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6,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衡命
戒书
来浪
台委
诰轴
敕符
传骑
调令
矫令
台敕
发号令
黄金符
军令状
宣葬
移符
《國語辭典》:衡命  拼音:héng mìng
权衡命令之可行而后行。《史记。卷六二。管晏传》:「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唐。张守节。正义:「衡,秤也。谓国无道则制秤量之,可行即行。」
《國語辭典》:戒书(戒書)  拼音:jiè shū
1.自我戒惕的文字。《大戴礼记。武王践阼》:「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
2.汉代皇帝的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等官。汉。蔡邕〈独断上〉:「汉天子正号曰皇帝……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也称为「戒敕」。
《漢語大詞典》:来浪(來浪)
(1).方言。在。《海上花列传》第三二回:“ 双玉 悄立帘下暗中窃听,听那 双寳 带哭带説道:‘我碰着仔前世里寃家!刚刚反仔一泡,故歇咿来浪説我啥,我是定归活勿落个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 伯芬 吃了一惊道:‘来浪啥场化?’”场化,地方。
(2).方言。着。表示命令语气。《海上花列传》第五五回:“ 潘三 上前拦道:‘看啥嗄,搭我坐来浪。’”
《国语辞典》:台委(台委)  拼音:tái wěi
对上级命令的敬称。《福惠全书。卷五。莅任部。禀帖赘说》:「北去之后,再尊台委。」
《漢語大詞典》:诰轴(誥軸)
书写皇帝命令的卷轴。《清会典事例·中书科·封典期限》:“誥敕,至颁发誥轴,仍由兵部发给执照,令各该员持赴内阁承领。”
《漢語大詞典》:敕符
古时朝廷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以竹木或金玉为之,上书文字,剖而为二,各存其一,用时相合以为证信。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水部员外 刘约 直宿,会 河内 繫囚,配流 岭 表,夜发敕符。”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尚宝监﹞职掌御用宝璽、敕符、将军印信。”
《漢語大詞典》:传骑(傳騎)
驿站传递音信命令的骑马的使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齐景公 游 少海 、传骑从中来謁曰:‘ 婴 疾甚,且死,恐公后至。’”新唐书·吐蕃传下:“会飞鸟使至,召其军还,遂引去。飞鸟,犹传骑也。” 宋 张先 《劝金船》词:“翰阁迟归来传骑,恨留驻难久。”
《國語辭典》:调令(調令)  拼音:diào lìng
调动工作项目或地点的命令。如:「公司的调令公布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弹。」
分類:调动命令
《漢語大詞典》:矫令(矯令)
假托命令。史记·赵世家:“此人贪而欲大,内得主而外为暴,矫令为慢,以擅一旦之命,不难为也,祸且逮国。”晋书·段灼传:“ 艾 以 禪 初降,远郡未附,矫令承制,权安社稷。”
分類:假托命令
《漢語大詞典》:台敕(臺勑)
朝廷发布的命令或指示。《后汉书·丁鸿传》:“今大将军虽欲勑身自约,不敢僭差,然而天下远近皆惶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除謁辞,求通待报,虽奉符璽,受臺勑,不敢便去,久者至数十日。”
《国语辞典》:发号令(发号令)  拼音:fā hào lìng
宣布命令。如:「主帅发号令,将军当前锋。」
《漢語大詞典》:黄金符
金制的兵符。为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朝廷与将领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元 虞集 《题李受益承旨作东平章万户继志堂后》诗:“将军腰间黄金符,父兄功成百战餘。”
《國語辭典》:军令状(軍令狀)  拼音:jūn lìng zhuàng
在军中具结保證,倘有违背,愿依军令处罪的文件。《三国演义》第四六回:「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
《漢語大詞典》:宣葬
奉皇帝命令办理的丧葬。
《漢語大詞典》:移符
转达符命。古时朝廷有事,遣使持符下达命令。新唐书·选举志下:“初, 武德 中,天下兵革新定,士不求禄,官不充员。有司移符州县,课人赴调远方,或赐衣续食,犹辞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