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记业(無記業)
佛教语。不记善恶之业谓之“无记业”。 章炳麟 《人无我论》:“又於善业,不善业,无记业等,或当造作,或当止息,亦由思觉为先,方得作用。”参阅大乘义章卷七。
《國語辭典》:天理昭彰  拼音:tiān lǐ zhāo zhāng
道德公理彰显,报应分明。《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谁知家私付之乌有,并自己也无葬身之所。要见天理昭彰,报应不爽。」《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如此剧贼,却被小孩子算破了,岂非天理昭彰!」也作「天理昭昭」、「天理昭然」。
《國語辭典》:薰莸不同器(薰蕕不同器)  拼音:xūn yóu bù tóng qì
香草和臭草不能放在同一器具里。比喻君子与小人或好人与坏人不可同处。《孔子家语。卷二。致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培塿无松柏,薰莸不同器。」也作「薰莸异器」。
《漢語大詞典》:熏莸不同器
喻善恶好坏不能共处。
《漢語大詞典》:行御史台
元朝中央设御史台,掌纠查百官善恶、政治得失。各重要地区设行御史台,以监察诸省。例如:走诉行御史台。——·高启《书博鸡者事》
《国语辞典》:是非黑白  拼音:shì fēi hēi bái
对错和善恶。如:「他办事一向是非黑白分明,所以很得上司的赏识。」
《国语辞典》:社会价值(社会价值)  拼音:shè huì jià zhí
一个社会或团体的成员,对于是非、善恶、美丑等判断所共同抱持的概念与准则。
《国语辞典》:淑慝殊途  拼音:shú tè shū tú
淑慝,善与恶。淑慝殊途指善恶有别。《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从淑慝殊途,惟在后人法戒。」
分类:善恶恶有
《国语辞典》:曲直分明  拼音:qū zhí fēn míng
明辨是非善恶。《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
《国语辞典》:黑白不分  拼音:hēi bái bù fēn
是非、善恶分不清楚。如:「他好心帮你,你别黑白不分,见了人就没有好脸色。」
《国语辞典》:价值逻辑(价值逻辑)  拼音:jià zhí luó jí
关于善恶与美丑的价值问题,向来思想家皆认为非逻辑问题,故实證论及行为主义乃有所谓价值中立或价值免谈之论。五十年代初期,方赖特(Von wright)依程态逻辑系统推演出价值逻辑系统。中国儒家思想著作中每多价值判断的推理,以往每视为非科学、非逻辑,此后当可依最新的价值逻辑理论予以论述。
《国语辞典》:价值判断(价值判断)  拼音:jià zhí pàn duàn
关于善恶是非的实践,依据个人的主观予以判别抉择。
《国语辞典》:贤否不明(贤否不明)  拼音:xián pǐ bù míng
善恶良劣不加辨究。《儒林外史》第三二回:「虽说施恩不望报,却也不可这般贤否不明。」
分类:善恶
《国语辞典》:薰莸同器(薰莸同器)  拼音:xūn yóu tóng qì
比喻善恶相混,好坏不分。宋。王柏《鲁齐集。卷七。上王右司书》:「愿执事审时度势,熟虑精思,薰莸同器决无久馨之理。」
《国语辞典》:天道循环(天道循环)  拼音:tiān dào xún huán
因果报应的天理。即善恶有报。《忠义水浒传。引首》:「后来感的天道循环,向甲马营中生下太祖武德皇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