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李茂贞养子。昭宗乾宁四年,为同州防御使。同州赐号匡国军,以继瑭为节度使。其年,朝廷讨茂贞,继瑭惧,奔凤翔。
《国语辞典》:布列兹涅夫主义(布列兹涅夫主义)  拼音:bù liè zī niè fū zhǔ yì
Brezhnev Doctrine
指西元一九六八年,苏联、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及东德五国军队干涉捷克内政后,苏共总书记布列兹涅夫所推动的一套政治理论。他指出个别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必须服膺于整体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利益,因此其主权是有限的。也译作「勃列日涅夫主义」、「布里兹涅夫主义」。
《国语辞典》:贝里拉(贝里拉)  拼音:bèi lǐ lā
乐器名。由德国军乐队使用的钟琴改良而成的敲击乐器。为铁制键盘,排列如钢琴。
《国语辞典》:常备兵(常备兵)  拼音:cháng bèi bīng
我国现行军事体制上指在国军常设机构及部队服役的士官、兵。
《国语辞典》:艾森豪  拼音:ài sēn háo
Dwight D. Eisenhower
人名。(西元1890~1969)美国军事家、政治家,西点军校毕业。第二次大战时,任盟军欧洲战区统帅,战后历任参谋总长、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一九五三至一九六一年任美国总统。也译作「艾森豪威尔」。
《国语辞典》:隆美尔(隆美尔)  拼音:lóng měi ěr
Rommel,Erwin
人名。(西元1891~1944)德国军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率兵出征多次,曾指挥德国的非洲兵团远征北非,因智勇双全,骁勇善战,被称为「非洲之狐」。西元一九四四年因涉及行刺希特勒案件,被逼服毒身亡。
《国语辞典》:军人节(军人节)  拼音:jūn rén jié
民国四十四年,政府为纪念国军官兵于抗战期间,英勇作战,壮烈牺牲的精神,明定以九月三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为军人节。
《国语辞典》:军闻社(军闻社)  拼音:jūn wén shè
我国军事新闻通讯社的缩称。隶属于国防部总政治作战部,专门发布及供应军事新闻。
《国语辞典》:齐伯林(齐伯林)  拼音:qí bó lín
Zeppelin Von Ferdinand
人名。(西元1838~1917)德国军事家。曾参加美国南北战争,担任北军侦测官,首次乘气球侦测地形。退伍之后专心致力于飞船的研究,于西元一九○○年七月二日首飞成功,称为「齐伯林飞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