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朝唳
南北朝 谢朓 游敬亭山诗 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
《漢語大詞典》:唳嘹
嘹唳。形容声音响亮而凄清。《天雨花》第十六回:“只见天边一羣鸿雁,自南而北,唳嘹高飞。”
《韵府拾遗 霁韵》:夕唳
江洪咏鹤诗晓鸣动遥怨夕唳感霜眠
《骈字类编》:凤唳(凤唳)
魏夫人传旸谷神王命神林玉女贾屈吹凤唳之箫
《漢語大詞典》:鸣唳(鳴唳)
鸣叫。 郭元升 《冲天将军》二:“阵阵歌声,惊起那些正在芦苇丛中栖息、觅食的北归雁群,鸣唳着飞于高空,排成人字形的雁阵,向北翱翔。”
分類:鸣叫
《骈字类编》:寒唳
宋 程俱 游善权寺 幽禽发寒唳,响振高林疏。
《漢語大詞典》:猿啼鹤唳(猿啼鶴唳)
猿和鹤凄厉地啼叫。《水浒传》第五三回:“﹝ 二仙山 ﹞青山削翠,碧岫堆云。两崖分虎踞龙盘,四面有猿啼鹤唳。” 明徐元《八义记·灵辄留朔》:“入山深,路崎嶇屈曲怎行。没一个打柴人,但闻得山鸡野鸟声声,听猿啼鹤唳惨悽。”亦作“ 猿啼鹤怨 ”。喻指哀怨声,哀叹声。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御淮》:“听得猿啼鹤怨,泪溼征袍如汗。”参见“ 猿鹤沙虫 ”。
《國語辭典》:猿鹤沙虫(猿鶴沙蟲)  拼音:yuán hè shā chóng
比喻将士出征战死沙场。参见「猿鹤虫沙」条。清。黄遵宪〈述闻〉诗八首之二:「螟蛉果裸终谁抚,猿鹤沙虫总可哀。」
《漢語大詞典》:凤鸣鹤唳(鳳鳴鶴唳)
形容优美的声音。《孽海花》第十二回:“忽听嚶然一声,恍如凤鸣鹤唳,清越可听道:‘快请进来。’”
分類:优美声音
《國語辭典》:风声鹤唳(風聲鶴唳)  拼音:fēng shēng hè lì
东晋时秦主苻坚率众列阵肥水,谢玄等以八千精兵渡水还击,秦兵大败,溃兵听到风声和鹤鸣,皆以为王师已至。典出《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后形容极为惊慌疑惧。宋。李曾伯 醉蓬莱。问金城方略词:「见说棋边,风声鹤唳,胆落胡虏。」《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珍方好,贾蓉等相继而病。如此接连数月,闹得两府俱怕。从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妖。」也作「鹤唳风声」。
《分类字锦》:风嘹月唳(风嘹月唳)
谢宗可 雁宾诗 水宿云飞同是客,风嘹月唳自相亲。
分类:鸿雁
《國語辭典》:华亭鹤唳(華亭鶴唳)  拼音:huà tíng hè lì
晋陆机在河桥打了败仗,被人谗陷而判死刑,行刑前叹息再也听不到故乡华亭(今上海松江县西)的鹤鸣声。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后以此比喻留恋往事故物或官场受挫之懊悔心情。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也作「鹤唳华亭」、「华亭唳鹤」。
《分类字锦》:鹤唳翠梢(鹤唳翠梢)
徐夤 松诗 龙盘劲节岩前见,鹤唳翠梢天上闻。
分类:
《國語辭典》:鹤唳风声(鶴唳風聲)  拼音:hè lì fēng shēng
形容极度的惊恐疑惧。参见「风声鹤唳」条。明。张景《飞丸记》第七出:「还是你鹤唳风声自惊慌。」
《漢語大詞典》:鹤唳华亭(鶴唳華亭)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尤悔:“ 陆平原 河桥 败,为 卢志 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 华亭 鹤唳,可復得乎!’” 刘孝标 注引 裴启 语林:“ 机 为 河北 都督,闻警角之声,谓 孙丞 曰:‘闻此不如 华亭 鹤唳。’”后常以“鹤唳华亭”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唐 刘禹锡 《酬太原令狐相公见寄》诗:“鹤唳 华亭 月,马嘶 榆塞 风。山川几千里,唯有两心同。” 宋 刘辰翁 《沁园春·再和槐城自寿韵》词:“但鹤唳 华亭 ,贵何似贱,珠沉 金谷 ,富不如贫。”
分類:思念怀旧
《漢語大詞典》:鹤唳猿声(鶴唳猿聲)
鹤鸣猿啼。形容凄清孤寂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