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敦洽雠糜(敦洽讎糜)
古丑女名。因其敦厚和合与人无仇,故名。糜,通“ 靡 ”。《吕氏春秋·遇合》:“ 陈 有恶人焉,曰 敦洽讎糜 ,雄顙广颜,色如漆赬,垂眼临鼻,长肘而盭。 陈侯 见而甚説之,外使治其国,内使制其身。” 陈奇猷 校释:“敦犹言敦厚。洽,合也。讎,仇也。糜、靡通,无也。‘ 敦洽讎 糜’,犹言敦厚和合与人无仇也。”糜,一本作“ 麋 ”。亦省作“ 敦洽 ”。《文选·刘孝标〈辩命论〉》:“ 猗顿 之与 黔娄 , 阳文 之与 敦洽 。” 吕延济 注:“ 阳文 ,美女; 敦洽 ,丑女。” 北齐 刘昼 《新论·殊好》:“ 陈侯 悦 敦洽 之丑状,弗贸 阳文 之婉姿。” 唐 皮日休 《悼贾》:“ 子都 蒙袂兮, 敦洽 骋姿。”
不和合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廿四不相应行之一。色心之诸法众缘不和合也。
(术语)廿四不相应行之一。色心之诸法众缘不和合也。
六和合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等六根与色等六尘相合也。传心法要上曰:「所言同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此六根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中间生六识,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无所有,束六和合为一精明。一精明者,即心也。」
(名数)眼等六根与色等六尘相合也。传心法要上曰:「所言同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此六根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中间生六识,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无所有,束六和合为一精明。一精明者,即心也。」
和合海
【佛学大辞典】
(术语)僧众和合为一味,譬以海水之一味也。又,僧众多大如海之深广,故喻以海也。
【佛学常见辞汇】
(喻)僧众和合为一,好像海水普遍一味。
(术语)僧众和合为一味,譬以海水之一味也。又,僧众多大如海之深广,故喻以海也。
【佛学常见辞汇】
(喻)僧众和合为一,好像海水普遍一味。
和合众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僧伽,正译曰众。为比丘三人已上之称。和合众即和合僧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和合僧)
(术语)梵语僧伽,正译曰众。为比丘三人已上之称。和合众即和合僧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和合僧)
和合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僧伽Sam%gha,一译和合。和合僧者,梵汉双举也。比丘三人已上集同处,持同戒,行同道者,名和合僧。(参见:僧)。若以手段使之分离,则谓之破和合僧,为五逆罪之一。在世之提婆达多尝犯此逆罪。和合有理和事和之二义。(参见:六和敬)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三人以上集在一处,持同戒,行同道,名和合僧。若有人以手段使他们分离,便叫做破和合僧,为五逆罪之一。
(术语)梵语僧伽Sam%gha,一译和合。和合僧者,梵汉双举也。比丘三人已上集同处,持同戒,行同道者,名和合僧。(参见:僧)。若以手段使之分离,则谓之破和合僧,为五逆罪之一。在世之提婆达多尝犯此逆罪。和合有理和事和之二义。(参见:六和敬)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三人以上集在一处,持同戒,行同道,名和合僧。若有人以手段使他们分离,便叫做破和合僧,为五逆罪之一。
和合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僧伽Sam%gha,一译和合。和合僧者,梵汉双举也。比丘三人已上集同处,持同戒,行同道者,名和合僧。(参见:僧)。若以手段使之分离,则谓之破和合僧,为五逆罪之一。在世之提婆达多尝犯此逆罪。和合有理和事和之二义。(参见:六和敬)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三人以上集在一处,持同戒,行同道,名和合僧。若有人以手段使他们分离,便叫做破和合僧,为五逆罪之一。
(术语)梵语僧伽Sam%gha,一译和合。和合僧者,梵汉双举也。比丘三人已上集同处,持同戒,行同道者,名和合僧。(参见:僧)。若以手段使之分离,则谓之破和合僧,为五逆罪之一。在世之提婆达多尝犯此逆罪。和合有理和事和之二义。(参见:六和敬)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三人以上集在一处,持同戒,行同道,名和合僧。若有人以手段使他们分离,便叫做破和合僧,为五逆罪之一。
