜大将军。以功高未得为相,有怨望之心。炀帝即位,疏而忌之。大业三年从帝北巡,私议得失,为人所奏,坐诛。
全隋文·卷二十六
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仕周,为齐王宪记室,封当亭县公,迁小内史。大象中,为寿州刺史,改封襄邑县公。入隋,拜吴州总管。以平陈功,进爵宋国公,拜右领军大将军,转右武候大将军。以怨望,免官。大业三年,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6 【介绍】: 隋弘农华阴人,字处道。少好学有大志。初仕北周,平北齐有功,累官车骑大将军,加上开府。从杨坚定天下。率水军伐陈,镇压荆州、江南叛隋势力,以功高封越国公,与高颎共掌朝政。素多权略智诈,亲戚故吏布列清显。朝臣有违忤者,皆阴中除之。晋王杨广与之深相结交。素参与广夺宗阴谋,谗废太子勇、蜀王秀。文帝病笃,矫诏执柳述,杀勇。炀帝立,以平杨谅叛功,拜太子太师,封楚国公。帝外示殊礼,内实猜忌。卒谥景武。
全隋文·卷二十五
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人,齐尚书令愔族孙。仕周,为宇文护中外记室,转礼曹,加大都督,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清河县子。授司城大夫,加上开府,改封成安县公。宣帝即位,袭父敷爵临贞县公。大象中,为汴州刺史,拜大将军,迁徐州总管,进位柱国,封清河郡公。隋受禅,加上柱国,拜御史大夫,免。寻拜信州总管,迁荆州总管,进封郧国公,改封越国公。寻拜纳言,转内史令,进尚书右仆射。仁寿初,迁左仆射。炀帝即位,迁尚书令,拜太子太师。大业二年,拜司徒,改封楚公。卒,赠光禄大夫、太尉,谥曰景武。有《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7—633 【介绍】: 隋唐时僧。安陆人。幼为僧,师承苞山明法师。年三十即升法座。隋炀帝大业间,溯江抵成都,行化蜀地。唐高祖武德初,为人诬罪,乃仍归荆门。晚住安州方等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陆安人。幼入道门。即怀远量。希崇大品。情阻未申。时苞山明法师继绪兴皇。世称郢匠。因从之咨禀焉。年方有立。遂为众弘演。自尔受业分镫。不可胜纪。然以为楚服既殷。岷邦未洽。隋大业间。溯江而上。道于成都。大张法席。或徙梓绵随方开导。俦侣之繁。愈于前日。稍有谤其以异术惑众者。语闻。武德初。诏穷治。事虽不实。而皓亦南归矣。仍厌乡里嚣烦。寻屏迹西山之阴。阅五载。陶练中观。未几。道俗思慕。造山迎致。贞观七年。卒于乡里之方等寺。寿八十有七。 皓行己严洁。日止一粲。随得辄啖。不限朝中。不待营丐。 其体羸瘁。若不胜衣者。在蜀时。门人道勤。患其不任。阴告外。辨厚供。供至。皓怪其异常。诘知其由。即斥勤出。不共住。曰邪命之食。恶可御也。故平居凡檀越送供丰美。悉命入僧如律。
续高僧传·卷第十三 义解篇九
释慧皓。安陆人。幼入道门。即怀远量收览经义弘导居心。初跨染玄纲希崇大品。博闻略究而情阻未申。承苞山明法师兴皇遗属世称郢匠通国瞻仰。因往从之。咨奉无倦。备清遐道遂得广流。部帙恢裕兴焉。年方登立即升法座。谈撝一指众侣諠哗。受业传灯分风徙化。然以法流楚服成济已闻。岷络三巴尚昏时网。便以法弘导远化未闻。隋大业年溯流江硖。虽遭风浪厉志无前。既达成都大弘法务。或就绵梓随方开训。自玉垒僧侣因此开明。冲烟总萃倾味正法而成惠恤焉。无惮游涉故使来晚去思咏歌满路。又以众斯殷杂枯折由生。皓据法徵治情无猜隐。时或不可其怀者。计奏及之云。结徒日盛道俗屯拥。非是异术何能动世。武德初年下敕穷讨。事本不实。诬者罪之。皓惟道在人弘。义须知返。乃旋途南指道出荆门。随学之宾又倍于前。既达故乡亟仍前业重张领牒更叙关键。神望弥高众聚弥结。弊其諠竞。避地西山之阴。屏退寻闲陶练中观。经逾五载四众思之。又造山迎接处邑传化。皓随宜利益意引行藏。还返安州方等寺讲说相续。以贞观七年卒于所住。春秋八十有七。自皓一位僧伍。精励在先日止一餐。七十馀载随得便啖无待营求。不限朝中趣得便止。所以蜀部丰都芬羞兼列。每旦填供常充寺门。皓并命入僧。自无一受。旦讲若下食惟一碗。自馀饼菜还送入僧。有学士导勤。见其羸弱恐法事稽留。为告外众。令办厚供。皓怪异常。推问食所由。即令勤出众。永不相袭。告曰。邪命之食不可御也。汝闻吾言而不解教意。其守节禀法也如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2 【介绍】: 隋北海期原人。性刚直,胆略过人,明达事务。初仕北周,屡从征讨有功,为上仪同。杨坚为相,引为丞相掾。入隋官至灵州总管。炀帝即位,征为兵部尚书,待之厚。大业八年以候卫大将军出征辽东,卒于军。谥襄。
