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五色东陵瓜
  
傍青门
 
卜隐青门
  
城东瓜
 
守瓜垄
 
寂寞种瓜
 
手种瓜圃
   
故侯瓜圃
 
东门瓜
 
东陵五色
  
东陵梦
 
东陵子
 
东陵故侯
 
东陵晦迹
  
东陵种瓜
 
东陵老
 
无田种瓜
 
瓜垄访故侯
 
瓜田故侯
 
瓜荒
 
瓜送东陵
  
种瓜五色
 
种瓜侯
 
种瓜东门
 
芸瓜
 
觅故侯
 
卖瓜侯
 
邵平
 
邵平不见
  
邵平东陵
  
邵平瓜圃
  
邵平种
 
邵生瓜田
 
锄瓜士
 
隐故侯
 
青门五色瓜
   
青门种瓜
 
相关人物
召平

参考典故
青门


《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水经注》~583~
渭水又东径长安城北。汉惠帝元年筑,六年成,即咸阳也。秦离宫无城,故城之。王莽更名常安。十二门,东出北头第一门。本名宣平门,王莽更名春王门。正月亭,民曰都门,其郭门亦曰东都门,即逢萌挂冠处也。第二门本名清明门,一曰凯门,王莽更名宣德门,布恩亭。内有藉田仓,亦曰藉田门。第三门本名霸城门,王莽更名仁寿门,无疆亭。民见门色青,又曰青城门,或曰青绮门,亦曰青门。门外旧出好瓜。昔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此门,瓜美,故世谓之东陵瓜。是以阮籍〈咏怀诗〉曰:「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拒阡陌,子母相钩带。指谓此门也。」
《艺文类聚》卷八十七〈果部下·瓜〉
《史记》曰:邵平故秦东陵侯,秦灭后,为布衣,种瓜长安城东。种瓜有五色,甚美,故世谓之东陵瓜,又云青门瓜,青门东陵也。

简释

东陵瓜:指雅逸。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故侯:指弃官隐居之人。唐杜甫《园人送瓜》:“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例句

成名苟有地,何必东陵侯。 储光羲 夏日寻蓝田唐丞登高宴集

前驺潘岳贵,故里邵平穷。 刘得仁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

谁能更向青门外,秋草茫茫觅故侯。 刘长卿 家园瓜熟是故萧相公所遗瓜种凄然感旧因赋此诗

可怜藜杖者,真个种瓜侯。 司空图 休休亭

那知鸣玉者,不羡卖瓜侯。 司空曙 独游寄卫长林

邵平能就我,开径剪蓬麻。 孟浩然 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

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邵平田。 孟浩然 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

凭将两行泪,为访邵平园。 岑参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

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 戴叔伦 赠康老人洽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乾时偶自锄。 曹邺 老圃当

僻殊萧相宅,芜胜邵平园。 李吉甫 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

芳年谁共玩,终老邵平瓜。 李商隐 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

欲识东陵味,青门五色瓜。 李峤

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园。 李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李白 古风

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 李白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未盥邵陵王,瓶中弄长翠。 李贺 安乐宫

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其人骨已朽,此道谁疵瑕。 杜甫 喜晴(一作喜雨)

东陵迹芜绝,楚汉休征讨。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杜甫 园人送瓜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 杜甫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丈人文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 杜甫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卜筑应同蒋诩径,为园须似邵平瓜。 杜甫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

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功名不复求,旧业向东周。白草辞边骑,青门别故侯。 权德舆 送张将军归东都旧业

荒凉萧相阙,芜没邵平园。 沈佺期 初冬幸汉故青门应制

醉收陶令菊,贫卖邵平瓜。 温庭筠 赠郑处士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王维 老将行

失路青门隐,藏名白社游。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

秦时故列侯,老作锄瓜士。 白居易 读史五首

知止惭先觉,归欤想故侯。 羊士谔 闲斋示一二道者

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四

宁知白社客,不厌青门瓜。 陈子昂 卧病家园

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陈润 东都所居寒食下作

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并序)

黄雀徒巢桂,青门遂种瓜。 骆宾王 帝京篇

典故
五亩园中秀野
 
屋下流水,屋上青山
 
流水青山屋上下
  
花竹秀野
 
青山屋上,流水屋下

相关人物
苏轼


《苏轼诗集》卷十五〈司马君实独乐园〉
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花香袭杖履,竹色侵杯斝。樽酒乐馀春,棋局消长夏。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虽云与众乐,中有独乐者。才全德不形,所贵知我寡。先生独何事,四海望陶冶。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持此欲安归,造物不我舍。名声逐吾辈,此病天所赭。抚掌笑先生,年来效瘖哑。
典故
山河国破
 