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僧伽Sam%gha之略。译曰和或众。四人已上之比丘和而为众。新译家以为三人已上。智度论三曰:「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僧非可名一人之上。寄归传三曰:「凡有书疏往还,题云求寂某乙、小苾刍某乙,(中略)不可言僧某乙。僧是僧伽,目乎大众,宁容一己辄道四人,西方无此法也。」虽然,僧之一分,则言僧亦无害。僧史略下曰:「若单曰僧,则四人已上方得称之。今谓分称为僧,理亦无爽。如万二千五百人为军,或单己一人亦称军也,僧亦同之。」大乘义章十曰:「僧者外国正音名曰僧伽,此方翻译名和合,众行德不乖名之为和,和者非人目之为众。」行事钞曰:「四人已上,能御圣法办得前事名之为僧。僧以和合为义,言和合者有二义:一理和谓證择灭故。二事和。此别有六义: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均供养之利),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四曰:「和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以后名理和,所證同故。内凡以还名事和,即六和也。」义林章六本曰:「三人已上是僧体也,从多论议故。彼国之法:一名为一,二名为身,自三已上皆名为多。如办法事,四人方成。一人白言,大德僧听,所和三人得名僧故。若四是僧,岂能白者而自白耶?欲显和合从多人故,自三已上皆得名僧。」僧伽之比丘最少数,得为羯磨之最少限僧数也。
【佛学常见辞汇】
僧伽的简称,于义为众。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以上,方得称僧。(参见:僧伽)
【俗语佛源】
全称为僧伽Sangha音译「合」、「众」、「和和众」、「法众」,即僧团,一般四人以上方可称为「僧伽」。普通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为「出家四众」(四僧伽);广义上也包括在家男女居士,称「七众」(七僧伽。包括式叉摩罗尼,即学法女)。据《南山钞》,构成僧伽有两个条件:一、「理和」: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二、「事和」,有六个方面: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无诤、义和同悦、利和同均。僧为弘扬、住持佛教者,故被尊为「三宝」(佛、法、僧)之一,谓之「僧宝」。与僧相关联之词语甚多,如与僧人住处相关者有僧寺、僧房、僧坊、僧宇、僧户、僧籍、僧庵、僧庐、僧院、僧舍、僧窗;与僧人服侍相关者有僧衣、僧袍、僧巾、僧鞋、僧帽;与僧人职位相关者有僧官、僧正、僧统、僧纲、僧主、僧王;与僧人称呼相关者有僧徒、僧侣、僧众、僧衲、僧家、贫僧。可见僧已成为佛教出家人统称。各别的僧人亦称为僧。有时为了与女性出家人相区别,俗称比丘、沙弥为僧或大僧,比丘尼、沙弥尼为尼或二僧。随著「僧」词的广泛运用,它也常被用来泛指宗教职业者。(常正)
(术语)僧伽Sam%gha之略。译曰和或众。四人已上之比丘和而为众。新译家以为三人已上。智度论三曰:「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僧非可名一人之上。寄归传三曰:「凡有书疏往还,题云求寂某乙、小苾刍某乙,(中略)不可言僧某乙。僧是僧伽,目乎大众,宁容一己辄道四人,西方无此法也。」虽然,僧之一分,则言僧亦无害。僧史略下曰:「若单曰僧,则四人已上方得称之。今谓分称为僧,理亦无爽。如万二千五百人为军,或单己一人亦称军也,僧亦同之。」大乘义章十曰:「僧者外国正音名曰僧伽,此方翻译名和合,众行德不乖名之为和,和者非人目之为众。」行事钞曰:「四人已上,能御圣法办得前事名之为僧。僧以和合为义,言和合者有二义:一理和谓證择灭故。二事和。此别有六义: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均供养之利),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四曰:「和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以后名理和,所證同故。内凡以还名事和,即六和也。」义林章六本曰:「三人已上是僧体也,从多论议故。彼国之法:一名为一,二名为身,自三已上皆名为多。如办法事,四人方成。一人白言,大德僧听,所和三人得名僧故。若四是僧,岂能白者而自白耶?欲显和合从多人故,自三已上皆得名僧。」僧伽之比丘最少数,得为羯磨之最少限僧数也。
【佛学常见辞汇】
僧伽的简称,于义为众。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以上,方得称僧。(参见:僧伽)
【俗语佛源】
全称为僧伽Sangha音译「合」、「众」、「和和众」、「法众」,即僧团,一般四人以上方可称为「僧伽」。普通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为「出家四众」(四僧伽);广义上也包括在家男女居士,称「七众」(七僧伽。包括式叉摩罗尼,即学法女)。据《南山钞》,构成僧伽有两个条件:一、「理和」: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二、「事和」,有六个方面: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无诤、义和同悦、利和同均。僧为弘扬、住持佛教者,故被尊为「三宝」(佛、法、僧)之一,谓之「僧宝」。与僧相关联之词语甚多,如与僧人住处相关者有僧寺、僧房、僧坊、僧宇、僧户、僧籍、僧庵、僧庐、僧院、僧舍、僧窗;与僧人服侍相关者有僧衣、僧袍、僧巾、僧鞋、僧帽;与僧人职位相关者有僧官、僧正、僧统、僧纲、僧主、僧王;与僧人称呼相关者有僧徒、僧侣、僧众、僧衲、僧家、贫僧。可见僧已成为佛教出家人统称。各别的僧人亦称为僧。有时为了与女性出家人相区别,俗称比丘、沙弥为僧或大僧,比丘尼、沙弥尼为尼或二僧。随著「僧」词的广泛运用,它也常被用来泛指宗教职业者。(常正)
