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伏龙观(伏龍觀)
古建筑名。在 四川省 灌县 城西 都江堰 离堆 北端。相传 战国 秦 蜀郡 守 李冰 父子治水,曾制服 岷江 孽龙,锁于 离堆 下 伏龙潭 中。后人立祠祭祀。 北宋 初改为 伏龙观 。现有殿宇三重,为 清 代重修。大殿内有 李冰 石像,造于 东汉 灵帝 建宁 元年。
《漢語大詞典》:贡嘎山
在四川省康定县南。为大雪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省第一高峰,多现代冰川。有海螺沟、木格错、牛高峡、吊海子、伍须海、十二姐妹峰、天生桥、吉日寺等名胜古迹。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漢語大詞典》:弓杆轿子(弓杆轎子)
四川 的一种轿子。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三:“当时的 四川 官界,乃至各校教职员之类的准官界,有一种很流行的恶习,便是坐弓杆轿子。这弓杆轿子就如那名目所表示的一样,两枝轿杆朝天穹窿出去,好像两张弯弓一样,但同时在横的平面上也是取的弓形,结果是形成一个橄榄形,两头是尖削着的。”
分類:四川轿子
《漢語大詞典》:格老子
方言。 四川 笑骂人的口头语。 宋乔 《侍卫官杂记》:“‘格老子’, 老杨 笑着骂我,‘怕老婆也得有点分寸--你简直太不像样了。’”
《漢語大詞典》:对窝(對窩)
四川 及北方某些地区称舂米的石臼为“对窝”。 沙汀 《淘金记》二十:“不要说枪毙,就拿对窝舂也没关系!”
《漢語大詞典》:杜甫溪
即 浣花溪 。在 四川省 成都市 西郊,为 锦江 支流。因溪旁有 唐 代大诗人 杜甫 的故居,故称。 元 虞集 《仁寿寺僧报生瑞竹》诗:“ 杜甫溪 头花匼匝, 孔明 庙里柏阑珊。”
《漢語大詞典》:二王庙(二王廟)
又称二郎庙。在 四川省 灌县 城西北 玉垒关 侧 岷江 东岸,背山面江。庙前即 都江堰 。传为纪念 秦 蜀 郡守 李冰 及其子 二郎 修建 都江堰 的功绩而建。
《漢語大詞典》:二十四治
五斗米道的二十四个传教点,多在 四川 省内。首治为 阳平 治。诸治由 张道陵 及其子孙担任首领(称都功)。见蜀中广记卷七一。云笈七籤卷二八:“二十四治,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治应天二十四气,合二十八宿,付天师 张道陵 奉行布化。”
《漢語大詞典》:黄毛鞑(黄毛韃)
古代 四川 的一个少数民族名。明史·四川土司传一·茂州卫:“东路生 羌 , 白草 最强,又与 松潘 黄毛韃 相通。”
《漢語大詞典》:龟化城(龜化城)
四川 成都 的别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 秦惠王 二十七年,使 张仪 筑 成都城 ,屡頽。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 仪 以问巫。巫曰:‘依龟筑之。’便就。故名‘龟化城’。”亦省称“ 龟城 ”。 唐 戎昱 《成都暮雨秋》:“九月 龟城 暮,愁人闭草堂。” 前蜀 杜光庭 《中和周天醮词》:“咸知帝力,主復王謡,然后畴赏 龟城 ,拜章凤闕。” 宋 薛季宣 《张村》诗:“ 青城 足躋攀,那染 龟城 尘。”
分類:四川成都
《漢語大詞典》:玻璃春
亦作“ 玻瓈春 ”。 酒名。 宋 时 四川省 眉山县 产。 宋 陆游 《凌云醉归作》诗:“玻瓈春满琉璃钟,宦情苦薄酒兴浓。”自注:“玻瓈春, 眉州 酒名。” 宋 陆游 《杂感》诗之九:“一杯玻璃春,万里望 吴 越 。”
《漢語大詞典》:宝顶山摩崖造像
在四川省大足县东北宝顶山。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包括广大山、龙潭、松林坡共十三处山岩。始建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造像万余躯。有六道轮回、华严三圣、孔雀明王经变、千手观音像等巨型雕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漢語大詞典》:大凉山
在 四川省 西南部 凉山彝族自治州 境内, 大雪山 东南分支。 金沙江 、 马边河 分水岭。海拔2000-4500米。 黄茅埂 以东为 小凉山 ,富林矿资源。
《国语辞典》:大雪山脉(大雪山脉)  拼音:dà xuě shān mài
山脉名。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北接巴颜喀喇山,向南延伸到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境。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是雅砻江与大渡河的分水岭。主峰贡嘎山,又名雪山,位甘孜县和泸定县的交界,高七千五百五十六公尺,是四川省最高峰。
《國語辭典》:大足石窟  拼音:dà zú shí kū
位于四川省大足县境的石窟。为唐、五代、宋所凿造。窟内石刻包括了道、佛、儒之造像,而以佛教造像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