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2,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考验
重深
退后
救济
炊玉
繁难
恶浪
犯难
过得
急病
窘急
万难
邅迍
不为难
救解
《國語辭典》:考验(考驗)  拼音:kǎo yàn
考察、试验。《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即敦请该生即日束装赴院,以便考验,申奏朝廷,引见擢用。」
《漢語大詞典》:重深
(1).幽深;深邃。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西厢踟躕以闲宴,东序重深而奥祕。” 三国 魏 曹植 《离思赋》:“水重深而鱼悦,林修茂而鸟喜。” 明 何景明 《白菊赋》:“迺若閒舘重深,高幕虚凉,簷萧萧以下月,庭蔼蔼而降霜。”
(2).谓困难或险阻多而大。文选·张载〈拟四愁诗〉:“愿因流波超重深,终然莫致增咏吟。” 吕延济 注:“重深阻险,喻谗佞也。” 唐 张九龄 《感遇》诗之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國語辭典》:退后(退後)  拼音:tuì hòu
向后移动。如:「请大家退后一点,不要站在走道上。」
《國語辭典》:救济(救濟)  拼音:jiù jì
用财物帮助贫苦的人。《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思平世难,救济黎庶,上答神祇,下慰民望。」
《漢語大詞典》:炊玉
以昂贵如玉的米、粟做饭。形容物价高、生活困难或饭食珍贵。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米启》:“非丹灶而流珠,异 荆臺 而炊玉。” 宋 苏轼 《和蔡準郎中见邀游西湖》之三:“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宋 黄庭坚 《次韵张仲谋过酺池寺斋》:“梦惊如昨日,炊玉困京华。” 宋 范成大 《江源县张季长正字善颂堂》诗:“回思閔雨时,敢望遽炊玉。”参见“ 炊桂 ”。
《國語辭典》:炊桂  拼音:chuī guì
柴少而难得,其贵重如桂。比喻物价昂贵,生活困难。《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今令臣食玉炊桂。」
《國語辭典》:繁难(繁難)  拼音:fán nán
繁琐困难。《福惠全书。卷五。莅任部。禀帖赘说》:「近时驿递繁难,真为之形神俱瘁者也。」
《漢語大詞典》:恶浪(惡浪)
险恶的波浪。亦用以比喻困难。
《漢語大詞典》:犯难(犯難)
发生困难;为难。 刘绍棠 《青枝绿叶》:“ 春果 ,你知道我日子不富裕,这些人的工钱真掏不起,青黄不接,管饭都犯难。”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八:“放他回去,交给咱们老百姓,要再有不是,再来整他,也不犯难。”
分類:困难为难
《漢語大詞典》:过得(過得)
犹言过得去。指生活不很困难。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那 江 老儿名 溶 ,是个老实忠厚的人,生意儘好,家道将就过得。”红楼梦第一一三回:“这两年,姑奶奶还时常给些衣服布匹,在我们村里算过得的了。”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三部分三:“你 余大爷 知道的,好哩,一天有三几串钱,也还过得!”
《國語辭典》:急病  拼音:jí bìng
来势急速的疾病。如急性肺炎、急性盲肠炎。
《國語辭典》:窘急  拼音:jiǒng jí
困窘危急。《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郭解传》:「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也作「窘迫」、「窘促」。
《國語辭典》:万难(萬難)  拼音:wàn nán
极难。如:「此事阻碍很多,万难成功。」
《國語辭典》:万难(萬難)  拼音:wàn nàn
各种困难。如:「排除万难」。
《漢語大詞典》:邅迍
亦作“ 邅屯 ”。
(1).行走困难。《西游记》第四九回:“ 三藏 道:‘徒弟呀,那层冰厚冻,尚且邅迍,况此黿背,恐不稳便。’”
(2).困顿,不顺利。 唐 裴铏 《传奇·孙恪》:“某一生邅迍,久处冻馁。” 明 冯梦龙 《新灌园·太史收佣》:“帝王孙,遇邅迍,遭危困也。” 清 曹寅 《不寐》诗:“虫畜苟知分,世运寧邅屯。” 清 张衍懿 《雹灾行》:“由来帝心最仁爱,奚使万物遭邅迍。”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十:“望我仕宦成,扶掖出邅屯。”
《国语辞典》:不为难(不为难)  拼音:bù wéi nán
1.不让人难堪。如:「这点小事,你放心,我不为难你!」
2.没有困难。如:「对做事按部就班的人来说,此等小事一点也不为难。」
《國語辭典》:救解  拼音:jiù jiě
伸出援手,帮助别人脱离危险。《汉书。卷六○。杜周传》:「数称达名士王骏、韦安世、王延世等,救解冯野王、王尊、胡常之罪过。」《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怎有子倒悬而为父者不救解之哉?安在责其必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