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优婆离因缘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忧婆离之史传。摄于佛本行集经五十三。
谢因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禅宗住持之诲示,谓之因缘。开示后,对之大展三拜或九拜,谓之。谢因缘。见象器笺十二。
罗睺罗出家因缘
【佛学大辞典】
(故事)未曾有因缘经曰:「佛在祇园精舍,遣目连至迦毗罗城,请罗睺罗于耶输,舍利弗为和上,目连为教授师,度彼为沙弥。时年十五岁,净饭王怜之。令童子五十人从之出家。」
观因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四种观行)
【三藏法数】
谓修行忏悔者,当观我之此罪,由无明所覆,无正观力,不识其过;远离善友,随逐魔行,如蛾赴火,自烧自烂,以是因缘,不能自出,是为观因缘。
因缘和合
【佛学常见辞汇】
由因与缘的和合而成。天地间一切万物,都是由自因(亲因)与缘(助缘)和合而成的。
因缘相续
【佛学次第统编】
众生生灭因果,不出二义,所谓因缘相续是也。正因助缘,使现生起,是为因缘。因果次第,不相断绝,是为相续。
一、因缘故,世间一切非常。
二、相续故,世间一切非断。
是因缘相续,世间流转之二总相也。故曰:因缘相续,世间之果报分明。
因缘相续(四相)
┌一、苦
│二、空
有漏果报四相┤
│三、无常
└四、无我
(世间法相)
┌因缘………不常
世间法相┤
└相续………不断
因缘(二)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有为,即是生灭。然能见生者,方能知灭。是故欲知生灭,尤应知生。一切生相,生所生时,不离因缘和合。何法说为因缘?即六因四缘,说为因缘。因者能生,缘者助生,一切有为之生法,不出此六因四缘也。
正明十二因缘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
一、无明 过去世一切烦恼,通是无明。以过去未有智光明故,则一切烦恼得起。是以过去烦恼,悉是无明也。
二、行 从无明生业,业即是行。以善不善业,能作世界果故,故名为行也。
三、识 从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犊子识母。自相识,即是父母交会,初欲托胎时之名。
四、名色 从识生非色四阴,及所任色阴,是名名色,即是歌罗逻时之名也。
五、六入 从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从五疱初开已来,即是六入名也。
六、触 由入对尘,情尘识合,是名为触。以六尘触六根故,即有六识生,故名情尘识合也。
七、受 从触生受,故名为受。即是因六触触六根,即领受六尘,为六受也。
八、爱 从受中心著,名之为爱。谓于所领受六尘中,心生渴爱也。
九、取 从渴爱因缘求,是名为取。谓求取所爱之尘也。
十、有 从取则后世业因成,是名为有。因能有果,故名为有。
十一、生 从有还受后世五众之身,是名生。所谓四生,六道中受生也。
十二、老死 从生五众身熟坏,是为老死。老死则生爱悲哭泣,种种愁苦,众恼合集。
若正观诸法实相清净,则无明尽,无明尽故行尽,乃至众苦和合皆尽。若能如是正观三世十二因缘,发真无漏,成辟支佛。
明十二因缘因果
【佛学次第统编】
四教仪云:「一明三世十二因缘者,过去二因,现在五果,现在三因,未来二果。」
一、过去二因 谓无明、行。
二、现在五果 谓识、名色、六入、触、受。
三、现在三因 谓爱、取、有。
四、未来二果 谓生、老死。
明十二因缘之三道
【佛学次第统编】
忧悲苦聚,是为三世。合明十二因缘,是十二因缘,有三种道。
一、烦恼道   二、业道   三、苦道
是三道,更互为因缘。从无始已来,生死不绝,至于今身,若不修观智,未来流转,忧悲苦恼,无有边际。若修观智,则无明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悉灭也。譬如千年闇室,若不置之一灯,其室方将永闇。若置之一灯,则故闇皆灭,新闇不生也。
约二世明十二因缘
【佛学次第统编】
