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涌现(湧現)  拼音:yǒng xiàn
如泉水般大量出现。如:「灵感涌现」。
《漢語大詞典》:处物(處物)
(1).审识事物。国语·鲁语上:“夫仁者讲功,而智者处物。”
(2).对待人和事物。庄子·知北游:“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北齐书·司马子如传:“ 子如 性滑稽,不治检裁……素无鯁正,不能平心处物。”
《國語辭典》:追溯  拼音:zhuī sù
探索事物的原由。
《漢語大詞典》:奸讹(姦譌)
见“ 姦讹 ”。
《漢語大詞典》:功迹(功蹟)
功迹。 唐 李翱 《百官行状奏》:“但指事説实,直载其词,则善恶功跡,皆据事足以自见矣。”
功业与劳绩。 清 戴名世 《书阎宁前墓志后》:“余既缮写一通,以復于 石秋 ,而復书其后如此。至 寧前 之功蹟,誌已详之矣。”
功劳和事迹。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附录 汉 班固 曰:“治民则 黄霸 …… 赵广汉 之属,皆有功迹见述於后。”
《國語辭典》:预算(預算)  拼音:yù suàn
1.事先计算。如:「这原是预算不到的事情。」
2.个人、企业或机关团体,对未来某一定期间内的目标与计划及导致的现金收支、财务状况与经营绩效所作之预计方案与拟编之财务报表。
《國語辭典》:论据(論據)  拼音:lùn jù
立论的根据。如:「任何主张都应有充足的论据,才能使人心悦诚服。」《清史稿。卷四八二。儒林列传三。胡培翚列传》:「其释官则以《周礼》、《礼记》、《左传》、《国语》与《仪礼》相参證,论据精确,足补注疏所未及。」
《國語辭典》:联系(聯繫)  拼音:lián xì
连络。如:「请以电话与我联系。」
《漢語大詞典》:豫算
(1).犹预计。 宋 叶适 《高夫人墓志铭》:“豫算有无,乃具衣食。” 鲁迅 《准风月谈·华德焚书异同论》:“但是结果往往和英雄们的豫算不同。”
(2).国家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等事先制定年度或季度收支计划。
《國語辭典》:职能(職能)  拼音:zhí néng
人、事物或机关组织所应具有的作用或功能。
《漢語大詞典》:无根据
在道理和事实方面缺乏确实依据的。例如:无根据的指责。
《漢語大詞典》:腐秽(腐穢)
腐烂肮脏。常指不洁净的处所和事物,亦为自谦之词。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自顾腐秽,无地自安。” 唐 元稹 《虫豸诗》序:“天之居物於地也……虫宜草宜腐秽。” 明 艾南英 《寄万茂先书》:“古文一道,今为浮华腐秽,厮败已尽。”
《國語辭典》:遇物持平  拼音:yù wù chí píng
待人接物持公正的态度。宋。苏舜钦〈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上护军赐紫金鱼袋王公行状〉:「苟遇物持平,轻重判然于中矣。」
《漢語大詞典》:眼不着砂(眼不著砂)
眼睛里不能容一点沙子。比喻容不得看不入眼的人和事。形容对坏人坏事深恶痛绝。 宋 陈善 扪虱新话·陶渊明不见督邮:“ 渊明 不肯束带见乡里小儿,所谓眼不著砂。”
《漢語大詞典》:谣妖
指怪异的传闻和事物。后汉书·五行志一:“ 更始 时, 南阳 有童謡曰:‘谐不谐,在赤眉。得不得,在 河北 。’…… 更始 大臣并僭专权,故謡妖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