全隋文·卷二十三
文振,北海期原人。仕周,为宇文护中外府兵曹。建德中,授上仪同,封襄国县公,历相州别驾、扬州总管长史。大象中,入为天官都上士。文帝以为丞相掾。及受禅,除卫尉少卿,兼内史侍郎,加上开府,迁鸿胪卿。后为石、河二州刺史,迁兰州总管,改封龙冈县公。江南平,授扬州总管司马,转并州总管司马,迁云州总管,入为太仆卿。仁寿初,坐事除名。后拜大将军,灵州总管。炀帝即位,徵为兵部尚书,进位右光禄大夫。及辽东之役,授左候卫大将军,道卒。赠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北平侯,谥曰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南兰陵人,字温文。南朝后梁国主。萧岿子。其姊为炀帝皇后。岿卒,嗣位为后梁国主,年号广运。隋文帝开皇中,废梁国,征入朝,拜柱国,封莒国公。琮宽宏大度,博学有文艺,兼善弓马。炀帝即位,以皇后故,甚见亲重,改封梁公。琮虽羁旅,见北朝豪贵,无所降下,且有童谣曰:“萧萧亦复起。”帝乃忌之,遂废于家。
全梁文·卷六十八
后主讳琮,字温文,岿子。初封东阳王,寻立为太子。天保二十四年嗣位。明年,改元广运。在位二年,以隋开皇七年国废,拜柱国,封莒国公。炀帝初拜内史令,改封梁公。大业三年,坐贺若粥事废,卒赠左光禄大夫,有集七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6—578 【介绍】: 即高纬。北齐渤海蓨人,北齐武成帝子。武成帝河清四年,禅位于纬,自称太上皇帝。纬即位后,置文林馆,引诸文士,以李德林、颜之推共判馆事,命撰《修文殿御览》。后宠任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号为“三贵”,共执朝政,朝士无不畏惧。忌兰陵王高长恭败北周军有威名,鸩杀之。又杀大将斛律光,排斥祖珽等文官。朝政腐败,重敛繁役,以供糜费。外则屡败于陈、北周。武平七年,北周大破齐军,逃奔邺。明年禅位太子恒,自称太上皇。南奔陈,高阿那肱密召周师来袭,被俘,北齐亡。北周武帝建德七年,以谋反罪被杀。在位十二年。
全后魏文·卷四十
后主讳纬,字仁纲。武成帝长子。河清四年四月即位,改元三:天统、武平、隆化。在位十三年。为周所擒,封温国公。明年赐死。
全北齐文·卷二
后主讳纬,字仁纲,武成帝长子,大宁二年立为皇太子,河清四年四月即位,改元三:天统、武平、隆化,在位十三年。为周所擒,封温国公,明年赐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6 【介绍】: 隋代郡武川人,字伯通。本姓破野头,鲜卑族人,从主姓,改为宇文氏。少骁勇,擅弓马,仕北周,累功拜上柱国。入隋,以平陈功拜安州总管。杨广奏请转寿州刺史、总管。为广设废立之谋。炀帝即位,封许国公,参预朝政。性贪鄙,广纳贿赂,金宝累积,知人有珍异之物必求取之。征辽之役,所统军溃败不可禁止。帝怒,斥为民。寻复官爵。后劝帝幸江都。至江都,病笃,临终以二子化及、智及托于帝。
全隋文·卷二十三
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本姓破野头。周武帝时,起家拜开府。历左宫伯,英果中大夫,封博陵公,改封濮阳。大象末,超拜上柱国,进封褒国公。隋受禅,为右卫大将军,拜寿州总管,历太子左卫率。炀帝即位,迁左卫大将军,改封许国公,加开府仪同三司。从幸江都,卒。赠司徒、尚书令,谥曰恭。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华言善吉。于扬州至敬寺。译大乘宝云经八卷。较之梁世曼陀罗所出七卷。少差耳。并见隋三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