感时花溅泪
 
故园山河在
 
花溅泪
 
发稀不胜簪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四〈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典故
放翁南园记

相关人物
陆游


《四朝闻见录·戊集·阅古南园》
南园记云:「庆元三年二月丙午,慈福有旨,以别园赐今少师、平原郡王韩公,其地实武林之东麓,而西湖之水汇于其下。天造地设,极湖山之美。公既受命,乃以禄赐之馀,葺为南园,因其自然,辅以雅趣。方公之始至也,前瞻却视,左顾右盼,而规模定;因高就下,通窒去蔽,而物态别。奇葩美木,争效于前;清泉秀石,若顾若揖。于是飞观杰阁,虚堂广厦,上足以陈俎豆,下足以奏金石者,莫不毕备。升而高明显,敞如蜕尘垢,入而窈窕邃深,疑于无穷。既成,悉取先侍中、魏忠献王之诗句而名之。堂最大者曰许閒,上为亲御翰墨以榜其颜。其射厅曰和容,其台曰寒碧,其门曰藏春,其阁曰凌风,其积石为山曰西湖洞天。其潴水艺稻,为囷为场,为牧羊牛。畜雁鹜之地曰归耕之庄。其他因其实而命之名。堂之名则曰夹芳,曰豁望,曰鲜霞,曰矜春,曰岁寒,曰忘机,曰照香,曰堆锦,曰清芬,曰红香。亭之名则曰远尘,曰幽翠,曰多稼。自绍兴以来,王公将相之园林相望,莫能及南园之彷佛者。然公之志,岂在于登临游观之美哉?始曰许閒,终曰归耕,是公之志也。公之为此名,皆取于忠献王之诗,则公之志,忠献王之志也。与忠献同时,功名富贵略相埒者,岂无其人?今百四五十年,其后往往寂寥无闻,而韩氏子孙,功足以铭彝鼎、被弦歌者,独相踵也。迄至于公,勤劳王家,勋在社稷,复如忠献之盛,而又谦恭抑畏,拳拳于忠献之志,不忘如此。公之子孙又将视公之志而不敢忘,则韩氏之昌,将与宋无极,虽周之齐、鲁,尚何加焉!或曰:『上方倚公,如济大川之舟。公虽欲遂其志,其可得哉!』是不然。上之倚公,公之自处,本自不侔。惟有此志,然后足以当上之倚,而齐忠献之功名。天下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处;知公之勋业,而不知公之志,此南园之所以不可无述。游老病谢事,居山阴泽中,公以手书来示,曰:『子为我作南园记。』游窃伏思公之门,才杰所萃也,而顾以属游者,岂谓其愚且老,又已挂冠而去,则庶几其无谀词、无侈言而足以道公之志欤?此游所以承公之命而不获辞也。
典故 
西园盖
 
西园飞盖
 
飞盖南园
 
飞盖相从
 
飞盖西园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昭明文选》卷二十〈诗甲·公宴·公宴诗〉~943~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阪,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神飙接丹毂,轻辇随风移。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昭明文选》卷二十二、三国魏·曹丕《芙蓉池作》
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
《昭明文选》卷三十、南朝宋·沈约《应王中丞思远咏月》
「高楼切思妇,西园游上才。」唐·吕向注:「西园谓魏氏邺都之西园也。文帝每以月夜集文人才子共游于西园。」

例句

西园置酒地,日夕簪裾列。 刘驾 送李殷游边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张说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

千秋谷门外,明月照西园。 张说 惠文太子挽歌二首

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 张说 邺都引

我祖西园事,言之独伤怀。 曹邺 寄贾驰先辈

暂弭西园盖,言事东皋粟。 李峤 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李白 初月

相去千馀里,西园明月同。 王维 送熊九赴任安阳

西园有明月,修竹韵悲风。 卢僎 让帝挽歌词二首

更待西园月,金尊乐未终。 祖咏 宴吴王宅

北堂未安寝,西园聊骋望。 董思恭 咏月

西园宴公子,北里召王侯。 郑愔 夜游曲

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之秋月

典故
兔园留寒
 
兔园旧赏
 
兔苑宾
 
召邹生
 
延枚
 
延枚叟
   
梁园客
 
梁园密雪
 
梁园宾客
 
梁园赋
 
梁园赋雪
 
梁园霰
 
梁王会
 
梁王雪下
 
梁苑客
 
梁苑邹枚
  
相如逞才
 
赋雪
 
雪满梁园
 
雪销酒尽
 
高会梁园

相关人物
刘武(梁孝王)
 
