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回邅(迴邅)
(1).徘徊不进。 南朝 梁简文帝 《经琵琶峡》诗:“由来歷山川,此地独迴邅。” 唐 柳宗元 《惩咎赋》:“飘风击以扬波兮,舟摧抑而迴邅。”
(2).回旋,环绕。艺文类聚卷六七引 隋 江总 《山水纳袍赋》:“悯四选之徂迁,軫百虑之迴邅。” 清 吴光 《游招隐山六洞》诗:“攀陟情忘疲,洞壑洵迴邅。”
《漢語大詞典》:百绕
犹言多次回旋。 宋 晁补之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之六:“朅来欲骋騖,詰曲故百遶。”
分類:回旋
《國語辭典》:傍偟  拼音:páng huáng
徘徊不前。《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傍偟不能去。」也作「彷徨」。
《漢語大詞典》:旋流
(1).回旋的深水。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荡遗尘於旋流,发五盖之游蒙。” 李善 注引 高诱 曰:“旋流,深渊也。”
(2).流转。 汉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言未发而水旋流,辞未卒而泽滂沛。”
《漢語大詞典》:徐回
缓慢地回旋运转。《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然后灝溔潢漾,安翔徐回,翯乎滈滈,东注 太湖 ,衍溢陂池。” 郭璞 注:“徐回,言运转。”
《漢語大詞典》:折水
回旋的流水。借指产珠玉之处。语出《淮南子·墬形训》:“水员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 南朝 梁元帝 《庄严寺僧旻法师碑》:“是故 隋 光烛 魏 ,非折水之恒珍; 和 璧入 秦 ,岂润山之常宝。”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韞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浮光疑折水,积润疎圆沚。”
《漢語大詞典》:洄流
回旋的水流。百喻经·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磯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 明 《新滩观捕鱼歌》:“滩际洄流急且深,承流鼓浪鱼竞集。”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取第一泉水》:“江心泉,为天下第一,然有龙窝,洄流甚急。”
分類:回旋水流
《國語辭典》:缦缦(縵縵)  拼音:màn màn
1.形容云行舒缓由厚转薄的样子。比喻教化的广被。《尚书大传。卷一下。虞夏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
2.广远的样子。《战国策。魏策一》:「绵绵不绝,缦缦奈何。」
《國語辭典》:后手(後手)  拼音:hòu shǒu
1.接替人、继承者。宋。王令〈赋黄任道韩干马〉诗:「生搜朔野空毛群,死断世工无后手。」
2.比喻预留以为备用的财物。《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虽然如此说,心里多想他后手的东西,不敢冲撞,只是赶上前的讨好。」
3.回扣、贿赂。指居间替人说合交易时,私自所扣下来的佣金。如:「听说他从这次工程中,得到不少后手。」也作「背工」、「夹帐」。
4.比喻回旋、转圜的馀地。如:「凡事须留后手。」
5.称棋赛中处于被动的守方。《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到胜负已分,却分说那一著是先手,所以赢;那一著是后手,所以输。」
《國語辭典》:回荡(迴蕩)  拼音:huí dàng
回绕飘浮。如:「悠扬的琴声,回荡在整个音乐厅内。」也作「回荡」。
《國語辭典》:回荡(迴盪)  拼音:huí dàng
回旋飘浮。如:「他们雄壮的歌声,回荡在冷冷的风中。」也作「回荡」。
《漢語大詞典》:折盘(折盤)
回旋貌;盘曲貌。文选·张衡〈南都赋〉:“结《九秋》之增伤,怨《西荆》之折盘。” 李善 注:“《西荆》,即 楚 舞也。折盘,舞貌。” 清 吴伟业 《赠松郡付守涪陵陈三石》诗:“湖天摇落云舒卷, 巫峡 萧森路折盘。”
《漢語大詞典》:遗地(遺地)
(1).空馀的土地。《魏书·释老志》:“今常住寺,犹有遗地,钦悦修踪,情深遐远,可於旧堂所,为建三级浮图。”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闽中 自高山至平地,截截为田,远望如梯,真昔人所云:‘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尽力耕’者,可谓无遗地矣!”
(2).指言语或行动中留下的可回旋的地步。 金松岑 《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至男女交际之遏抑,虽非公道,今当开化之会,亦宜少留遗地,使道德法律得持其强弩之末以绳人,又安可设淫词而助之攻也?”
《國語辭典》:湾澴(灣澴)  拼音:wān huán
水流洄旋的地方。唐。杜甫〈万丈潭〉诗:「黑如湾澴底,清见光烱碎。」
《國語辭典》:飞转(飛轉)  拼音:fēi zhuàn
在空中飞行旋转。《三国演义》第三回:「正无奈何,忽有流萤千百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飞转。」
《漢語大詞典》:萦转(縈轉)
回旋环绕。 唐 刘禹锡 《谢中使送至郡表》:“山川縈转,晨夜奔驰。” 宋 苏舜钦 《黄雍于西安修水之侧起佚老亭以奉亲》诗:“ 修水 崩腾落云端,倾入羣山自縈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