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喜孜孜  拼音:xǐ zī zī
形容欢喜的样子。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五折:「雄纠纠名扬四海,喜孜孜笑满腮。」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一出:「他喜孜孜问姓谁,便急煎煎往外窥。」也作「喜恣恣」。
分類:喜悦高兴
《漢語大詞典》:玩悦
欣赏喜悦。 宋 叶适 《参议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刻皮澄滓,絶去麤重,内自翫悦,未尝形言,间微见一二言尔。”
分類:欣赏喜悦
《漢語大詞典》:忻悚
喜悦与惶恐。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得吾兄二十四日手书数番,忻悚兼至。”
分類:喜悦惶恐
《国语辞典》:忭悦(忭悦)  拼音:biàn yuè
欢欣喜悦。南朝宋。鲍照〈征北世子诞育上疏〉:「凡在氓隶,莫不忭悦。」
《漢語大詞典》:扁扁
扁,不厚。《诗·小雅·白华》“有扁斯石” 毛 传:“扁扁,乘石貌。” 孔颖达 疏:“乘车之时履此石而上,故谓此石为乘石。”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后面那座彩亭,抬着却像件扁扁的东西。”
(1).喜悦貌。孟子·离娄下“施施从外来” 汉 赵岐 注:“施施犹扁扁,喜悦之貌。”
(2).狭小。指见识、气度等。 汉 扬雄 《太玄·达》:“次四,小利,小达大迷,扁扁不救。” 司马光 集注:“扁扁,狭小皃。” 明 何景明 《樊少南字说》:“今夫学者,扁扁卑卑,狭于守规。”
《漢語大詞典》:赏悦(賞悦)
称赏喜悦。南史·萧惠基传:“惠 基 解音律,尤好 魏 三祖曲及《相和歌》,每奏輒赏悦不能已。”
分類:称赏喜悦
《漢語大詞典》:台台(臺台)
旧时对长官的尊称。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迁擢》:“关山险阻,道路迢遥,深欲附驥同行,未审台臺允否?”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四六启式》:“恭惟老大人台臺,元精间气,大雅希音。”
喜悦貌。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葛不连蔓棻台台,我君心苦命更之。”
见“ 臺駘 ”。
《漢語大詞典》:台骀(臺駘)
相传上古 金天氏 少皞 的后代 昧 ,生 允格 、 台骀 。 台骀 承袭祖业,为水官之长,疏通 汾 洮 二水,帝 颛顼 嘉其功,封之于 汾川 ,后世遂以为 汾水 之神。见左传·昭公元年。 汉 王充 论衡·别通作“臺台”。
《国语辞典》:忭欢(忭欢)  拼音:biàn huān
喜悦欢欣。如:「三五好友久别重逢,把酒忭欢。」
分类:喜悦欢欣
《漢語大詞典》:豫然
喜悦的样子。 明 何景明 《樊少南字说》:“於是 鹏 豫然作曰:‘敢敬服先生之説。’”
分類:喜悦
《漢語大詞典》:踊悦(踴悦)
亦作“踊悦”。 喜悦貌。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乃行因託长者以搆合之。其见受也,则踊悦过於幽繫之遇赦;其不合也,则懊悴剧於丧病之逮己也。”百喻经·劫盗分财喻:“一人所得倍於众伴,方乃欢喜踊悦无量。”《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 舍利弗 既见此事,踊悦身心,含笑舒颜。” 蒋礼鸿 通释引 徐复 曰:“‘踊悦’双声字,形容心中喜悦的样子。字当作‘悀’,广韵上声二肿韵:‘悀,心喜也。余陇切。’” 清 王拯 《送龙翰臣典试粤东序》:“当时闻者莫不踊悦,以为国家二百年,天下人心之固结,于此可见。”
分類:喜悦悦貌
《漢語大詞典》:拊噪(拊譟)
拍手欢呼。表示喜悦。 汉 马融 《长笛赋》:“闻之者,莫不张耳鹿骇,熊经鸟申,鴟眎狼顾,拊譟踊跃。”隶释·魏大飨碑:“是以士有拊譟之驩,民怀惠康之德。”
《漢語大詞典》:说夷(説夷)
喜悦,愉快。大戴礼记·五帝德:“舟舆所至,莫不説夷。”
分類:喜悦愉快
《漢語大詞典》:说豫(説豫)
喜悦欢乐。荀子·礼论:“故説豫娩泽,忧戚萃恶,是吉凶忧愉之情发於颜色者也。”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为乘田委吏,无於邑之心,为司空相国,无説豫之色。”
分類:喜悦欢乐
《漢語大詞典》:乐嬉嬉(樂嬉嬉)
喜悦貌。 唐 白居易 《观儿戏》诗:“齠齕七八岁,綺紈三四儿,弄尘復鬭草,尽日乐嬉嬉。”
《漢語大詞典》:笑悦
欢笑喜悦。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儿识父母,轩渠笑悦,欲往就之。”
分類:欢笑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