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哀哉  拼音:āi zāi
1.表示悲伤或痛惜的感叹词。《礼记。檀弓下》:「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孟子。告子上》:「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三国魏。曹植〈三良诗〉:「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2.称人死。含有戏谑的意味。如:「没想到他竟哀哉了。」
《国语辞典》:何哉  拼音:hé zāi
什么、为什么。《论语。颜渊》:「何哉?尔所谓达者。」《文选。陆机。辩亡论下》:「功不兴而祸遘者,何哉?所以用之者失也。」也作「何则」。
《漢語大詞典》:也哉
语气助词。表感叹。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 宋 苏轼 《范增论》:“ 增 不去, 项羽 不亡,亦人杰也哉!” 明 刘基 《春秋明经·筑郿大无麦禾臧孙辰告籴于齐新延厩》:“夫国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本,可不相时而轻用其力也哉!”
《骈字类编》:大哉
易大哉乾元记书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 礼 大哉圣人之道 论语大哉尧之为君也
《漢語大詞典》:乎哉
(1).语气助词。表感叹。《论语·宪问》:“子曰:‘ 赐 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后汉书·郭泰传:“ 林宗 起拜之曰:‘卿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2).语气助词。表疑问。孟子·梁惠王上:“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3).语气助词。表设问或反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将可乎哉?殆必不可。”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后汉书·李法传:“鄙夫可与事君乎哉?苟患失之,无所不至。” 明 刘基 《书善最堂卷后》:“夫立言以明道,而求言於人者,将以正己之所学,言可以苟乎哉?”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郑苏年师:“果尔则编修亦褊人耳,所论撰又足据乎哉!”
(4).语气助词。表祈使。 唐 韩愈 《送董邵南序》:“ 董生 勉乎哉!”
《漢語大詞典》:嗟哉
叹词。 汉 马援 《武溪深行》:“滔滔 武溪 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 五溪 兮多毒淫。”后汉书·耿弇传论:“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唐 韩愈 《嗟哉董生行》:“嗟哉 董生 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
分類:叹词
《漢語大詞典》:矣哉
语气词连用。“矣”表示已然或将然,“哉”表示感叹或反问,可译为“啦”或“了吗”例如:甚矣哉为欺也。——·刘基《卖柑者言》盛矣哉。——·张溥《五人墓碑记》灵怪矣哉。——·魏学洢《核舟记》甚矣哉。——·方苞《狱中杂记》
《国语辞典》:悠哉  拼音:yōu zāi
悠閒自在的样子。如:「他悠哉地在公园中閒逛,享受冬天温暖的阳光。」
《分类字锦》:钦哉(钦哉)
陶潜赠长沙公族祖诗我曰钦哉实宗之光
分类:恭敬
《骈字类编》:快哉
宋 杨万里 寒食前三日行脚遇雨 信脚那知远,虽劳亦快哉。
《骈字类编》:美哉
礼记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左传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
《骈字类编》:乐哉(乐哉)
南北朝 周舍 梁鞞舞歌三首 其一 明之君 淮海无横波,文轨同一土。乐哉太平世,当歌复当舞。
宋 陆游 芳华楼夜饮二首 其二 结客追游亦乐哉,城南城北古池台。
《骈字类编》:盛哉
班固典引盛哉皇家帝世德臣列辟功君百王盛张说岳州别梁六入朝诗梦见长安陌朝宗实哉
《骈字类编》:时哉(时哉)
唐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时哉高飞燕,绚练新羽翮。
《國語辭典》:善哉  拼音:shàn zāi
称赞的感叹辞。《左传。昭公十六年》:「宣子曰:『善哉!子之言是。』」《西游记》第一回:「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岭登山,广寻些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