司马相如
 
邹阳
 
枚乘


《西京杂记》卷二
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其诸宫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主日与宫人宾客弋钓其中。
《昭明文选》卷十三〈赋庚·物色·雪赋〉
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乃置旨酒,命宾友。召邹生,延枚叟。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授简于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曰:「臣闻雪宫建于东国,雪山峙于西域。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曹风以麻衣比色,楚谣以幽兰俪曲。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丈则表沴于阴德。雪之时义远矣哉!请言其始。……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驰遥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归。」邹阳闻之,懑然心服。有怀妍唱,敬接末曲。于是乃作而赋积雪之歌。歌曰: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缛。燎薰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又续而为白雪之歌。歌曰:曲既扬兮酒既陈,朱颜酡兮思自亲。愿低帷以昵枕,念解佩而褫绅。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耀于阳春。歌卒。王乃寻绎吟玩,抚览扼腕。顾谓枚叔,起而为乱。

简释

延枚:指延集宾客。唐李商隐《忆雪》:“预约延枚酒,虚乘访戴船。”

授简:指奉命吟诗作赋。唐杜甫《又作此奉卫王》:“白头授简焉能赋,愧似相如为大夫。”

梁苑客:指有才华的宾客。唐李白《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梁苑雪:咏文人赏雪赋诗之雅事。唐韦庄《代书寄马》:“鬃白似披梁苑雪,颈肥如扑杏园花。”


例句

孙室临书幌,梁园泛酒杯。 令狐楚 省中直夜对雪寄李师素侍郎

有客怀兔园,吟诗绕城内。 曹邺 贺雪寄本府尚书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李白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 李白 淮海对雪赠傅霭

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李白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

怀哉梁苑客,思作剡溪游。 李群玉 腊夜雪霁月彩交光开阁临轩竟睡不得命家仆吹笙数曲独引一壶奉寄江陵副使杜中丞

白头授简焉能赋,愧似相如为大夫。 杜甫 又作此奉卫王

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 杜甫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之二

立马望东道,白云满梁园。 韦应物 送李十四山东游

鬃白似披梁苑雪,颈肥如扑杏园花。 韦庄 代书寄马

八韵赋吟梁苑雪,六铢衣惹杏园风。 韦庄 送福州王先辈南归

拟盐吟旧句,授简慕前规。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

莫恋兔园留看雪,已乘骢马合凌霜。 黄滔 寄越从事林嵩侍御

歌扬郢路谁同听,声洒梁园客共闻。 齐己 贺雪

典故
漆园歌
 
庄子鼓盆
 
庄盆
  
鼓盆歌

相关人物
庄子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至乐〉~64~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简释

漆园歌:喻丧妻及丧妻之痛。清王夫之《续哀雨诗》:“他日凭收柴市骨,此生已厌漆园歌。”

典故
故园桃李待君花发
 
桃柳

相关人物
韩愈


《唐语林校證》卷六〈补遗〉~585~
韩退之有二妾,一曰绛桃,一曰柳枝,皆能歌舞。初使王庭凑,至寿阳驿,绝句云:「风光欲动别长安,春半边城特地寒,不见园花兼巷柳,马头惟有月团团。」盖有所属也。柳枝后踰垣遁去,家人追获。及镇州初归,诗曰:「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放待郎归。」自是专宠绛桃矣。
典故
故园心眼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秋兴八首〉
〈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寒上风云接地阴。菊丛两开他日泪【菊丛重开他日泪】,孤舟【案:时方舣舟以俟出峡。】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典故
故园宗周


