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声随晓唱(声随晓唱)
岑文本太极殿前钟铭声随晓唱则贵贱有序响应漏尽则士庶知禁
分类:
《漢語大詞典》: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説的比唱的還好聽)
谓说的话虽然动听,但都是骗人的空话。 林予 谢树 《咆哮的松花江》第三五章:“真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前些日子朝你家串换点苞米面,不但不借给,大姐还在背地说三道四,把我们好顿编排。”
《國語辭典》:说唱文学(說唱文學)  拼音:shuō chàng wén xué
一种以讲说和演唱表现故事情节的民间文学。参见「讲唱文学」条。
《漢語大詞典》:山吟泽唱(山吟澤唱)
山歌民谣。 明 吴承恩 《〈留思录〉序》:“夫兔人葛妇,不班於黼芾;山吟泽唱,无谐於律吕。”
分類:山歌民谣
《漢語大詞典》:三注三唱
唐 制,六品以下官吏赴选,始集试观书判,次面试观察言貌,然后拟官注籍。既注唱名,三唱后冬集,以其名报仆射,再由门下省上报皇帝,然后依旨授官。此项程序,谓之“三注三唱”。见通典·选举志三新唐书·选举志下:“又故事,必三銓、三注、三唱而后拟官。”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一年:“故事,兵、吏部尚书知政事者,选事悉委侍郎以下,三注三唱,仍过门下省审,自春及夏,其事乃毕。”
《漢語大詞典》:开唱(開唱)
开始演唱。《老残游记》第二回:“只是要听还要早去,他虽是一点鐘开唱,若到十点鐘去,便没有坐位的。”
分類:演唱
《分类字锦》:九箫同唱(九箫同唱)
真诰小方诸仙人多吹九灵箫闻四十里箫有三十孔竹长二三尺九箫同唱百兽抃舞凤凰数十来和箫声
分类:箫管
《國語辭典》:讲唱文学(講唱文學)  拼音:jiǎng chàng wén xué
一种流行于民间的通俗文学。是以散文与韵文夹杂,用讲和唱并用的方式表演出来。内容包含史事、小说、佛事等。也称为「说唱文学」。
《漢語大詞典》:假戏真唱
弄假成真。又作“假戏真做”
《漢語大詞典》:警唱
指报晓。警,通“ 惊 ”。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岁除:“萧鼓迎春,鸡人警唱,而玉漏渐移, 金门 已啟矣。”
分類:报晓
《國語辭典》:没戏唱(沒戲唱)  拼音:méi xì chàng
戏子没戏曲可唱,就无法表演。泛指一切没法子继续下去的事。《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卖箱子?还了得!就没戏唱了!」
《漢語大詞典》:鸾吟凤唱(鸞吟鳳唱)
鸾凤鸣叫相和。比喻优美的乐曲。 唐 白居易 《王子晋庙》诗:“鸞吟凤唱听无拍,多似霓裳散序声。”
《國語辭典》:轮唱(輪唱)  拼音:lún chàng
1.用对位法编制的复音乐之一。创始于十二、三世纪,盛行于十五世纪,主用于声乐的创作。
2.一个合唱团将团员分成二组以上,每组按一定时距先后演唱同一旋律的歌曲。
3.轮流唱歌或唱戏。
《國語辭典》:轮唱曲(輪唱曲)  拼音:lún chàng qǔ
用同度卡农手法写成的声乐曲。为英语round的意译。其特点为两个以上的声部,按一定时距先后唱出同一曲调,且可任意反覆歌唱。各声部相互追逐而又交迭出现,形成和谐的和声关系。
《国语辞典》:美声唱法(美声唱法)  拼音:měi shēng chàng fǎ
十七、十八世纪义大利流行的一种歌唱方法。为义大利语bel canto的意译。源于十六世纪末义大利复调声乐曲以及义大利宫廷独唱曲的唱法。其特色是音色优美、发声自如、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花腔装饰乐句流利灵活。代表性的作曲家有贝里尼、罗西尼、董尼才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