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侦察机(偵察機)  拼音:zhēn chá jī
专为执行空中侦察任务而设计、改装的飞机。机上设有空中照相器材,以摄影方式蒐集所需的情报及资讯。
《漢語大詞典》:体育俱乐部
一种体育服务产业实体。设有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和技术指导人员,为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物质的和技术的服务。
《国语辞典》:皮下移植  拼音:pí xià yí zhí
在真皮下装入医疗器材,以达到医疗效果的外科手术。皮下移植的应用范围极广,包括整型手术、变性手术及心脏外科手术等。
《国语辞典》:视听教育(视听教育)  拼音:shì tīng jiào yù
以各种电化器材,如幻灯机、投影机、放映机、录音机、闭路电视等加强视听效果的教学。也称为「电化教学」。
《国语辞典》:防护面具(防护面具)  拼音:fáng hù miàn jù
核子化生防护器材。属个人装备。其组成有面罩、滤毒罐、及携行背袋等。可保护使用者不致吸入毒气、发烟剂、细菌及放射物质。也称为「防毒面具」。
《国语辞典》:教育工学(教育工学)  拼音:jiào yù gōng xué
1.以科学、技术和行为心理学等知识为基础,并以适当的技术将传播媒体运用到教育上,以增进教学效果的一门学问。
2.一方面以物理学、机械工程学的知识技术设计教学器材;另一方面用心理学的原理、原则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二者合称为「教育工学」。
《国语辞典》:马德堡半球(马德堡半球)  拼音:mǎ dé bǎo bàn qiú
用以展示大气压力的实验器材,英语名为Magdeburg hemispheres。西元一六五四年,德国科学家格里克(Otto von Guericke),时任马德堡市长,在雷根斯堡向当时的神圣罗马皇帝斐迪南三世展示了他所设计的半球实验,显示大气压力的存在。他利用两个直径二十英吋(约五十一公分)的铜制半球,接合成一个封闭的球体,接口处仅以油脂密封,然后以他发明的真空帮浦将球内的空气抽出,于是大气压力把两个半球紧紧的压在一起。即使在该球体的两边各出动十五匹马,共三十匹马,以相反的方向试图将两个半球分离,结果力不足以拉开。一六五六年,格里克在马德堡重复了这一实验,但球体两边各仅用八匹马使力拉开,实验结果相同,后世将这两个铜制半球称为「马德堡半球」。
《国语辞典》:震波碎肾石器(震波碎肾石器)  拼音:zhèn bō suì shèn shí qì
利用震波击碎肾结石的医疗器材。由两具放射线机射出束状x射线固定肾石,而以震波击碎。需要五百至八百次震波才能打碎一块肾结石,对人体组织不会造成明显伤害。
《国语辞典》:音响效果(音响效果)  拼音:yīn xiǎng xiào guǒ
1.一种戏剧或及其他表演艺术的创作手法。运用专业器具和技巧,摹拟或再现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马啼声等,增加表演环境的真实感,以烘托气氛,增强艺术感染力。也称为「音效」、「音响」。
2.音响器材所表现出来的音效。如:「这组喇叭的音响效果极佳。」
《国语辞典》:补给线(补给线)  拼音:bǔ jǐ xiàn
作战阵地至后方补充物资、器材的交通路线。如:「补给线太长是军队作战的致命伤。」
《国语辞典》:灌注器  拼音:guàn zhù qì
输血、洗肠、洗净阴道等的医疗器材。
《国语辞典》:打弹珠(打弹珠)  拼音:dǎ dàn zhū
以玻璃珠、钢珠等为器材的游戏。如:「放学回家后,他常和邻居小朋友在门前空地上打弹珠。」
《国语辞典》:飞行伞(飞行伞)  拼音:fēi xíng sǎn
1.一种滑降运动。西元一九八四年由法国人伯阿帕所创。从事此一运动须先登上坡度大于三十度的斜坡上,助跑一段距离,使伞体充气膨胀产生浮力,待向上飞升后再由高空滑降而下。可利用操纵蝇来控制滑行时速度与方向。
2.飞行伞运动所使用的器材。利用传统降落伞改良而成,形似方形降落伞,有数个特殊设计气孔可以充气。
《国语辞典》:柯达(柯达)  拼音:kē dá
照相机、摄影片及有关器材的厂牌名称。英文kodak的音译。由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所制造。
《国语辞典》:电化设备(电化设备)  拼音:diàn huà shè bèi
以电气器材装配的设备。如电冰箱、电视、电锅、电唱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