《毛诗正义》卷四之一〈国风·王风·黍离〉~47~
毛诗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东汉·郑玄笺:「宗周,镐京也。谓之西周;周王城也,谓之东周。幽王之乱而宗周灭,平王东迁,政遂微弱,下列于诸侯。」
典故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
初,帝姑馆陶公主号窦太主,堂邑侯陈午尚之。午死,主寡居,年五十馀矣,近幸董偃。始偃与母以卖珠为事,偃年十三,随母出入主家。左右言其姣好,主召见,曰:「吾为母养之。」因留第中,教书计相马御射,颇读传记。至年十八而冠,出则执辔,入则侍内。为人温柔爱人,以主故,诸公接之,名称城中,号曰董君。主因推令散财交士,令中府曰:「董君所发,一日金满百斤,钱满百万,帛满千匹,乃白之。」安陵爰叔者,爰盎兄子也,与偃善,谓偃曰:「足下私侍汉主,挟不测之罪,将欲安处乎?」偃惧曰:「忧之久矣,不知所以。」爰叔曰:「顾城庙远无宿宫,又有萩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献长门园?此上所欲也。如是,上知计出于足下也,则安枕而卧,长无惨怛之忧。久之不然,上且请之,于足下何如?」偃顿首曰:「敬奉教。」入言之主,主立奏书献之。上大说,更名窦太主园为长门宫。主大喜,使偃以黄金百斤为爰叔寿。

例句

猎逢韩嫣骑,树识馆陶园。 杜牧 忆游朱坡四韵

典故
相关人物
于陵子

参考典故
于陵子


《史记》卷八十三《邹阳列传》
「邹阳者,齐人也。游于梁,与故吴人庄忌夫子、淮阴枚生之徒交。上书而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閒。胜等嫉邹阳,恶之梁孝王。孝王怒,下之吏,将欲杀之。邹阳客游,以谗见禽,恐死而负累,乃从狱中上书曰:『……于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列士传》曰:「楚于陵子仲,楚王欲以为相,而不许,为人灌园。」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孟子》云陈仲子,齐陈氏之族。兄为齐卿,仲子以为不义,乃适楚,居于于陵,自谓于陵子仲。楚王骋以为相,子仲遂夫妻相与逃,为人灌园。」

例句

功高开北第,机静灌中园。 刘长卿 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

灌园亦何为,于陵乃逃相。 张九龄 九月九日登龙山

老病北归去,馀年学灌园。 戴叔伦 临川从事还别崔法曹

灌园曾取适,游寺可终焉。 杜甫 回棹

悠悠故池水,空待灌园人。 柳宗元 春怀故园

灌园输井税,学稼奉晨昏。 权德舆 暮春闲居示同志

颇识灌园意,于陵不自轻。 王维 春过贺遂员外药园

寂寞于陵子,桔槔方灌园。 王维 辋川闲居

床前磨镜客,树下灌园人。 王维 郑果州相过

守静信推分,灌园乐在兹。 钱起 山园栖隐

灌园何其鄙,皎皎于陵中。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八

典故
三公灌蔬
 
仲子廉
 
于陵一穷通
  
于陵辞聘
 
灌园人
 
灌园翁
 
灌园逃公卿
 
相关人物
陈仲子

参考典故
灌园


《高士传》卷中〈陈仲子〉
陈仲子者,齐人也。其兄戴为齐卿,食禄万钟,仲子以为不义,将妻子适楚,居于陵,自谓于陵仲子。穷不苟求,不义之食不食。遭岁饥,乏粮三日,乃匍匐而食井上李实之虫者,三咽而能视。身自织履,妻擘纑以易衣食。楚王闻其贤,欲以为相,遣使持金百镒,至于陵聘仲子。仲子入谓妻曰:「楚王欲以我为相,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丈于前,意可乎?」妻曰:「夫子左琴右书,乐在其中矣。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乱世多害,恐生不保命也。」于是出谢使者,遂相与逃去,为人灌园。
《初学记》卷二十六
皇甫士安《高士传》曰:「陈仲,字子终,齐人。适楚,居于陵,自谓于陵子仲。穷,不苟求,非义之食不食。」
《昭明文选》卷三十九〈上书、启·上书·狱中上书自明〉
是以圣王觉悟,捐子之之心,而不悦田常之贤,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故功业覆于天下。何则?欲善无厌也。夫晋文公亲其雠而彊霸诸侯,齐桓公用其仇而一匡天下。何则?慈仁殷勤,诚嘉于心,此不可以虚辞借也。至夫秦用商鞅之法,东弱韩魏,立彊天下,而卒车裂之。越用大夫种之谋,禽劲吴而霸中国,遂诛其身。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于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今人主诚能去骄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隳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蹠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然则荆轲湛七族,要离燔妻子,岂足为大王道哉!

