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喉咙(喉嚨)  拼音:hóu long
咽喉的俗称。参见「咽喉」条。
《漢語大詞典》:一根喉咙出气(一根喉嚨出氣)
比喻同心协力。 清 陈天华 《猛回头》:“常言道得好,兄弟在家不和,对了外仇,一根喉咙出气。”
分類:同心协力
《国语辞典》:磨砖砌的喉咙(磨砖砌的喉咙)  拼音:mó zhuān qì de hóu lóng
(歇后语)又光又溜。磨砖,一种表面光滑的砖块。全句比喻人吃饭速度很快,一吞即下。《西游记》第四七回:「那小的们,又端了碗,盛一碗递与八戒。呆子幌一幌,又丢下口去就了了。众僮仆见了道:『爷爷呀!你是磨砖砌的喉咙,著实又光又溜。』」
《国语辞典》:大喉咙(大喉咙)  拼音:dà hóu lóng
比喻嗓门很大的人。如:「他天生是个大喉咙,大老远就可以听到他讲话的声音。」
分类:
《漢語大詞典》:嘴大喉咙小
嘴大喉咙小,吃得进吞不下,比喻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是个嘴大喉咙小的人,把许多工作都揽在身上,实际上又干不了
《漢語大詞典》:沙喉咙(沙喉嚨)
沙哑的嗓子。指嘶哑不清脆的嗓音。 章炳麟 新方言·释形体:“《天官》‘鸟皫色而沙鸣’注:‘沙,澌也。’澌即嘶字。汉书·王莽传‘大声而嘶’ 师古 曰:‘嘶,声破也。’今通谓声破为沙喉咙。”
《漢語大詞典》:开口见喉咙(開口見喉嚨)
犹言开口见心。 明 唐顺之 《与洪方洲书》:“近来觉得诗文一事,只是直写胸臆,如谚语所谓开口见喉咙者。” 黄远庸 《历历伤心录》:“此係总统府开出条件,闻 陆总长 确曾非正式的提出, 俄 使亦曾将此八条电致本国。窃谓两国未曾开议之先,何苦开口见喉咙如此,此著又是外交上之失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