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盘歌(盤歌)
流行于 四川 北部和 陕西 南部一带的民歌,一般以问答的方式对唱。《中国歌谣资料·唱个盘歌给你听》:“歌师傅,老先生,唱个盘歌给你听。” 萧三 《革命民歌集·好汉崖》:“姑娘没有文学才,一堆盘歌抱在怀,高山唱歌找对手,谁把盘歌对起来。”
《漢語大詞典》:静众(静衆)
寺名。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
《漢語大詞典》:崃山(崍山)
名 邛崃山 。在今 四川省 西部 岷江 和 大渡河 之间。山海经·中山经:“﹝ 岷山 ﹞又东北一百四十里,曰 崍山 , 江 水出焉,东流注 大江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东北四十里,曰 崍山 …… 崍山 , 邛崍山 也。”
《漢語大詞典》:金音
(1).属金之音。即商音。《风后握奇经》:“金音五:一缓鬭,二止鬭,三退,四背,五急背。”晋书·律历志上:“金音商,三分徵益一以生,其数七十二。”
(2).石名。产于 四川省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凤凰乡 境内。其石质刚硬,敲之如金音,铿锵妙音响彻良久,故名。可制砚。 明 末 秦良玉 曾统兵驻守于此,用此石制砚。 郭沫若 《咏秦良玉》之二:“艷説臙脂鲜血代,谁知草檄有金音。”自注:“又 石柱县 有金音石,可製砚,传説 秦良玉 草檄用之。”
《漢語大詞典》:巴锦(巴錦)
即蜀锦。 四川 生产的彩锦。 南唐 张泌 《浣溪沙》词:“人不见时还暂语,令才抛后爱微嚬, 越 罗 巴 锦不胜春。”
分類:四川
《漢語大詞典》:岷益
古代泛指 四川 北部地区。 岷 ,指 岷(汶)山郡 ; 益 ,指 益州 。 晋 陆机 《辩亡论下》:“ 魏 人据中 夏 , 汉 氏有 岷益 , 吴 制 荆 杨 而奄 交 广 。”南史·明僧绍传:“ 泰始 季年, 岷 益 有山崩, 淮水 竭 齐郡 。”
《漢語大詞典》:庸岷
四川 ( 蜀 )的别称。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 庸岷 稽顙,三江改献。” 李善 注:“ 庸岷 , 蜀 境也。 庸 ,国名也; 岷 ,山名。”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 夏首 凭固, 庸岷 负阻。”
分類:四川
《国语辞典》:川连(川连)  拼音:chuān lián
1.一种纸。产于福建,质薄,可供书写用。
2.四川所出产的黄连。
《国语辞典》:鱼朝恩(鱼朝恩)  拼音:yú cháo ēn
人名。(?~西元770)泸州泸川(今四川省泸县)人。唐代宦官,性聪慧狡黠。代宗时,为天下观军容宣慰使,势倾朝野,恃势恣横,求取无厌,后终因跋扈而被诛。
《国语辞典》:剑门山(剑门山)  拼音:jiàn mén shān
山名。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北。山势险峻,历代皆为戍守之处。
《漢語大詞典》:的博
山名。在 四川省 理县 东南。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寄辞收 的博 ,端坐扫搀抢。” 宋 陆游 《书愤》诗之二:“远戍十年临 的博 ,壮图万里战 皋兰 。”
《國語辭典》:大雪山  拼音:dà xuě shān
山名。位于苗栗县与台中县交界处。海拔约三千六百公尺,大安溪支流大雪山溪发源于其北端,林产丰富。
《漢語大詞典》:蜀盐(蜀鹽)
四川 所产的食盐。打井汲水制成。 清 陈祥裔 《蜀都碎事》卷一:“ 蜀 盐与天下异:凿井得泉,深数十寻,径广数寸……以竹作云梯十数丈於井口,復以一竹筒长丈,为汲水之具。旁设灶,煮一昼夜,始成盐块。”
《漢語大詞典》:绿荔枝
荔枝名。皮为绿色,产于 四川省 。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鸟兽草木:“緑荔枝, 戎州 所出,肉熟而皮犹緑。” 宋 陆游 《感旧绝句》之二:“鹅黄酒边緑荔枝, 摩訶池 上纳凉时。”自注:“緑荔枝出 叙州 。”按, 叙州 即 戎州 ,治所在今 四川省 宜宾市 西南。
《漢語大詞典》:丈人观(丈人觀)
宫观名。在 四川 灌县 。青城山记:“昔 寧封 先生栖於此岩之上, 黄帝 筑坛,拜为五岳丈人。 晋 置观焉。” 宋 陆游 有《丈人观》《题丈人观道院壁》《自上清延庆归过丈人观少留》等诗。 明 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灌县》:“续博物志:‘ 青城县 岁春秋以蔬饌享 丈人山 ,令躬行礼。’盖 蜀 之望山也。有 丈人观 在 青城 北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