例句

金张好车马,于陵亲灌畦。 元镇 青云驿

应笑于陵子,遗荣自灌畦。 李德裕 山居遇雪道者相访

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园。 李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

乾木富义,于陵辞聘。 李瀚 蒙求

寄书寂寂于陵子,蓬蒿没身胡不仕。 李颀 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

老氏齐宠辱,于陵一穷通。 顾况 从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齐相公

典故
仲蔚园
 
仲蔚庐
 
仲蔚穷居
 
仲蔚蒿
 
依蒿篷
 
孟公不在兹
 
张仲蔚
 
张蔚庐
 
没蓬蒿
 
终岁杜门
  
蒿莱闭庐
  
衡门蒿莱
 
长蓬蒿

相关人物
张仲蔚
 
刘龚


《高士传》卷中《张仲蔚》
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明天官博物,善属文,好诗赋。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

简释

张仲蔚:咏雅逸或贫困。唐李白《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


例句

张弦鹍鸡弄,闭室蓬蒿深。 储光羲 贻王处士子文

园庐幸接近,相与归蒿莱。 岑参 春兴思南山旧庐招柳建正字

若访张仲蔚,衡门满蒿莱。 岑参 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淙望秦岭微雨作贻友人

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 岑参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谁怜张仲蔚,日暮反蒿莱。 李元操 和从叔禄愔元日早朝

一叶闲飞斜照里,江南仲蔚在蓬蒿。 李咸用 陈正字山居

寂寞蓬蒿径,喧喧湫隘庐。 李峤

未谢留侯疾,常怀仲蔚园。 李德裕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韦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诗以谢

渊明菊犹在,仲蔚蒿莫剪。 李德裕 早秋龙兴寺江亭閒眺忆龙门山居寄崔张旧从事

薄暮柴扉掩,谁知仲蔚园。 李德裕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之书楼晴望

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 李白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李贺 感讽五首

寄书寂寂于陵子,蓬蒿没身胡不仕。 李颀 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

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 杜牧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同来因书四韵兼寄江南许浑先辈

仲蔚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 杜牧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蓬蒿三亩居,宽于一天下。 杜牧 赠宣州元处士

时来访老疾,步屧到蓬蒿。 杜甫 北邻

车马入邻家,蓬蒿翳环堵。 杜甫 贻阮隐居

那令蓬蒿客,兹席未离尊。 杨衡 广州石门寺重送李尚赴朝时兼宗正卿

可怜户外桃兼李,仲蔚蓬蒿奈尔何。 罗隐 春思

一去蓬蒿径,羡君閒有馀。 郎士元 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

蓬蒿驻驺驭,鸡犬傍簪缨。 钱起 赠李十六

应念潜郎守贫病,常悲休沐对蓬蒿。 钱起 重赠赵给事

蓬莱久芜没,金石徒精坚。 陈子昂 赠赵六贞固二首之二

谁念闭关张仲蔚,满庭春雨长蒿莱。 韦庄 铜仪

聊安张蔚庐,讵扫陈蕃室。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典故
积金满西园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传·张让传》
「凡诏所徵求,皆令西园驺密约敕,号曰『中使』,恐动州郡,多受赇赂。刺史、二千石及茂才孝廉迁除,皆责助军修宫钱,大郡至二三千万,馀各有差。当之官者,皆先至西园谐价,然后得去。有钱不毕者,或至自杀。其守清者,乞不之官,皆迫遣之。……又造万金堂于西园,引司农金钱缯帛,仞积其中。」唐·李贤注:「仞,满也。」
《昭明文选》卷三〈赋乙·京都中·东京赋〉~20~
文德既昭,武节是宣。三农之隙,曜威中原。岁惟仲冬,大阅西园。三国吴·薛综注:「西园,上林苑也。」

