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53,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负固
固结
险固
固常
固必
固圉
必固
迁固
深固
胶固
固志
固位
纯固
天固
守固
《國語辭典》:负固(負固)  拼音:fù gù
依恃其地势险固。《周礼。夏官。大司马》:「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文选。曹囧。六代论》:「吴楚凭江,负固方城。」
《國語辭典》:固结(固結)  拼音:gù jié
紧密坚实的结合在一起。《文选。张衡。东京赋》:「洪恩素蓄,民心固结。」
《國語辭典》:险固(險固)  拼音:xiǎn gù
形势险要坚固。《后汉书。卷四一。第五伦传》:「伦乃依险固筑营壁,有贼,辄奋厉其众,引彊持满以拒之。」《三国演义》第四二回:「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士民殷富。」
《漢語大詞典》:固常
指传说中凤凰日暮时的鸣叫。广雅·释鸟:“凤凰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昏鸣曰固常,晨鸣曰发明。” 明 杨慎 《凤赋》:“昏鸣曰固常,旦鸣曰发明。”
《漢語大詞典》:固必
语出论语·子罕:“毋必,毋固。”本指固执坚持,不可变通。后引申为一定,必然。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事无固必,殆为此也。”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事跡无固必,幽贞愧双全。”
《高级汉语词典》:固圉
使边境安静无事
《漢語大詞典》:必固
固执,不知变通。语本《论语·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隐显默语,无所必固,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漢語大詞典》:迁固(遷固)
(1). 汉 司马迁 和 班固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 张衡 司史而惑同 迁 固 , 元帝 王后 ,欲为立纪,谬亦甚矣。” 唐 崔湜 《景龙二年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入掌 迁 固 笔,出参 枚 马 词。” 清 方苞 《万季野墓表》:“昔 迁 固 才既杰出,又承父学,故事信而言文。” 章炳麟 《信史上》:“不知纬乃以经为记事,诚记事, 迁 固 优为之,安用 玄圣 ?”
(2).指代 汉 司马迁 所著之史记和 班固 所著之汉书北史·李彪传:“ 彪 与祕书令 高祐 始奏从 迁 固 体,创为纪、传、表、志之目焉。” 元 赵复 《〈杨紫阳文集〉序》:“晚居 洛阳 ,著书数十万言,沉浸《庄》《骚》,出入 迁 固 。”
《漢語大詞典》:深固
牢固;坚固。《楚辞·九章·橘颂》:“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宋 司马光 《重微》:“朝夕狎玩,未覩其害,日滋月益,遂至深固。” 李大钊 《史观》:“一部整个的 中国 史,迄兹以前,遂全为是等史观所支配,以潜入于人心,深固而不可拔除。”
分類:牢固坚固
《國語辭典》:胶固(膠固)  拼音:jiāo gù
1.密合、牢固。汉。王符《潜夫论。务本》:「器以便事为善,以胶固为上。」三国魏。曹囧 六代论:「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诸侯彊大,盘石胶固。」
2.团结。《后汉书。卷七○。郑太传》:「以胶固之众,当解合之势,犹以烈风扫彼枯叶。」《周书。卷三五。崔猷传》:「则表里胶固,人心易安。」
3.固执,不知变通。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宁臣胶固,所宜膺荷。」
4.勾结串通。《旧唐书。卷一二。德宗本纪上》:「丁丑,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与朱滔等四盗胶固为逆。」
《漢語大詞典》:固志
(1).坚定心志,稳定情绪。易·遁:“《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 孔颖达 疏:“固志者,坚固遯者之志,使不去已也。”
(2).指稳定的情绪,坚定的主张。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众叛亲离,莫有固志。”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庚申换约之役:“京城内外,传説纷纷,閭井惊皇,人无固志。”
《漢語大詞典》:固位
(1).巩固保持权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王涯 ﹞末年恃宠固位,为士大夫讥之。” 清 唐甄 潜书·善功:“时当退矣,犹固位不能释。”
(2).指保住职位。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俗人应避雅人》:“肚子里盘算些挣钱固位之法。”
《漢語大詞典》:纯固(純固)
纯粹坚定。国语·周语上:“吾闻夫 犬戎 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 韦昭 注:“纯,专也;固,一也。”三国志·魏志·和洽常林等传论:“ 常林 素业纯固。” 宋 司马光 《上谨习疏》:“以纯固之士为鄙朴而不用,於是风俗日坏,入於偷薄。”
分類:纯粹坚定
《漢語大詞典》:天固
谓形势天然险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溪南枕 大江 ,险峭壁立,信天固也。”魏书·世宗纪:“今京师天固,与昔不同。”
《漢語大詞典》:守固
(1).谓信守不变。管子·君臣下:“四守者,得则治,易则乱,故不可不明设而守固。” 尹知章 注:“明设上四法,固而守之。”
(2).引申为操守坚贞。 唐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苟可以寓其巧智,使机应於心,不挫於气,则神完而守固,虽外物至,不胶於心。” 唐 蒋防 《镇圭赋》:“藴五德之符采,写四镇之峯峦,其色正,其容端,乃直乃方,象名山而守固;不瑕不秽,配王室以常安。”
(3).防守得牢固。管子·君臣下:“是故明君审居处之教,而在可使,居治战胜守固者也。” 尹知章 注:“居处既治,战则胜,守则固。”《韩非子·存韩》:“修守备,戒强敌,有蓄积,筑城池,以守固。”
(4).犹言保持缄默。《梁书·顾协传》:“臣识非 许 郭 ,虽无知人之鑑,若守固无言,惧貽蔽贤之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