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喉转(喉轉)
见“ 喉囀 ”。
《漢語大詞典》:喉啭(喉囀)
亦作“ 喉转 ”。
(1).古代一种特殊的发声技艺。能模仿笳、箫等乐器的演奏声。 三国 魏 繁钦 《与魏文帝笺》:“时都尉 薛访 车子,年始十四,能喉囀引声,与笳同音。” 三国 魏 曹丕 《答繁钦书》:“﹝今之妙舞清歌﹞固非车子喉囀长吟所能逮也。”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繁钦”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钦 ( 繁钦 )既长於书记,又善为诗赋。其所与太子书,记喉转意,率皆巧丽。”
(2).指歌唱。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乐府一:“ 澶渊 营妓,有一二擅喉转之技者,唯以‘此花开后更无花’为酒乡之资耳。”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 晋 会稽 夏仲御 能作水戏……以足扣船,引声喉囀,清激慷慨。”
《分类字锦》:喉手
宋史庞安时传定阴阳于喉手配覆溢于尺寸寓九候于浮沉分四温于伤寒
分类:偶字
《國語辭典》:调喉(調喉)  拼音:diào hóu
胡言乱语。《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又来调喉,那里得有个鬼?」《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是这小夥子调喉,无过是他天性近这一家,又且耽在里头,所以转造转高,极穷了秘妙,却又撰出见神见鬼的天话哄著愚人。」
《漢語大詞典》:调喉舌(調喉舌)
犹言调唇弄舌。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噤声,我跟前调喉舌。” 明 无名氏 《破风诗》第三折:“这廝无礼也,向我跟前调喉舌。”亦省作“ 调喉 ”。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你又来调喉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狄氏 笑道:‘又来调喉,那里得有个鬼?’”
《分类字锦》:摏喉
左传文公十一年冬十月甲午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富父终甥摏其喉以戈杀之注摏犹冲也杜牧贺平党项表或以利戈摏喉或以长矛挟胁
分类:
《漢語大詞典》:空喉
(1).形容酒醉呕吐后喉间的轻快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巖杰 遽饮酒一器,凭栏呕噦;须臾,即席还 肇令 曰:‘凭栏一吐,已觉空喉。’” 宋 楼钥 《戏题十四弦》:“曲终劝客杯无算,一吐空喉醉不知。”
(2).捕狗器具。即索套。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七引 宋 滕元发 《偷狗赋》:“既欲思於实腹,遂乃设於空喉。” 鲍廷博 校注:“空喉,取狗器也。”
《漢語大詞典》:心喉
心脏与咽喉。喻要害之地。晋书·宣帝纪:“ 夏口 、 东关 ,贼之心喉。”
《骈字类编》:地喉
水经河水又东逗成皋大伾山下注郑康成曰地喉也流出伾际矣
《漢語大詞典》:棘喉
谓芒刺在喉。喻食物难以下咽或有话碍难出口。 清 钱谦益 《若活一百年》诗:“朝飱棘喉饭,夕饮攒眉酒。” 清 钱谦益 《〈顾端文公文集〉序》:“人所棘喉薄吻,噤不敢言者,皆自公发之。”
《國語辭典》:喉头(喉頭)  拼音:hóu tóu
人类的发声器官。位于呼吸道的前端部分。由硬骨、软骨和软组织构成,形似圆筒。上通咽头,下接气管,兼有通气和发音的功能。
分類:喉头
《国语辞典》:喉管  拼音:hóu guǎn
乐器名,吹管乐器。直吹。广东特有的乐器之一。竹制,管口上端置一芦苇制哨子,管身开七个按音孔。分短管和长管两种。短管声音高亢嘹亮;长管音色浑厚粗壮。现代的喉管或在管的下端加一喇叭形口,类似唢呐。
《漢語大詞典》:振喉
紧掐咽喉。谓扼杀。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论:“ 武后 夺嫡之谋也,振喉絶襁褓之儿,葅醢碎椒涂之骨。”
分類:咽喉扼杀
《高级汉语词典》:戟喉
喉受刺激
《國語辭典》:喉结(喉結)  拼音:hóu jié
男性在青春期后,于颈部前面,由喉部甲状软骨所构成的隆起物。也称为「结喉」。
《國語辭典》:喉急  拼音:hóu jí
1.焦急。《水浒传》第二一回:「我正没钱使,喉急了,胡乱去那里寻几贯钱使。」《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我原许下你晚间的,你自喉急等不得。」也作「猴急」。
2.怒气。《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倘有不达时务的,捉空摘了一花一蕊,那老儿便要面红颈赤,大发喉急。」
分類:着急发急
《骈字类编》:大喉
相鹤经大喉以吐故修颈以纳新故夭寿不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