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护场(護場)
四周红肿不散漫的疔。《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疔疮》“五臟皆可发疔疮”注:“一疔之外别生一小疮,名曰应候;四围赤种而不散漫者,名曰护场。”
《漢語大詞典》:柜田(櫃田)
一种小型围地。四周筑土围护的低洼田。 元 王祯 《柜田》诗:“江边有田以柜称,四起封围皆力成。”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五:“柜田,筑土护田,似围而小,四面俱置瀽穴,如此形制,顺置田段,便于耕蒔。”
《漢語大詞典》:挂镜线
钉在室内四周墙壁上部的水平木条,用来悬挂镜框、画幅等。也叫画镜线。
《漢語大詞典》:黑框
为悼念死者,用黑线条作边框,加在消息、讣告及照片四周。 王安忆 《墙基》二:“ 阿年 走到门口,又回过头望了他一眼,却看见墙上一张围着黑框的照片,里面是一个挺好看的女人。”
《國語辭典》:凹透镜(凹透鏡)  拼音:āo tòu jìng
中央较薄、周围较厚的透镜。常用于望远镜及近视眼镜。
《漢語大詞典》:版盖(版蓋)
车辆四周的挡板和车盖。
《國語辭典》:版心  拼音:bǎn xīn
版框的中央部位留有一条不刻正文的空白处,因为宋元时代通行蝴蝶装,文字向里对摺,故此部位称为「版心」。明初以后改行包背及线装,文字向外对摺,称为「版口」。也称为「中缝」、「页心」。
《國語辭典》:大洋盆地  拼音:dà yáng pén dì
海底中深度在三千公尺至六千公尺,坡度平缓的盆地。各大洋并非一整个的盆地,其中也有隆起与海岭的存在,因此分割成几个海盆。
《國語辭典》:低凹  拼音:dī āo
低下凹陷。如:「这一带地势低凹,只要一下大雨就淹水。」
分類:低凹四周
《漢語大詞典》:奠边府
越南西北部重镇。邻近老挝边境。四周被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地环绕。1954年5月,越南军队曾在此大败法军,即为著名的“奠边府战役”。建有战争纪念博物馆。有公路通河内。
《國語辭典》:内陆国(內陸國)  拼音:nèi lù guó
四周与邻国土地毗连,没有海岸线和出海口的国家。如亚洲的寮国、非洲的乌干达、南美洲的巴拉圭等。西元一九八二年,联合国海洋法条约规定:内陆国家享有通过他国出海洋之权。
《國語辭典》:炮楼(炮樓)  拼音:pào lóu
四周布满枪眼,可供瞭望、攻击等军事活动的较高碉堡。
《漢語大詞典》:跑马楼(跑馬樓)
四周都有走廊可通行的楼屋。 阿英 《灰色之家》七:“从铁栏到狱窗约有一丈五尺左右,用 中国 式的跑马楼的建筑形式,中间是天井。”
《漢語大詞典》:十二时盘(十二時盤)
古代盘子名。相传盘子四周的物象随十二时辰而变易,故名。 宋 陶谷 清异录·器具:“ 唐 内库有一盘,色正黄,圜三尺,四周有物象。 元和 中,偶用之,觉逐时物象变更,且如辰时,花草间皆戏龙,转巳则为蛇,转午则成马矣,因号十二时盘。流传及 朱 梁 犹在。”
《漢語大詞典》:什刹海
也写作“十刹海”。在 北京市 西城区 。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称。 元 代名 海子 ,为一宽而长的水面, 明 初缩小,后逐渐形成 西海 、 后海 、 前海 ,三海水道相通。自 清 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三海碧波荡漾,岸边垂柳毵毵,远山秀色如黛,风光绮丽,为燕京胜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