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拗劲(拗勁)
固执倔强的劲头。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三:“无论 亦陀 是怎样的虚情假意,她总不肯放弃了他;无论别人怎样说 亦陀 的坏话,她还是照旧的信任他。她这点拗劲儿恐怕也就是多少男女英雄失败了的原因。” 傅泽 《小姐妹们》:“别看副班长很少说话,他有股拗劲,什么事,他思想没通,你就别想叫他干!”
《漢語大詞典》:锢滞(錮滯)
固执拘泥。錮,通“ 固 ”。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夫着一能读书之心横於胸中,则錮滞有我,其心已与古人天渊悬隔矣,何自而得其活法妙用哉!”
《漢語大詞典》:瞢滞(瞢滯)
糊涂固执。宋书·何尚之传:“但 淑 逸操偏迥,野性瞢滞,果兹冲寂,必沉乐忘归。”
分類:糊涂固执
《漢語大詞典》:泥执(泥執)
拘泥固执。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二:“皆但从其一,无庸泥执。”
分類:拘泥固执
《漢語大詞典》:僻固
偏执,固执。 宋 欧阳修 《梅圣俞墓志铭》:“至於他文章皆可喜,非如 唐 诸子号诗人者僻固而狭陋也。”
分類:偏执固执
《漢語大詞典》:狷刚(狷剛)
固执刚直。 清 刘大櫆 《祭邵开府文》:“公性狷刚,与世寡合。”
分類:固执刚直
《漢語大詞典》:狷固
拘泥固执。晋书·蔡谟传:“ 峻 ( 苏峻 )平,復为侍中,迁五兵尚书,领 琅邪王 师。 謨 上疏让曰:‘八坐之任,非贤莫居……臣何人斯,而猥当之!是以叩心自忖,三省愚身,与其苟进以秽清涂,寧受违命狷固之罪。’”
分類:拘泥固执
《漢語大詞典》:迂执(迂執)
迂腐固执。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邻村老儒 张月坪 ,有女艷丽,殆称国色,见而心醉,然 月坪 端方迂执,无与人为妾理。”《再生缘》第六六回:“虽然守义算多情,转觉得迂执愚痴太可憎。” 鲁迅 《坟·寡妇主义》:“一门学术可以速成,迂执的先生们也许要觉得离奇罢!”
《漢語大詞典》:庸愎
昏庸固执。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七:“如 建成 之庸愎, 元吉 之凶戾,得以害 太宗 ,则 唐 之宗社可立而亡。”
分類:昏庸固执
《漢語大詞典》:直纣(直紂)
方言。性情固执。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方言:“南都方言……性坚执曰直紂。”
《漢語大詞典》:执扭(執扭)
坚持己见,固执任性。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不过 左贤王 也实在是太执扭了。”
《漢語大詞典》:直拗
亦作“ 直抝 ”。 固执、倔强。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三折:“我女儿性子直拗,累曾劝他留人接客,他不肯听。” 李健吾 《末一个女人》:“没有法子捉住她,滑得和鱼一样;不过她直拗起来,比老牛还难使唤。”
亦作“ 直抝 ”。 曲直。谓声调起伏有波折。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三折:“动指儿没些下落,取调儿没些直抝。”
《漢語大詞典》:顽固不化(頑固不化)
(1).昏昧保守,固执而不知变通。《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从前在那府里,也做过一任知县,地方上的百姓,极其顽固不化。” 克非 《春潮急》十五:“父亲依旧顽固不化,不仅不同意入社,连小组会也拒绝去参加。”
(2).指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续范亭 《警告中国抗战营垒内的奸细分子》:“将来只有你们和最顽固不化的人,做了国家的罪人,世界的罪人,这是何等最不便宜的事!” 梁信 《从奴隶到将军》第六章:“说我顽固不化,为游击主义翻案;蔑视中央,搅乱军心等等。”
《國語辭典》:随方就圆(隨方就圓)  拼音:suí fāng jiù yuán
性情随和。如:「此人随方就圆,在团体里颇受大家欢迎。」
《國語辭典》:死心眼儿(死心眼兒)  拼音:sǐ xīn yǎn ér
性情固执。《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张金凤更是万分的作难。不想死心眼儿的遇见死心眼儿的了。」也作「死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