例句

堆时过北斗,积处满西园。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漢語大詞典》:五色瓜
即东陵瓜。 汉 初有 召(邵)平 ,本 秦 东陵侯 , 秦 亡,为民,种瓜于 长安 城东,故称。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吴 桓王 时, 会稽 生五色瓜。 吴 中有五色瓜,岁时充贡献。” 唐 王维 《送孙秀才》诗:“玉枕双文簟,金盘五色瓜。” 赵殿成 注:“ 阮籍 诗:‘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鉤带。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 明 张煌言 《怀古》诗:“借问五色瓜,何如三秀芝。”五色瓜,一本作“ 东陵瓜 ”。
《漢語大詞典》:召平瓜
召平 , 秦 之 东陵侯 。 秦 亡不仕,隐居 长安 城东,种瓜为业。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后以“召平瓜”为安贫隐居之典。 唐 李商隐 《永乐县即事一章》诗:“芳年谁共玩?终老召平瓜。”召,一本作“ 邵 ”。
《國語辭典》:故侯  拼音:gù hóu
本指秦扬州人召平。秦时封东陵侯,秦亡,隐居青门外种瓜为生。见《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后比喻恬淡无争的生活。清。龚自珍〈人月圆。绿珠不爱珊瑚树〉词:「绿珠不爱珊瑚树,情愿故侯家。」
分類:长官
《國語辭典》:故侯瓜  拼音:gù hóu guā
本指故侯召平所卖的瓜。参见「故侯」条。后比喻恬淡无争的生活。唐。王维〈老将行〉:「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分類:东陵瓜
《國語辭典》:故侯瓜  拼音:gù hóu guā
本指故侯召平所卖的瓜。参见「故侯」条。后比喻恬淡无争的生活。唐。王维〈老将行〉:「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分類:东陵瓜
《漢語大詞典》:东陵侯(東陵侯)
指 汉 邵平 。以种“东陵瓜”而著名。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二四:“昔日 东陵侯 ,惟有瓜园在。” 唐 李白 《古风》之九:“ 青门 种瓜人,旧日 东陵侯 。”参见“ 东陵瓜 ”。
《國語辭典》:东陵瓜(東陵瓜)  拼音:dōng líng guā
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为平民,在长安城东种瓜为生,因所种的瓜甚美,世称之为「东陵瓜」。见《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后世因用其事以比喻弃官归隐的生活。唐。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國語辭典》:东陵瓜(東陵瓜)  拼音:dōng líng guā
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为平民,在长安城东种瓜为生,因所种的瓜甚美,世称之为「东陵瓜」。见《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后世因用其事以比喻弃官归隐的生活。唐。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漢語大詞典》:种瓜(種瓜)
(1).栽植瓜果。三国志·吴志·步骘传:“与 广陵 卫旌 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钱江事:“思量尘土染京华,何似青山学种瓜。”
(2).古时幻术之一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世有祝师及诸幻术,犹能履火蹈刃,种瓜移井,倐忽之间,十变五化。” 王利器 集解引 刘盼遂 曰:“《御览》卷九百七十八引搜神记曰:‘ 吴 时有 徐光 ,常行幻术。於市里从人乞瓜,其主弗与。便从索瓣,种之。俄而瓜蔓延生花实,乃取食之,因赐观者。及视所賷,皆亡耗矣。’ 黄门 种瓜之説,殆用此事。”旧唐书·音乐志二:“ 后魏 、 北齐 ,亦有鱼龙辟邪……种瓜拔井之戏。”
《漢語大詞典》:邵平园(邵平園)
秦 遗老 邵平 在 长安 城东 青门 种植的瓜园。后常用为感叹故园变迁的典故。 唐 沈佺期 《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诗:“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荒凉 萧相 闕,芜没 邵平 园。” 唐 岑参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诗:“竹里 巴山 道,花间 汉水 源。凭将两行泪,为访 邵平 园。”
《漢語大詞典》:邵平瓜
