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因缘舞
【佛学大辞典】
(行事)以神佛之因缘为文句而舞也。
因缘轮
【佛学大辞典】
(譬喻)因缘运物如车轮,故云轮。因缘相继生起而无限极故以轮为譬。【又】(术语)约阿等十二摩多于缘觉之十二因缘观,称为因缘轮。详见义释十一。
因缘僧护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因缘僧护经,失译,一卷。五百商人入海时,请僧护为说法者。迨至海中,龙王乞僧护去授四龙子以四阿含经。商人还时,僧护自海出同还。途中相失。见地狱中五十六事。次至五百仙人处一宿济度之。来见佛,问因缘。佛一一答之。
因缘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大衍所立四宗之第一。(参见:宗)附录四宗项下。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尊也,主也,要也,自己尊崇主张之要旨也。辅行一之一曰:「宗者,尊也,主也」玄义一上曰:「宗者要也。」此宗有二种,一、成一宗而师资相承者,如印度之小乘二十部及成实宗之二十一宗,大乘瑜伽中观之二宗,支那之十三宗,日本之十四宗是也。(参见:宗派)。二、自家以一己之见判诸教之宗旨者。此又有二种,一单于诸教上判定之者,如永明之三宗乃至贤首之十宗是也。一于已成之自他宗而判定之者,如日本弘法之十住心是也。
因缘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二变)
光明童子因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四卷,宋施护译。说王舍城善贤长者之息,光明童子,依佛之證言在火中不死,遂成长,出家證果。
光明名号因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弥陀佛以光明与名号之因与缘,普救众生。众生得往生弥陀之报土者,由于与以名号之因。其所以得名号之因者,由于名之计量。名号为能生之因,如父。光明为所生之缘,如母。名号与光明,乃众生往生净土之他力因缘也。信心为内因,故光明与名号为外缘。又信心为众生心内所发之涅槃真因,而光明名号,乃自如来使外计量而起信心之因缘也。
戒因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鼻奈耶之异名,十卷,姚秦竺佛念译。小乘律。
戒果因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鼻奈耶之异名。
作像因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作佛形像经之异名。
妙色王因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说佛昔为妙色王时,求法忘劳,舍妻子并自身,奉食于夜叉,依此因缘,今成佛,一切大众至心听闻法要。
金色童子因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十二卷,赵宋惟净译。说佛灭后有大商主子身有金色光,名金色童子。阿难教化之之因缘。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玄,严佛调共译。说断生死应念十二因缘。
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苻秦昙摩难提译。阿育王之息,曰法益(Dharma-vardhana),容貌甚美,王夫人欲奸之而不能,遂与奸臣耶奢(Yas/as)谋,抉坏太子两目,此经为说其因缘者。
恶生王灭释种往昔因缘
【佛学大辞典】
(本生)毗奈耶杂事九详说之。兴起行经上曰:「过去久远世,于罗阅祇大城中时谷贵饥馑,(中略)其时罗阅祇有大村数百家,名曰吱越。村东不远有池名曰多鱼,吱越村人将妻子诣多鱼池,止于池边捕鱼食之。时捕鱼人采鱼著岸上,在于陆跳。我尔时为小儿,年适四岁,见鱼跳而喜。时池中有两种鱼:一种名麸,一种名多舌。此自相谓曰:我等不犯人,横被见食,我等后世要当报此。佛语舍利弗:汝识尔时吱越村人男女大小不?则今迦毗罗越国诸释种是,尔时小儿者我身是,尔时麸鱼者毗楼勒王是,尔时多舌鱼者今毗楼勒王相师婆罗门恶舌者是(即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