六和敬
【佛学大辞典】
(名数)僧以和合为义。和合有二义:一理和,同證灭理也,是在见道以上之圣者。二事和,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属于见道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二、口和敬,同赞咏等之口业也。三、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五、见和敬,同空等之见解也。六、利和敬,同衣食等之利也。或名行和敬,同修行也。或名学和敬,与行和敬言别意同。或名施和敬,同布施之行法也。旧译仁王经下曰:「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本业璎珞经上曰:「所谓六和敬:三业、同戒、同见、同行。」嘉祥仁王经疏下曰:「馀经以同利为六也。」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六通名和敬者,外同他善,谓之为和。内自谦卑,名之为敬。(中略)一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大乘义章十二曰:「六名是何?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行事钞上一之四曰:「和者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已去名理和,所證同故内凡已还名事和,即六和也。」祖庭事苑五曰:「六和: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佛学常见辞汇】
僧是和合的意义,而和合复具有二义,即理和与事和,理和是證择灭,就是大家一同修證此共同选择的寂灭的道理,事和共有六项,即所谓六和敬。一、身和同住,是身体的和平共处;二、口和无诤,是言语的不起争论;三、意和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五、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六、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体均沾。请参见附表。
六 ┌理 和──證择灭
和 ─┤ ┌身口同住
敬 │ │口和无诤
└事 和 │意和同悦
│戒和同修
│见和同解
└利和同均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和敬者,和同爱敬也。此六者,通名和敬。盖外同他善,谓之和;内自谦卑,谓之敬。今称僧为六和,盖出于此。
〔一、同戒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戒和敬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同见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见和敬也。(种智者,即一切种智也。)
〔三、同行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行和敬也。
〔四、身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名身慈和敬也。(金刚者,言法性之身不可坏。)
〔五、口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上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口慈和敬也。(上上,谓佛也。)
〔六、意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名意慈和敬也。
(名数)僧以和合为义。和合有二义:一理和,同證灭理也,是在见道以上之圣者。二事和,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属于见道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二、口和敬,同赞咏等之口业也。三、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五、见和敬,同空等之见解也。六、利和敬,同衣食等之利也。或名行和敬,同修行也。或名学和敬,与行和敬言别意同。或名施和敬,同布施之行法也。旧译仁王经下曰:「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本业璎珞经上曰:「所谓六和敬:三业、同戒、同见、同行。」嘉祥仁王经疏下曰:「馀经以同利为六也。」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六通名和敬者,外同他善,谓之为和。内自谦卑,名之为敬。(中略)一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大乘义章十二曰:「六名是何?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行事钞上一之四曰:「和者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已去名理和,所證同故内凡已还名事和,即六和也。」祖庭事苑五曰:「六和: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佛学常见辞汇】