即 东陵 瓜。 邵平 , 秦 故 东陵侯 , 秦 亡后,为布衣,种瓜 长安 城东 青门 外,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见《三辅黄图》卷一。后世因以“邵平瓜”美称退官之人的瓜田。 唐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亭逢 李广骑 ,门接 邵平 瓜。” 宋 陆游 《贫病戏书》诗之三:“尽日溪边艇子斜,治生不种 邵平 瓜。” 明 刘基 《绝句漫兴》之二:“寒暑又随风日转, 东陵 谁种 邵平 瓜。” 林学衡 《白下晤梓琴喜赠兼示觉生瑞星》诗:“新进争陈 娄敬 策,故侯漫种 邵平 瓜。”亦省称“ 邵瓜 ”。 清 黄立世 《粉蝶儿·自述》套曲:“一泓秋水泛蒹葭,最赏心安枣 邵 瓜。”
《漢語大詞典》:邵平田
秦 广陵 人 邵平 ,在 秦 亡后,种瓜 长安 城东之 青门 。后因以“邵平田”借指退官隐居者的田园。 唐 孟浩然 《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诗:“试登 秦岭 望 秦川 ,遥忆 青门 春可怜。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 邵平 田。” 清 侯方域 《送练三贞吉》诗:“贫安 原宪 宅,力种 邵平 田。”
《漢語大詞典》:青门故侯(青門故侯)
故 秦 东陵侯 召平 ,曾于 汉 初种瓜于 长安 青门 外。后因以“青门故侯”谓前朝遗民。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私葬》:“立箇墓臺新碣,写出青门故侯。”参见“ 青门瓜 ”。
《漢語大詞典》:青门瓜(青門瓜)
汉 初,故 秦 东陵侯 召平 种瓜于 长安 城东 青门 。瓜美,世称“东陵瓜”,又名“青门瓜”。见《三辅黄图》卷一。 南朝 梁 何逊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目想 平陵 柏,心忆 青门 瓜。” 唐 陈子昂 《卧疾家园》诗:“寧知 白社 客,不厌 青门 瓜。”
《漢語大詞典》:青门瓜(青門瓜)
汉 初,故 秦 东陵侯 召平 种瓜于 长安 城东 青门 。瓜美,世称“东陵瓜”,又名“青门瓜”。见《三辅黄图》卷一。 南朝 梁 何逊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目想 平陵 柏,心忆 青门 瓜。” 唐 陈子昂 《卧疾家园》诗:“寧知 白社 客,不厌 青门 瓜。”
《漢語大詞典》:青门隐(青門隱)
秦 东陵侯 召平 , 秦 灭后隐居 长安 青门 外,以种瓜为业。后因以“青门隐”指隐居。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失路 青门 隐,藏门 白社 游。”亦用指 召平 。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跡慕 青门 隐,名惭紫禁仙。”
《漢語大詞典》:独乐园(獨樂園)
(1). 宋 司马光 之园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南郊。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独乐园:“ 司马温公 在 洛阳 ,自号 迂叟 。其园曰 独乐园 ,园卑小,不可与他园班。” 宋 苏轼 有《司马君实独乐园》诗。
(2).泛指名人的花园。 宋 赵如腾 《呈竹湖李端明》诗:“岁时阔会英耆社,风月稀游独乐园。”
《漢語大詞典》:西园(西園)
(1).园林名。 汉 上林苑 的别名。文选·张衡〈东京赋〉:“岁维仲冬,大閲 西园 ,虞人掌焉,先期戒事。” 薛综 注:“ 西园 , 上林苑 也。”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四年:“帝著商贾服,从之饮宴为乐。又於 西园 弄狗,著进贤冠,带綬。”
(2).园林名。在 河南省 临漳县 邺县 旧治北,传为 曹操 所建。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清夜游 西园 ,飞盖相追随。” 唐 张说 《邺都引》:“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 西园 明月在。”
(3).园林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 明 代始建。其罗汉堂有五百罗汉像,姿态各殊,为 清 代泥塑杰作。
(4).园林名。在 湖北省 武昌县 西。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辛酉, 纶 集其麾下於 西园 。”
《漢語大詞典》:授简(授簡)
给予简札。谓嘱人写作。语出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 梁王 不悦,游於 兔园 ……授简於 司马大夫 ,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唐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诗:“拟盐吟旧句,授简慕前规。” 明 杨慎 《八月二日经筵纪事》诗:“宠高 梁 授简,恩迈 汉 临雍。” 清 吴伟业 《感旧赠萧明府》诗:“授简肯忘羣彦会,弃繻谁识少年装。”
《漢語大詞典》:末至客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 梁王 不悦,游於 兔园 。迺置旨酒,命宾友,召 邹生 ,延 枚叟 。 相如 末至,居客之右。”后因以“末至客”为典实。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萄》:“昔年随 汉 使,今日寄 梁王 ……惭非末至客,不得一枝尝。”
