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围巾(圍巾)  拼音:wéi jīn
围在脖子上的长条形领巾。具有保暖、禦寒、装饰的功用。俗称为「围脖儿」。
《漢語大詞典》:腰围巾(腰圍巾)
即肚兜。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腰围巾也是补疤驮补疤,看不出原来的布色了。”参见“ 肚兜 ”。
《國語辭典》:肚兜  拼音:dù dōu
1.古代妇女的贴身小衣。《土风录。卷三。肚兜》:「刘氏释名有抱腹,言上下有带以抱裹其腹,按今谓之肚兜,妇女所带,亦名抹胸。」也称为「抹胸」、「兜肚」。
2.未成年人所穿的贴身小衣。也称为「兜肚」。
《國語辭典》:领子(領子)  拼音:lǐng zi
衣服领围的部分。《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两个人说戗了,揪著领子,一顿乱打。」
《漢語大詞典》:项巾(項巾)
围巾。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 张乖崖 性刚多躁, 蜀 中盛暑食餛飩,项巾之带屡垂於盌。” 沙汀 《丁跛公》:“他从床架上拖下条项巾,向颈子上几绕,决心上城去探问一下。”
分類:围巾
《漢語大詞典》:兜巾
围巾。红楼梦第七六回:“﹝ 贾母 ﹞戴上兜巾,披了斗篷,大家陪着又饮,説些笑话。”
分類:围巾
《國語辭典》:针织品(針織品)  拼音:zhēn zhī pǐn
以针织方式制造的衣物。如:「这家进口商,进口各式的针织品以及材料。」
《漢語大詞典》:围脖(圍脖)
围在脖子上的围巾。多为防寒用。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凡二十四衙门内官内使人等,则止许戴绒紵围脖,似风领而紧小焉。”
《国语辞典》:貂皮大衣  拼音:diāo pí dà yī
貂的毛皮。可用来制作帽子、围巾、大衣等,非常温暖而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