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嗜杀(嗜殺)
喜好杀戮。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二:“武翼大夫 焦仲 ,居 四明 ,性嗜杀。日以弹射臂鹰走狗为乐,所杀不可胜纪。”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吴制府:“有童子窃葱数茎,为肆人告发,公即请王命诛之,人皆以为过当。其嗜杀也若此。”
《国语辞典》:嗜杀成性(嗜杀成性)  拼音:shì shā chéng xìng
将杀人成为一种嗜好。形容极端残忍、凶暴。如:「这种嗜杀成性的凶手,就算多判几个死刑,亦不足以弥补他的罪行。」
《漢語大詞典》:贪杀(貪殺)
嗜杀。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战不贪杀,擒不滥数。”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闻琴中有幽沉之声,疑有贪杀之意。”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一幕:“ 吴王 夫差 ,三十二岁,即位不久,喜功贪杀,骄狂自是。”
分類:嗜杀
《國語辭典》:好生  拼音:hào shēng
爱惜生命而不嗜杀。《旧唐书。卷一三。德宗本纪下》:「朕以王者之德,在乎好生,人君之体,务于含垢。」《老残游记》第一一回:「由冬而春,由春而夏,由夏而秋,上天好生的力量已用足了。」
《国语辞典》:好生之德  拼音:hào shēng zhī dé
爱惜生命,不嗜杀戮的美德。《书经。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老残游记》第一一回:「上天有好生之德;天既好生,又是世界之主宰,为甚么又要生这些恶人做甚么呢?」
《漢語大詞典》:磨牙吮血
磨利牙齿,吮吸鲜血。多形容像野兽一样嗜杀。 唐 李白 《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明 刘基 《雷说上》:“磨牙吮血,朘膏刮骨。” 康有为 《大同书》癸部第一章:“且若并草木而戒杀,则人将立死,可三日而成为狉榛之世界,野兽磨牙吮血,徧於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