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淹润(淹潤)  拼音:yān rùn
柔和、温顺。元。无名氏《替杀妻》第二折:「若是俺哥哥一一从头问,看我数说你一会无淹润。」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二折:「你觑花枝般淹润妖娆,我更笋条般风流年少。」
《漢語大詞典》:善熟
(1).犹丰收。 唐玄宗 《赈恤河南北诏》:“閒者 河 北 河 南,颇非善熟,人閒粮食,固应乏少。”新唐书·权德舆传:“ 江 淮 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於东南。”
(2).和善,和气。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我也认得这 戚青 ,却善熟。”
《漢語大詞典》:天期
(1).上天规定的时期。古人行事常委之天命,故称。诗·大雅·大明“肆伐大 商 ,会朝清明” 汉 郑玄 笺:“以天期已至,兵甲之强,师率之武,故今伐 殷 。”
(2).指时序中适于作某事的时机和气候条件。周礼·地官·遂师“巡其稼穡而移用其民,以救其时事” 汉 郑玄 注:“而有天期、地泽、风雨之急。”
(3).指皇帝规定的期限。《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奉天期兮不得须臾。”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奉天子期,当死,不得復延年。”
《漢語大詞典》:胸心
(1).犹言内心;胸怀和气度。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怀逸藻於胸心,不寄意於翰素,则未知其有别於庸猥。”《花月痕》第七回:“他既有此胸心眼力,如何不知道我 杜采秋 呢?”
(2).借喻要害之地。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论“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载 三国 魏 曹冏 上书:“一旦疆埸称警,关门反拒,股肱不扶,胸心无卫,臣窃惟此,寝不安席,思献丹诚,贡策朱闕。”
《國語辭典》:流体(流體)  拼音:liú tǐ
液体与气体的通称。
《漢語大詞典》:业宇(業宇)
学识和气宇。 南朝 梁 沈约 《沈文季加侍中诏》:“散骑常侍尚书左僕射 西丰县 开国侯新除镇军将军 沈文季 ,业宇流正,鑑识超凡。”
《漢語大詞典》:识裁(識裁)
识见和气度。世说新语·言语“ 荀中郎 在 京口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荀羡 字 令则 , 潁川 人,光禄大夫 崧 之子也,清和有识裁。”
《國語辭典》:水质(水質)  拼音:shuǐ zhí
水的品质、性质。如:「经过多年整治,这条河川的水质已明显改善许多。」
《漢語大詞典》:鄙概
谦词。谓鄙浅的度量和气概。 南朝 梁 江淹 《后让太傅扬州牧表》:“况臣鄙概早盈,陋才久溢;第超庶后,礼絶羣班。”
《國語辭典》:漏气(漏氣)  拼音:lòu qì
1.气体外漏。如:「你没注意到你脚踏车的轮胎漏气了?」
2.比喻行为表现令人丧气。如:「这次比赛,大家对你的期望很高,你可千万别漏气喔!」
《漢語大詞典》:土壤水
土壤中各种形态的水的总称。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液态水按所受的力分为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毛管水是土壤毛管孔隙中保持的水分,是农业生产中最有效的土壤水分。土壤水来自于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是土壤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國語辭典》:无声无息(無聲無息)  拼音:wú shēng wú xí
沉寂没有声音。比喻人没有名气或对事情不发生影响。如:「他这辈子无声无息,就是没那飞黄腾达的命!」
《国语辞典》:血压计(血压计)  拼音:xiě yā jì
测定人体血压的仪器。现在常见的血压计有电子血压计、水银柱式血压计和气压表式血压计(表型气压式血压计)等。
《國語辭典》:一团和气(一團和氣)  拼音:yī tuán hé qì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二程语录》卷一七:「明道先生坐如泥塑人,接人则浑是一团和气。」《水浒传》第一九回:「王头领待人接物,一团和气,如何心地倒恁窄狭?」
《國語辭典》:移山填海  拼音:yí shān tián hǎi
1.移动山岳,填进大海。《孤本元明杂剧。八仙过海。楔子》:「俺众仙各施神通,移山填海,水尽枯乾,教你无处潜藏。」
2.比喻极度艰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