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啮齿(嚙齒,齧齒)
咬牙切齿。形容怒极。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 赵立 ﹞视 金 人如仇,每言及,必嚙齿而怒。”
齧齒:1.咬牙切齿。表示极其愤恨。语本南史·韦叡传:“初, 胡景略 与前军 赵祖悦 同军交恶,志相陷害, 景略 一怒,自啮其齿,齿皆流血。”《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太子共 胡嵩 啮齿,仗剑来杀 费仲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其啮齿受玷,由力不敌,非节之不固也。”
(2).咬。佛说灌顶经卷二:“昔有比丘名 般若提婆 ,诵习经法,中诸寒冷,遂为虫所啮齿。”
《漢語大詞典》:噬啮(噬嚙,噬齧)
(1).咬。 唐 柳宗元《憎王孙文》:“虽羣不相善也。食相噬啮,行无列,饮无序。” 宋 苏洵 《上韩枢密书》:“蝮蝎终日而不螫,则噬啮草木以致其毒。” 章炳麟 《五无论》:“兽类无一夫一妇之事,两性相逐,天下为公,而以字尾之故,相噬啮犹众,何独于人类而能外是?”《花城》1981年第1期:“老人眼里闪露出悲愤,嘴里含着痛苦,仿佛有什么在噬啮着他的心。”
(2).喻侵蚀。 唐 韩愈《孟东野失子》:“日月相噬啮,星辰踣而颠。”
(3).喻迫害。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坏人靠着冰山,恣行无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怜,而曾经亲见,或亲受其噬啮的老实人,乃忽以‘落水狗’视之,不但不打,甚至于还有哀矜之意。”
《漢語大詞典》:唼食
犹咬;吞食。 清 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余投饵试之,仅见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行过饼家,见有美食,则张口而唼食之。”
分類:吞食
《漢語大詞典》:咬啮(咬嚙)
咬。比喻缠住不放,再三恳求。《敦煌变文集·燕子赋》:“汝可早去,唤取鸜鵒。他家头尖,凭伊觅曲。咬嚙势要,教向凤凰边遮嘱。”
《漢語大詞典》:齧龁(齧齕)
咬。 清 陈梦雷 《抒哀赋》:“挈蚘首以啮齕兮,何将伯之却顾。”
分類:
《漢語大詞典》:咬噬
咬。 克非 《春潮急》五:“心头就象有什么东西在咬噬。” 林如稷 《将过去》二:“﹝ 若水 ﹞一会更似有一个东西在前胸爬行,似咬噬作痛,几乎晕仆。”
分類:咬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