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72,分59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祭器
公器
兵器
器物
数器
庙器
器资
礼器
小器
器宇
戎器
古器
才器
器服
一器
《國語辭典》:祭器  拼音:jì qì
祀神祭祖时所用的礼器。《礼记。王制》:「祭器未成,不造燕器。」《战国策。齐策四》:「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
《國語辭典》:公器  拼音:gōng qì
1.宫中所用的器物。《周礼。天官。阍人》:「凡内人、公器、宾客、无帅,则几其出入,以时启闭。」
2.公有的器物。唐。白居易 感兴诗二首之一:「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
《國語辭典》:兵器  拼音:bīng qì
武器。《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器。」《西游记》第二九回:「长老此去,有何兵器与他交战?」
分類:兵器武器
《國語辭典》:器物  拼音:qì wù
1.尊彝之属。《周礼。秋官。大行人》:「三岁壹见,其贡器物。」汉。郑玄。注:「器物,尊彝之属。」
2.各种用具的总称。《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
《漢語大詞典》:数器(數器)
衡量轻重长短的器具。《周礼·秋官·大行人》:“同度量,成牢礼,同数器,脩灋则。” 郑玄 注:“数器,銓衡也。”
《漢語大詞典》:庙器(廟器)
宗庙的祭器。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 明 唐顺之 《指挥佥事汤雪江墓碑铭》:“余观古者人臣有崇勋殊阀,则上之人为之赞,述其祖先功德而锡之庙器,以彰其世美。”
分類:宗庙祭器
《漢語大詞典》:器资(器資)
资质风范。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 莱国公 寇準 器资庄重,风猷简贵,感会先圣,绸繆上司,明心若丹,直道如矢。”
分類:资质风范
《國語辭典》:礼器(禮器)  拼音:lǐ qì
1.古代礼制社会,丧葬、朝聘、宴享、祭祀时所使用的器具。如鬲、甗、鼎、尊、簋、豆等。《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赞曰》:「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序志》:「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也称为「彝器」。
2.礼记篇名。取记礼使人成器的意思。
分類:礼器祭器
《國語辭典》:小器  拼音:xiǎo qì
1.小的器皿。《文选。陆陲。新刻漏铭》:「昔嘉量微物,盘盂小器,犹其昭德记功,载在铭典。」
2.形容人才华不高,才能不大。相对于大器而言。《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朱勃小器速成,智尽此耳。」
3.器量狭小,吝啬,不大方。《红楼梦》第四七回:「我不是小器爱赢钱,原是个彩头儿。」《文明小史》第五二回:「你是个有体面的人物,如此小器,真真玷辱你自己了。」也作「小气」。
《國語辭典》:器宇  拼音:qì yǔ
1.胸襟、气度。《南史。卷八。梁简文帝本纪》:「器宇宽弘。」
2.仪表风度。明。陆采《怀香记》第四出:「羡郎君器宇堂堂,更德性谦虚慨慷。」
《漢語大詞典》:戎器
兵器。易·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礼记·明堂位:“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 唐 窦牟 《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礼成戎器下,恩彻 鬼方 沉。”
分類:兵器
《漢語大詞典》:古器
(1).古代乐器。晋书·律历志上:“ 荀勖 造新钟律,与古器谐韵,时人称其精密。” 唐 白居易 《复乐古器古曲策》:“若废今器,用古器,则哀淫之音息矣。”
(2).特指古代钟鼎等器物。 宋 刘敞 《先秦古器记》:“先 秦 古器十有一物,製作精巧,有款识。”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一:“假使有得个把 殷 周 的古器,那才是新大陆呢!”
《國語辭典》:才器  拼音:cái qì
才能、能力。《后汉书。卷四六。郭躬传》:「子畯、太传,以才器称。」也作「才具」。
《漢語大詞典》:器服
(1).器物和衣服。诗·卫风·木瓜序:“齐 桓公 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服焉。” 孔颖达 疏:“器服谓门材与祭服。”后汉书·刘玄传:“宫女数千,备列后庭,自鐘鼓、帷帐、舆輦、器服、太仓、武库、官府、市里,不改於旧。”
(2).推重钦服。晋书·索靖传:“﹝ 索靖 ﹞与 襄阳 罗尚 、 河 南 潘岳 、 吴郡 顾荣 同官,咸器服焉。”
《骈字类编》:一器
周礼考工记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之汉书南粤传因使者献桂蠹一器 南史祖冲 传冲之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 唐书柳公绰传岁歉其家虽给而每饭不过一器岁丰乃复唐论衡虫堕一器酒弃不饮鼠涉一筐饭捐不食 南 书孙晟每食不设几案使众妓各执一器环立而侍号肉台盘泉皮日休新秋即事诗白月半窗抄术序清 一器授芝图
分类: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