四教仪云:「次明二世十二因缘者,出大集经,佛为求辟支佛人说也。」此十二因缘,现在有十,未来有二。
一、现在十者:
一、无明 大集经云:「何为观于无明?先观中阴,于父母所生贪爱心,爱因缘故。四大和合,精血二渧,合成一渧,大如豆子,名歌罗逻。是歌罗逻,爱有三事:一命、二识、三煖。过去世中业缘感果,无有作者,及以受者,初息出入,是名无明。歌罗逻时,气息入出,有三种道。所谓随母气息上下,七日一变,息入出者,名为寿命。是名风道,不臭不烂。是名为煖,是中心意。名之为识。」
二、行 复观三受因,缘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云何为观?随于念心,观息出入。观于内身,皮肤肌肉筋骨髓脑,如空中云。是身内风,亦复如是。有风能上,有风能下,有风能满,有风能燋,有风增长。是故息之出入,名为身行。以出入息,从觉观生,故名意行。和合出声,名行也。
三、识 三行因缘,则有识生,故名为识。
四、名色 著识因缘,则有四阴及以色阴,故名名色。
五、六入 五阴因缘,识行六处,故名六入。
六、触 眼色相对,故名为触。乃至意法,皆亦如是。
七、受 触因缘故,念色至法,名之为受。
八、爱 贪著于色,乃至于法,名之为爱。
九、取 爱因缘故,四方求觅,名之为取。
十、有 取因缘故,受于后身,故名为有。
二、此下二因缘属未来也:
十一、生 有因缘故有生,是名为生。
十二、老死 生因缘故,则老死种种诸苦。
若闻此因缘,发真无漏,亦名因缘觉也。
约一念明十二因缘
【佛学次第统编】
四教仪云:「再次明一念十二因缘者,此但约现在随一念心起,即具足十二因缘。」亦出大集经,为辟支佛人说此因缘也。经曰:
一、因眼见色而生爱心,名为无明。
二、为爱造业,名之为行。
三、至心专念名识。
四、识色共行,名为名色。
五、六处生贪,是为六入。
六、因入求爱,名之为触。
七、念色至法,名之为受。
八、若心贪著,名之为爱。
九、求是等法,名之为取。
十、此等法生,名之为有。
十一、次第不断,名之为生。
十二、次第断故,名之为死。
生死因缘,众苦逼切,名之为恼。乃至意法生贪,亦复如是。是十二因缘,一人一念,悉皆具足。若闻此因缘,心开意解,发无漏慧,亦名因缘觉也。
十二因缘生灭二种观法
【佛学次第统编】
十二因缘有生灭二种观法:
一、生观者
一、无明缘行  二、行缘识  三、识缘名色  四、名色缘六入
五、六入缘触  六、触缘受  七、受缘爱   八、爱缘取
九、取缘有   十、有缘生  十一、生缘老死
二、灭观者
一、无明灭则行灭   二、行灭则识灭   三、识灭则名色灭
四、名色灭则六入灭  五、六入灭则触灭  六、触灭则受灭
七、受灭则爱灭    八、爱灭则取灭   九、取灭则有灭
十、有灭则生灭    十一、生灭则老死灭
十二因缘生灭二种观法
┌无明──────┬─惑迷
┌过去二因 ┤        │
│     └行────┐  │
│     ┌识──┐ ↓  │
│     │名色─┤ │  │
│  ┌五果┤六入─┤ │  ↑
│  │  │触──┤ ├──→─业染
三世十二因果┤现在┤  └受──┤ ↑  ↑
│  │  ┌爱─→↓→↑→─┤
│  └三因┤取─→↓→↑→─┘
│     └有─→↓→┘
│     ┌生──┤
└未来二果 ┤   ├──────苦报
└死──┘
(二世十二因缘)
┌无明
│行
│识
│名色
┌现在十支┤六入
│    │触
│    │受
│    │爱
二世十二因缘 ┤    │取
│    └有
│    ┌生
└末来二支┤
└老死
因缘二种缘觉
【佛学次第统编】
四教仪云辟支迦罗,是天竺之言,此土翻为缘觉。此人宿世福德,神根胜利,学十二因缘以悟道也。缘觉有二种,一独觉,二因缘觉。
一、明独觉辟支迦罗 独觉辟支迦罗者,苦佛不出世,佛法已灭,是人先世因缘,能独出智慧,不从他闻,自以智慧得道,故名独觉。
二、明因缘觉 因缘觉者,是人道根淳熟,藉小因缘而能觉悟也。
变异因缘
【佛学次第统编】
由三因缘,大种变异,令所造色,变异而转。
一、士夫用 谓由地大所拆触故,器有差别。由差别故,令所造色,变异可得。或由水所润等,火所热等,风所燥等,令所造色,变异可得。
二、业所作 随业势力,先大种生,后随彼力,色变异生。
三、由胜定 胜定力故,先起大种,然后造色变异而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