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缓急轻重(缓急轻重)  拼音:huǎn jí qīng zhòng
各种事情都有主要和次要、紧急和缓慢等状况的差别。如:「热心虽是好的,但事情总有个缓急轻重,不能厚此薄彼。」也作「轻重缓急」。
《国语辞典》:紧七慢八(紧七慢八)  拼音:jǐn qī màn bā
病情危急则只能活七个月,病势和缓则可活八个月。为旧时对重病患者存活时间的判断。《醒世姻缘传》第八回:「这个病紧七慢八,十个要死十一个。」
《国语辞典》:沸水式反应器(沸水式反应器)  拼音:fèi shuǐ shì fǎn yìng qì
一种以浓缩铀为燃料而以轻水作冷却剂和缓和剂的核反应器。其特色是通过反应器的冷却水,在接受炉心的传热后变为蒸汽,直接送到汽轮机上,推动发电机发电。蒸汽在推动汽轮机后再凝结成水,再送回反应器中,如此循环不已。我国的核一、核二厂即为沸水式,核三厂则属压水式反应器。英文缩写为BWR。
《国语辞典》:凸岸  拼音:tú àn
曲流河岸凸出的部分。坡度缓和,近岸水流和缓,有泥沙堆积。
《国语辞典》:拉弯儿(拉弯儿)  拼音:lā wān ér
转移争吵焦点,使气氛和缓。如:「幸亏你拉弯儿,否则,他们不知道要吵到什么时候。」
《漢語大詞典》:缓脉(緩脉)
(1).中医脉象。弛缓松懈之脉。常见于湿邪及脾胃虚弱等症。
(2).中医脉象。和缓均匀之脉。此为平人之脉。
《漢語大詞典》:阐蛙(闡鼃)
宽舒和缓。后汉书·马融传:“若乃《阳阿》衰斐之 晋 制,阐鼃华羽之南音,所以洞荡匈臆,发明耳目,疏越藴慉,骇恫底伏。” 李贤 注:“礼记曰:‘嘽谐慢易之音作而人康乐。’”
《漢語大詞典》:慢声慢气(慢聲慢氣)
形容说话声调和缓。 朱自清 《给〈一个兵和他的老婆〉的作者--李健吾先生》:“咱们得作家们,说起话来,老是斯斯文文得,慢声慢气得;有得更是扭扭捏捏,怪声怪气得。” 冯金堂 《挖塘》:“ 义民 慢声慢气说:‘ 国哥 ,有哪些困难你提出来嘛。’”亦作“ 慢声吞气 ”、“ 慢声慢语 ”。 吴组缃 《村居记事》:“他说话的时候,慢声吞气的,像卖弄似的不时夹些斯文字眼在里面。” 管桦 《烙饼》:“有人脸上带着极庄重的神情,用慢声慢语商量的口气说:‘我看吃饺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