分類:典实
《漢語大詞典》:梁苑雪
(1). 南朝 宋 谢惠连 为《雪赋》,曲尽描绘 梁苑 大雪景色,传为妙文。后用为赞美他人诗文的典故。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张青琱往河南学使者幕》诗之三:“赋夸 梁苑 雪,歌起 鄴臺 风。”
(2).借喻白色的繁花。 清 王丹林 《寒食》诗:“香薺乱堆 梁苑 雪,緑榆小铸 沈郎 钱。”参见“ 梁苑 ”。
《漢語大詞典》:梁苑
(1). 西汉 梁孝王 所建的 东苑 。故址在今 河南省 开封市 东南。园林规模宏大,方三百余里,宫室相连属,供游赏驰猎。 梁孝王 在其中广纳宾客,当时名士 司马相如 、 枚乘 、 邹阳 等均为座上客。也称 兔园 。事见史记·梁孝王世家。 南朝 齐 王融 《奉辞镇西应教》诗:“霤庭参辩 奭 , 梁苑 豫才 邹 。” 唐 李白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庐山屏风迭》诗:“ 荆门 倒 屈 宋 , 梁苑 倾 邹枚 。若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 宋 张元干 《天仙子》词:“少年油壁记寻芳, 梁苑 路。今何处。千树红云空梦去。” 清 钮琇 《〈觚賸〉自序》:“入 燕 都而怀故国,记览《梦华》;登 梁苑 而晤名贤,书携行秘。”
(2).代指 大梁 。今 河南省 开封市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一:“七月丁卯,入於 梁苑 。是时帝年三十有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小生姓 侯 ,名 方域 ,表字 朝宗 , 中州 归德 人也。 夷门 谱谍, 梁苑 冠裳。”
《漢語大詞典》:庄缶(莊缶)
战国 时 庄周 之妻死, 惠子 吊之, 庄周 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 诘之。 庄周 以为人之生死,是自然之变化,明乎此,则无须为之而悲伤。见《庄子·至乐》。后用为典实。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一:“庶几有时衰, 庄 缶犹可击。”
《漢語大詞典》:馆陶园(館陶園)
汉武帝 姑、 汉文帝 女 馆陶公主 ,号 窦太主 。有园在 长门 ,称 长门园 ,世亦名“馆陶园”。见《汉书·东方朔传》。后泛指显贵之家的园林。 唐 杜牧 《忆游朱坡四韵》:“猎逢 韩嫣 骑,树识 馆陶园 。”
《漢語大詞典》:灌园(灌園)
(1).浇灌园圃。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是故身率妻子,勠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你可会灌园么?” 许地山 《空山灵雨·落花生》:“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2).从事田园劳动。后谓退隐家居。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於鄙。”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是以 孙叔敖 三去相而不悔, 於陵子仲 辞三公为人灌园。” 三国 魏 阮籍 《辞蒋太尉辟命奏记》:“ 仲子 守志, 楚王 不夺其灌园。”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八:“灌园何其鄙,皎皎 於陵 中。” 明 唐顺之 《村居》诗之一:“偶然灌园兴,不是学 於陵 。”
《漢語大詞典》:于陵子(於陵子)
即 於陵子仲 。 晋 张协 《杂诗》之十:“取志 於陵子 ,比足 黔娄生 。” 明 徐渭 《〈於陵子〉序》:“ 於陵子 自命出世者也。”参见“ 於陵子仲 ”。
《漢語大詞典》:于陵子仲(於陵子仲)
战国 时隐逸之士。或谓即 陈仲子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於陵子仲 辞三公为人灌园。” 裴駰 集解:“《列士传》曰: 楚 於陵子仲 , 楚王 欲以为相,而不许,为人灌园。” 司马贞 索隐:“孟子云 陈仲子 , 齐 陈氏 之族,兄为 齐 卿, 仲子 以为不义,乃适 楚 ,居于 於陵 ,自谓 於陵子仲 。 楚王 聘以为相, 子仲 遂夫妻相与逃,为人灌园。《列士传》云字 子终 。”
《漢語大詞典》:逃相
战国 时 齐 於陵仲子 居 楚 , 楚王 闻其贤,欲聘为相, 仲子 不从,偕妻逃去,与人灌园为生。见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於陵妻》、 晋 皇甫谧 《高士传·陈仲子》。后因以为不仕之典。 唐 张九龄 《九月九日登龙山》诗:“灌园亦何为, 於陵 乃逃相。” 唐 李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园。”
《漢語大詞典》:蒿菜
泛指野草、杂草。例如:蒿菜中侧听徐行。——《聊斋志异·促织
分類:野草杂草
《國語辭典》:蓬蒿  拼音:péng hāo
1.蓬、蒿,皆野草名。蓬蒿,借指野地。唐。王昌龄 塞下曲四首之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2.茼蒿的别名。参见「茼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