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吞 → 呑吞”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忍气吞声(忍氣吞聲) 拼音:rěn qì tūn shēng
受了气也强自忍耐,不敢作声抗争。《金瓶梅》第四一回:「李瓶儿这边分明听见指骂的是他,把两只手气的冷,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卫朝奉只是著人上门坐守,甚至恶语相加,陈秀才忍气吞声。」也作「吞声忍气」、「吞声饮气」、「气忍声吞」、「声吞气忍」。
《國語辭典》:人心不足蛇吞象 拼音: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
比喻人心的贪婪无度,永不满足。元。无名氏《冤家债主。楔子》:「得失荣枯总在天,机关用尽也徒然。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员外途穷忏悔》:「古人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当初贫困之日,低门扳高,求之不得,如今掘藏发迹了,反嫌好道歉起来。」
《漢語大詞典》:蛇食鲸吞(蛇食鯨吞)
比喻强者并吞弱者。 隋
薛道衡 :“天齐地轴之所,蛇食鲸吞; 铜陵 、 玉垒 之区,狼顾鴟跱。”
《漢語大詞典》:卷舌吞声(卷舌吞聲)
形容不发表意见。 宋
李纲 :“杜门屏跡,初非絶物而离羣;卷舌吞声,但欲省缘而藏拙。”
《漢語大詞典》:狼吞虎餐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黑籍冤魂》第二三回:“他们把饭煮熟,菜烧好,聚在一起,就在村前打麦场上,狼吞虎餐的吃。”
《國語辭典》:狼吞虎噬 拼音:láng tūn hǔ shì
如狼虎大口吞嚼。比喻人极为贪婪、残忍。元。无名氏《鸣凤记》第六出:「你狼吞虎噬伤残了万民百姓,害得那有功臣百事无成。」《花月痕》第五○回:「慢慢的采风问俗,去害马以安驯良,泯雀角鼠牙之衅,绝狼吞虎噬之端,不惊不扰,民得宽然,各尽地力。」
《國語辭典》:狼吞虎咽 拼音:láng tūn hǔ yàn
形容吃东西又急又猛,大口吞食的样子。《歧路灯》第四六回:「绍闻只得陪差人吃饭,只呷了几口汤儿,看那差人狼吞虎咽的吃。」也作「狼吞虎咽」。
《國語辭典》:狼吞虎咽(狼吞虎嚥) 拼音:láng tūn hǔ yàn
形容吃东西又急又猛,大口吞食的样子。《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只见他拿筷子把蹄子皮一块一块夹碎,有一寸见方大小,和在饭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也作「狼吞虎咽」、「狼餐虎咽」、「狼飧虎咽」、「虎咽狼吞」。
《漢語大詞典》:口吞三世
佛教语。谓忘记过去、现在、未来。 宋
苏辙 :“禪师 聪公 昔以讲诵为业。晚游 浄慈本师 之室,诵 南岳 思大和尚 口吞三世诸佛语,迷闷不能入……既而礼 僧伽 像,醒然有觉,知三世可吞无疑也。”
《漢語大詞典》:鲸吞蚕食(鯨吞蠶食)
像鲸鱼吞食一口吞下,像蚕吃桑叶逐步侵占。比喻用各种毛段侵吞。 清
王韬《英宜保土》:“若 土耳机 三土一旦为 俄 所鲸吞蚕食,则地兼三海,拓疆万里。”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 中亚洲 回 部,素号驍悍,善战鬭而守旧不变, 俄 人鲸吞蚕食,殆将尽之矣。” 柳亚子
《屈辱》诗:“鲸吞蚕食言终验,敌弱朋强局已更。”
《國語辭典》:鲸吞虎噬(鯨吞虎噬) 拼音:jīng tūn hǔ shì
像鲸鱼、猛虎般凶恶的吞噬猎物。比喻强者兼并弱者。宋。
范仲淹 :「前代乱离,鲸吞虎噬,无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为不急之务。」
《漢語大詞典》:鲸吞蛇噬(鯨吞蛇噬)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清
鲁一同《秦论》:“ 秦 人一出其师以挠 山 东,诸侯莫能支,鲸吞蛇噬,不及百年,天下席捲而入於 秦 矣。”
《國語辭典》:慢吞吞 拼音:màn tūn tūn
形容说话或动作很慢的样子。如:「有什么事快点说,别慢吞吞的,真令人著急。」也作「漫腾腾」、「慢腾腾」。
《國語辭典》:慢慢吞吞 拼音:màn man tūn tūn
缓慢的样子。如:「赶快整理房间,别慢慢吞吞的。」也作「慢慢腾腾」。
《國語辭典》:慢吞吞 拼音:màn tūn tūn
形容说话或动作很慢的样子。如:「有什么事快点说,别慢吞吞的,真令人著急。」也作「漫腾腾」、「慢腾腾」。
《漢語大詞典》:慢声吞气(慢聲吞氣)
见“ 慢声慢气 ”。
《漢語大詞典》:慢声慢气(慢聲慢氣)
形容说话声调和缓。 朱自清 《给〈一个兵和他的老婆〉的作者--李健吾先生》:“咱们得作家们,说起话来,老是斯斯文文得,慢声慢气得;有得更是扭扭捏捏,怪声怪气得。” 冯金堂 《挖塘》:“ 义民 慢声慢气说:‘ 国哥 ,有哪些困难你提出来嘛。’”亦作“ 慢声吞气 ”、“ 慢声慢语 ”。 吴组缃 《村居记事》:“他说话的时候,慢声吞气的,像卖弄似的不时夹些斯文字眼在里面。” 管桦 《烙饼》:“有人脸上带着极庄重的神情,用慢声慢语商量的口气说:‘我看吃饺子吧。’”
《分类字锦》:梦吞玉胜(梦吞玉胜)
齐书皇后传高昭刘皇后母桓氏梦吞玉胜生后时有紫光满室后每寝卧家人常见上有如云气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