僧是和合的意义,而和合复具有二义,即理和与事和,理和是證择灭,就是大家一同修證此共同选择的寂灭的道理,事和共有六项,即所谓六和敬。一、身和同住,是身体的和平共处;二、口和无诤,是言语的不起争论;三、意和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五、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六、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体均沾。请参见附表。
六 ┌理 和──證择灭
和 ─┤ ┌身口同住
敬 │ │口和无诤
└事 和 │意和同悦
│戒和同修
│见和同解
└利和同均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和敬者,和同爱敬也。此六者,通名和敬。盖外同他善,谓之和;内自谦卑,谓之敬。今称僧为六和,盖出于此。
〔一、同戒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戒和敬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同见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见和敬也。(种智者,即一切种智也。)
〔三、同行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行和敬也。
〔四、身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名身慈和敬也。(金刚者,言法性之身不可坏。)
〔五、口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上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口慈和敬也。(上上,谓佛也。)
〔六、意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名意慈和敬也。
和合二圣
【佛学大辞典】
(杂名)清雍正十一年,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
【佛学常见辞汇】
清朝雍正帝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
(杂名)清雍正十一年,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
【佛学常见辞汇】
清朝雍正帝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
破和合僧
【佛学大辞典】
(术语)略曰破僧。五逆罪之一。以邪方便使一味之闻法众及一味之作法众乖离,息止佛之转法轮,阻害僧中之法事也。五逆之中,其罪最重。
【佛学常见辞汇】
五逆罪之一,即比丘们和合的在一处,以手段离间拆散他们,使他们不能和合的在一块修行,或霸佔寺庙,逼令还俗等,都是破和合僧,因断人慧命,与绝人解脱善缘,故其罪至重,报亦最惨。
【三藏法数】
谓比丘集众行布萨时,和合作法,若后来者,当随顺寂默,或当出避。若以瞋恶之心,破其法事,令不和合,是为逆罪。律云:破和合僧者,不许出家受具足戒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布萨,华言净住。)
(术语)略曰破僧。五逆罪之一。以邪方便使一味之闻法众及一味之作法众乖离,息止佛之转法轮,阻害僧中之法事也。五逆之中,其罪最重。
【佛学常见辞汇】
五逆罪之一,即比丘们和合的在一处,以手段离间拆散他们,使他们不能和合的在一块修行,或霸佔寺庙,逼令还俗等,都是破和合僧,因断人慧命,与绝人解脱善缘,故其罪至重,报亦最惨。
【三藏法数】
谓比丘集众行布萨时,和合作法,若后来者,当随顺寂默,或当出避。若以瞋恶之心,破其法事,令不和合,是为逆罪。律云:破和合僧者,不许出家受具足戒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布萨,华言净住。)
假和合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从因缘而假和合也。事物之存在,非实有。但为假和合也。
【佛学常见辞汇】
因缘假和合。世间一切事物的存在,都非实有,只是因缘假和合而已。
(术语)从因缘而假和合也。事物之存在,非实有。但为假和合也。
【佛学常见辞汇】
因缘假和合。世间一切事物的存在,都非实有,只是因缘假和合而已。
六和合众
【佛学常见辞汇】
即僧伽。
即僧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