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肩项(肩項)
犹项背。常喻前人的事迹和声望。 清 叶燮 原诗·外篇下:“ 左思 、 鲍照 次之, 思 与 照 亦各自开生面,餘子不能望其肩项。”
《國語辭典》:放电(放電)  拼音:fàng diàn
1.将电容器的两端接以其他的线路,使其储存的能量释放。
2.比喻像释放电流一样,以眼目传情,散发魅力。如:「他天生有一双会放电的眼睛,交女朋友无往不利。」
《漢語大詞典》:竹肉丝(竹肉絲)
泛指器乐和声乐。竹,管乐;肉,声乐;丝,弦乐。 清 黄燮清 《吴江妪》诗:“清歌侑豪酌,韵以竹肉丝。”
《國語辭典》:头面人物(頭面人物)  拼音:tóu miàn rén wù
社会上有权势、有名气的人物。如:「我们惹不起这种头面人物。」
《漢語大詞典》:一倡一和
(1).《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 唱 ”。 元 耶律楚材 《糠孽教民十无益论序》:“予不辨则成市虎矣。不独成市虎,抑恐 崔浩 、 李德裕 之徒,一唱一和撼摇佛教,为患不浅。”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自此一倡一和,渐渐情熟,往来不絶。” 蒋子龙 《一个女工程师的自述》:“他们俩在任何场合都是这么一唱一和,一搭一档,配合默契。”
(2).谓鸣声相呼应。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天上银河闪亮着。远远近近,蟋蟀和蝈蝈一唱一和地鸣叫。”
《國語辭典》:信誉(信譽)  拼音:xìn yù
1.信用和名誉。如:「她做生意讲求信誉,所以有很多人乐意和她交易往来。」
2.诚实守信的声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
《漢語大詞典》:新闻公报(新聞公報)
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委托通讯社就重大事件或问题发表的新闻性的公告和声明。
《国语辞典》:茂实英声(茂实英声)  拼音:mào shí yīng shēng
盛美的事迹和好的名声。比喻事迹和声誉都很显著。《梁书。卷二五。徐勉传》:「洪规盛范,冠绝百王,茂实英声,方垂千载。」也作「英声茂实」。
《国语辞典》:人物字号(人物字号)  拼音:rén wù zì hao
地位和声望。如:「凭他的人物字号,绝不会在这小事上斤斤计较。」
《国语辞典》:黑白电视机(黑白电视机)  拼音:hēi bái diàn shì jī
一种电视机。只能呈现黑白图像和声音。
《漢語大詞典》:踪响(蹤響)
踪迹和声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絶无踪响。”
《國語辭典》:蜂目豺声(蜂目豺聲)  拼音:fēng mù chái shēng
形容人极为凶悍。《左传。文公元年》:「蜂目而豺声,忍人也。」清。洪升《长生殿》第一○出:「见了这野心杂种牧羊的奴,料蜂目豺声定是狡徒。」
《國語辭典》:发音器官(發音器官)  拼音:fā yīn qì guān
与发出声音、语音有关的发音生理结构。主要包含肺部、喉头、口腔、鼻腔等四部分器官。
《漢語大詞典》:滑七擦
形容在泥水里走动的情状和声响。 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一折:“我这刚移足趾,强整身躯,滑七擦争些跌倒,战篤速直恁艰虞。”
《漢語大詞典》:迹响(迹響)
亦作“蹟响”。 踪迹和声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九山王:“归而察之,并无蹟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猎犬:“躡履外窥,渺无蹟响。返身周视,都无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