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墨守  拼音:mò shǒu
墨,墨翟,战国时人,擅长于守城。后称善于牢固的防守为「墨守」。宋。苏轼〈次韵张生男棠美述志〉诗:「云梯雨矢集无方,我已中灰同墨守。」后比喻固守旧法,不肯改变。如:「墨守成规」。
《國語辭典》:墨守成规(墨守成規)  拼音:mò shǒu chéng guī
形容思想保守,固守旧规矩不肯改变。也作「墨守成法」。
《漢語大詞典》:必固
固执,不知变通。语本《论语·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隐显默语,无所必固,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國語辭典》:执迷(執迷)  拼音:zhí mí
固执不悟。《旧唐书。卷五四。王世充传》:「四海之内,皆承正朔,唯公执迷,独阻声教。」《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布回顾宫曰:『陈登安在?』宫曰:『将军尚执迷而问此佞贼乎?』」
《國語辭典》:执迷不悟(執迷不悟)  拼音:zhí mí bù wù
坚持错误的观念而不醒悟。《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赦。」《红楼梦》第一一三回:「老爷太太原为是要你成人接续祖宗遗绪。你只是执迷不悟,如何是好!」
《漢語大詞典》:执持(執持)
(1).握持;掌握;控制。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诸侯拘迫 汉 制,牧相执持之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古爵羽觞:“盖通身全是一爵也,惟右偏著耳,以便执持,如屈巵然。”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人必发挥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执持。”
(2).操守。明史·唐胄传:“ 胄 耿介孝友,好学多著述,立朝有执持,为 岭南 人士之冠。”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王东皋:“ 汤阴 王东皋 ,官文选郎中,清介有执持,为本朝吏部第一。”
(3).指所坚持的观念见解。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大臣被论:“又弹 李晋江 诸疏,往往指其学问之僻,执持之拗,全是 王介甫 。”
(4).谓拘泥,固执。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沾沾於用,甚嫌执持。”
《國語辭典》:拘执(拘執)  拼音:jū zhí
1.拘泥。《三国演义》第七三回:「今宜从权,不可拘执常理。」
2.拘捕。《汉书。卷八。宣帝纪》:「今或罗文法,拘执囹圄,不终天命,朕甚怜之。」
《國語辭典》:偏执(偏執)  拼音:piān zhí
对事物的见解过于固执己见,无法全面考量。如:「凡事不可偏执,否则便失去客观。」
《國語辭典》:拘儒  拼音:jū rú
见解偏狭的儒者。汉。桓宽《盐铁论。毁学》:「而拘儒布褐不完,糟糠不饱。」唐。柳宗元 六逆论:「明者慨然将定其是非,则拘儒瞽生相与群而咻之,以为狂为怪。」
《漢語大詞典》:方执(方執)
方正而固执。 晋 谢混 《诫族子》诗:“若能去方执,穆穆三才顺。”
分類:方正固执
《國語辭典》:成见(成見)  拼音:chéng jiàn
1.心中已固定不易变更的看法。《老残游记》第一八回:「或者竟照老哥的断法,也未可知,此刻不敢先有成见。」
2.偏见。如:「他的成见很深。」
《漢語大詞典》:毋固
(1).谓不可鄙野而不知礼。礼记·曲礼上:“将适舍,求毋固。” 孙希旦 集解:“固,谓鄙野而不达於礼……此言将适人之所居,凡事当求合礼,而不可失之鄙野。”
(2).谓不固执拘泥。《论语·子罕》:“子絶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朱熹 集注:“固,执滞也。”
《國語辭典》:执拗(執拗)  拼音:zhí ào
1.固执而不顺从。《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因他性子执拗,主意一定,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文明小史》第九回:「当下众绅士见本府如此执拗,就想置之不理,听其自然。」
2.阻挡、拦阻。《水浒传》第七二回:「李逵守死要去,那里执拗得他住。」
《漢語大詞典》:酸涩(酸澀)
(1).又酸又涩的(味道)。 唐 杜甫 《病橘》诗:“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
(2).迂腐固执。 明 李贽 《安期告众文》:“严者所以成悲也,尔 韦驮 又不可不知也。勿太酸涩,佛法不是腐烂之物。”
(3).寒酸迟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嘆面目之酸涩,来鬼物之揶揄。”
《漢語大詞典》:屎橛
亦作“ 屎橛子 ”。 比喻令人厌恶的事物或固执的人。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余》:“﹝ 陈西滢 ﹞所以遇有不合自意的,便一气呵成屎橛,而世界上蛆虫也委实太多。”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九段:“ 老包头 是出名的屎橛子戆,碰上 大乱 ,官司便打不清了。”
分類:厌恶固执
《國語辭典》:刚愎(剛愎)  拼音:gāng bì
固执己见,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见。《韩非子。十过》:「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金史。卷一一三。赤盏合喜传》:「赤盏合喜,性刚愎,好自用,朝廷以其有才干任之。」
《漢語大詞典》:狠愎
凶狠固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 傅玄 刚隘而詈臺, 孙楚 狠愎而讼府。”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曲壮闵本末:“然观其狠愎自用,轻视其上,纵使得志终亦难御。” 清 陈确 《答吴仲木书》之一:“弟亦少有人心者,决不狠愎至此,万勿以逆耳为嫌也。”
分類:凶狠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