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十二因缘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最胜王经长者流水品说之,又密咒圆因往生集亦说之。但与前不同。
十二因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闻城十二因缘经之略名。又为贝多树下十二因缘经之异名。
十二因缘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净意菩萨造,后魏菩提流支译。
十二因缘生祥瑞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赵宋施护译。
十因缘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二因缘中由无明至有之十支也。不言生死之二支者,以其属于未来也。故明过去至现在之因缘为十因缘。涅槃经曰:「十因缘法为生作因。」
千佛因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说现劫千佛之因缘。
大光明王发心因缘
【佛学大辞典】
(本生)贤愚经大光明始发无上心缘品说,大光明王自外国得白象,付之象师,使其调养。不久象能调从。象师以白于王。王乃驾象出游。象气猛壮,见牝象,奔驰至深林,王因伤身垂死。以责象师。象师言我唯能调身。不能调心。唯有佛能调心。王闻之。踊跃发大菩提心。
大事因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大事之因缘也。言佛出现于世而说法者,为因一大事之因缘也。云何为一大事?总言之。则转迷开悟也。别论之。则法华为佛知见。涅槃为佛性。乃至无量寿经为往生极乐。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仁王经上曰:「大事因缘故即散百亿种色华。」称赞净土经曰:「我观如是利益安乐大事因缘说诚谛语。」天台仁王经疏上曰:「大事因缘为玆出世,显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法华以佛知见为大事,涅槃以佛性为大事,维摩思益以不思议为大事,华严以法界为大事。今此般若以成佛因果为大事,名字虽别其义一。」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一大事因缘)
地动因缘
【佛学大辞典】
(杂语)智度论八曰:「佛何以故震动三千大千世界?答曰:欲令众生知一切皆空无常故。复次如人欲染衣先去尘土,佛亦如是。先令三千世界众生见佛神力,敬心柔软,然后说法是故六种动地。」法华玄赞二曰:「胜思惟梵天经说有七因:一惊怖诸魔,二令时众不起散心,三令放逸者而自觉悟,四令念法相,五令观说处,六令成就者得解脱,七令随顺回正义。」(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一取意之文)。
四种因缘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十二因缘)
正因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外道说邪因缘而言。
出家因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出家缘经之异名。
付法藏因缘传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六卷,元魏吉迦夜等译。记迦叶等二十四人之付法因缘。明教大师契嵩准于小乘之禅经慧炬之宝林传等,作定祖图正宗记,定西天之二十八祖,谓付法藏传可焚云。见释门正统四。
因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物之生,亲与强力者为因,疏添弱力者为缘。例如种子为因,雨露农夫等为缘。此因缘和合而生米。大乘入楞伽经二曰:「一切法因缘生。」楞严经二曰:「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长水之楞严经疏一之上曰:「佛教因缘为宗,以佛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维摩经佛国品注:「什曰:力强为因,力弱为缘。肇曰:前后相生因也,现相助成缘也。诸法要因缘相假,然后成立。」止观五下曰:「招果为因,缘名缘由。」辅行一之三曰:「亲生为因,疏助为缘。」【又】梵语尼陀那之译意。十二部经之一。又云缘起。(参见:尼陀那)。【又】四缘之一。因即缘之意。此非因与缘各别而论,亲因即名为缘。俱舍论七,谓:「因缘者,五因之性。」六因中,除能作因,馀五因虽总为因缘,而唯识论七唯名同类因为因缘。六因四缘及十二因缘,各(参见:本)
【佛学常见辞汇】
凡一事一物之生,本身的因素叫做因,旁助的因缘叫做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谷子。
【佛学次第统编】
就因之义分之,说有因缘。因缘者,于一物之生,赋与强力曰因,旁添弱力曰缘。例如种子因也,雨露农夫等缘也。
虽辨因果,应识因缘。若但知因,则惑于缘,因果之义缺矣。
【俗语佛源】
佛教以「正因缘」遍破古代印度盛行的邪因缘,无因缘两种法执。正因缘说一切法由内因外缘而生,邪因缘说一切法从时、方、梵天等而生,无因缘说一切法自然而生。既然一切法从因缘而生,生必有灭,故无常;生灭相异,故非一;非一则不自在,不能为主,故必无我;正报既非是我,则依报亦必非我所。以此由浅入深,最后导归:「万法是真如(宇宙万有的终极实在),由不变故;真如万法,由随缘故。」因与缘的涵义:《摩诃止观》卷五下:「招果为因,缘名缘由。」《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三:「亲生为因,疏助为缘。」后来诗文中以「因缘」泛指原因、缘故。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也用因缘来表示缘分,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的联系。如唐·韩愈《答张籍书》:「因缘幸会,遂得所图。」(无名氏)
【三藏法数】
谓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也。如眼根对于色尘时,识即随生;馀根亦然,是名因缘。(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尼陀那
【佛学大辞典】
(术语)Nida%na,译曰因缘,缘起。十二分经之一。说佛之说法缘起由序者。诸经多有通别二序,所谓别序者,尼陀那也。智度论三十二曰:「尼陀那者,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有人问:故说是事。毗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慧苑音义上曰:「尼陀那,此云因缘。然有三类:一说请而语,二因犯制戒,三因事说法也。」开宗记一本曰:「尼陀那,此云缘起,或云因缘。」
因缘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无始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