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说怿(説懌)
喜爱;喜悦。《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説懌女美。”《诗·小雅·頍弁》:“未见君子,忧心弈弈;既见君子,庶几説懌。”
分類:喜爱喜悦
《漢語大詞典》:欢说(讙説)
喜悦。讙,通“ 欢 ”。汉书·疏广传:“ 宣帝 幸太子宫, 受 迎謁应对,及置酒宴,奉觴上寿,辞礼闲雅,上甚讙説。” 颜师古 注:“説读曰悦。”
分類:欢说喜悦
《漢語大詞典》:快抃
犹喜悦。 前蜀 杜光庭 《贺诛刘知俊表》:“臣某获覩宸威,无任欢跃快抃之至。”
分類:喜悦
《漢語大詞典》:解悦
喜悦。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郎中 张文 ,前独尽狂言,圣听纳受,以责三司,臣子旷然,众庶解悦。”
分類:喜悦
《漢語大詞典》:歆快
喜悦。 清 王鹏运 《〈彊村词〉序》:“大集琳瑯,读之尤歆快无量。”
分類:喜悦
《漢語大詞典》:快悦
喜悦。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永叔梦为鸜鹆》:“ 永叔 梦为鸜鵒,飞在树上,意甚快悦。”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神情非常快悦。”
《漢語大詞典》:嘉夷
犹喜悦。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来賔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
分類:喜悦
《國語辭典》:春风(春風)  拼音:chūn fēng
1.春日和煦的风。《淮南子。原道》:「是故春风至则甘雨降,生育万物。」晋。陆机〈演连珠〉五○首之二○:「春风朝煦,萧艾蒙其温。」
2.比喻恩惠德泽。《宋书。卷二○。乐志二》:「威厉秋霜,惠过春风。」三国魏。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畅春风,泽如时雨。」
3.春风吹拂,化育万物。比喻教育深恩。如:「春风化雨」。
4.形容喜悦快乐的神情。如:「满面春风」。
5.男女交欢的情事。如:「春风一度」。
《國語辭典》:春风化雨(春風化雨)  拼音:chūn fēng huà yǔ
适合草木生长的和风及雨水。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汉。刘向《说苑。卷五。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后用以比喻师长和蔼亲切的教育。《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骥儿承老夫子的春风化雨,遂令小子成名。」也作「化雨春风」。
《國語辭典》:春风面(春風面)  拼音:chūn fēng miàn
美丽姣好的容貌。唐。杜甫 咏怀古迹诗五首之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袖掩春风面,黄昏出汉朝。」
分類:美丽容貌
《國語辭典》:春风一度(春風一度)  拼音:chūn fēng yī dù
1.享受和谐安逸的情趣。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到今日身无所如,想天公也有安排我处,可不道吕望严陵自千古,这便算的我春风一度。」
2.男女交欢的情事。《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沈洪平日原与小叚名有情,那时扯在铺上,草草合欢,也当春风一度。」《聊斋志异。卷五。荷花三娘子》:「春风一度,即别东西,何劳审究,岂将留名字作贞坊耶?」
《高级汉语词典》:欣然
高高兴兴的样子
分类:欣然
《國語辭典》:陶然  拼音:táo rán
形容舒畅快乐,怡然自得的样子。晋。陶渊明〈时运〉诗:「挥兹一觞,陶然自乐。」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分類:喜悦快乐
《國語辭典》:可乐(可樂)  拼音:kě lè
1.含有可乐果香液的软性饮料。为英语cola的音译。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
2.令人欣喜。《文选。张衡。东京赋》:「登圣皇于天阶,章汉祚之有秩,若此,故王业可乐焉。」《文选。陆机。文赋》:「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
分類:喜悦
《國語辭典》:欢心(歡心)  拼音:huān xīn
欢悦喜爱的心情。《韩非子。存韩》:「斯之来使,以奉秦王之欢心,愿效便计。」《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既到,抚结雄杰,怀辑羌虏,甚得其欢心,河西翕然归之。」
《國語辭典》:怡然  拼音:yí rán
欣悦自得的样子。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西游记》第二回:「话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
《國語辭典》:怡怡  拼音:yí yí
和悦、顺从的样子。《论语。子路》:「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后亦用以指兄弟的情谊。《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以叙骨肉之欢恩,全怡怡之笃义。」
《漢語大詞典》:欢然(驩然)
欢乐貌。驩,通“ 欢 ”。列子·黄帝:“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驩然皆欲爱利之。”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上获其益,下输其情,君臣之间,驩然相与。”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今当捉碧眼紫髯儿,被以优孟衣冠,而谱其歷史,则 法兰西 之革命, 美利坚 之独立……尽印于国民之脑膜,必有驩然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