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0,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困兵
花困
困敦
遭困
困折
困扰
心困
围困
困瘁
困疲
困迫
困约
劳困
羸困
折困
《韵府拾遗 庚韵》:困兵
史记晋世家重耳去过宋宋襄公新困兵于楚伤于泓闻重耳贤乃以国礼礼于重耳
《骈字类编》:花困
词品张即之书
莫崙词听春教燕颦莺诉朝朝花困风雨
滕玉霄念奴娇词柳颦花困把人间恩爱尊前倾尽
《漢語大詞典》:困敦
十二支中“子”的别称,用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子曰困敦。”《淮南子·天文训》:“困敦之岁,岁大雾起,大水出。” 高诱 注:“困,混;敦,沌也。言阳气皆混沌,万物牙蘖也。”
《漢語大詞典》:遭困
遭遇困境;遭受穷困。《禅真逸史》第二七回:“趁 杜伏威 遭困,你可如此如此,以解其围,乘机创业。”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当初父亲存日,也曾周济过别人,今日自己遭困,郤谁人来周济我?”
《漢語大詞典》:困折
困顿挫折。 宋 苏轼 《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昔先帝用兵累年,虽中国靡弊,然 夏 人困折,亦几於亡。” 宋 文天祥 《扬州地分官》诗序:“幸而脱北方之难,不意困折於我土地,天地虽大,无所容身。”
《國語辭典》:困扰(困擾)  拼音:kùn rǎo
1.为难、烦扰。如:「这个问题困扰他好久,如今总算解决了。」
2.麻烦、难题。如:「为了筹措创业基金,给亲友带来许多困扰。」
《漢語大詞典》:心困
烦恼。《宣和遗事》前集:“官人,你坐么,我説与你,休心困者!”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每有四方灾异或民间疾苦,将奏之,必相谓曰:‘恐圣上心困。’当时有人云:‘今日恐心困,后日大心困矣。’”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一折:“兄弟,便好道奋发有时,休得心困也。”
分類:烦恼
《國語辭典》:围困(圍困)  拼音:wéi kùn
围住对方,使其不能逃走。《三国演义》第一一二回:「昭令兵四面围困,并力攻城。」《西游记》第五回:「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下界,去花果山围困,定捉获那厮处治。」
《漢語大詞典》:困瘁
困顿劳苦。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困瘁而益坚,穷否而不悔。”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命之不辰,风尘困瘁,甫得脱离,又遭弃捐。”明史·陈吾德传:“府库久虚,民生困瘁。”
分類:困顿劳苦
《韵府拾遗 支韵》:困疲
张养浩诗十室九困疲
《漢語大詞典》:困迫
艰难窘迫。后汉书·伏湛传:“黠虏困迫,必求其助。” 宋 苏辙 《历代论·汉景帝》:“ 邓通 , 文帝 之倖臣也,以吮痈之怨,困迫至死。” 明 李东阳 《应诏陈言奏》:“慰人心於困迫之餘,养士气於摧伤之后。”
《漢語大詞典》:困约(困約)
困顿贫乏。史记·晋世家论:“ 晋 文公 ,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诗:“巧借奢华便,专绳困约灾。” 明 方孝孺 《许劭》:“屈挫於困约者,必不能不骄於富贵。” 清 纪昀 《中议大夫墓表》:“淑人初处困约之时,亦往往脱簪珥,质衣帬,济亲串之窘乏。”
分類:困顿贫乏
《國語辭典》:劳困(勞困)  拼音:láo kùn
劳累困顿。《三国演义》第二七回:「夫人车上劳困,且请入城,馆驿中暂歇一宵。」
《漢語大詞典》:羸困
疲惫,瘦弱困乏。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有囚实不杀人而被考自诬,羸困舆见。” 唐 李德裕 《驱逐回鹘事宜状》:“待至来春, 回鶻 人马羸困之时,计会驱逐。”
《漢語大詞典》:折困
折挫困辱。 宋 苏轼 《〈居士集〉叙》:“自 欧阳子 之存,世之不説者,譁而攻之,能折困其身,而不能屈其言。”诗话总龟·志气引 宋 李颀 《古今诗话》:“ 苏軾 《南中》诗‘平生万事足,所欠唯一死’,则英特之气,不受折困。” 金 王若虚 《文辨四》:“ 张伯玉 以《六经阁记》折困 曾子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