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61,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吕静
月吕
姜吕
三吕
吕召
陆吕
衔吕
中吕宫
吕梁山
吕本中
玉吕
背吕
轻吕
吕仙翁
吕公子
《国语辞典》:吕静(吕静)  拼音:lǚ jìng
人名。晋音韵学家,生卒年不详。曾仿魏李登《声类》编成《韵集》一书,五卷,今已不传。
《韵府拾遗 语韵》:月吕(月吕)
魏书殷绍传绍上四序堪舆表以甲寅之年日维鹑火月吕林钟
《分类字锦》:姜吕(姜吕)
易林娶于姜吕驾迎新妇
分类:偶字
《骈字类编》:三吕(三吕)
小学绀珠三吕吕蒙正圣功文穆夷简坦夫文靖公著晦叔正献三世宰相夷简公著父子平章又五代三吕琦之后端梦奇之后蒙正夷简公著咸休之后大防
《漢語大詞典》:吕召
周 代功臣 吕尚 、 召公奭 的并称。晋书·景帝纪:“是故 文 武 以 吕 召 彰受命之功, 宣王 倚 山甫 享中兴之业。”
分類:功臣吕尚
《韵府拾遗 语韵》:陆吕(陆吕)
李东阳汉寿亭侯诗谁其仇者吴陆吕岁十二月侯出走按陆逊吕蒙也
《漢語大詞典》:衔吕(銜吕)
谓含中吕之气。中吕,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緜羃顺序,周流衔吕。” 胡之骥 注:“《白虎通》曰:簫者,中吕之气也。”
《漢語大詞典》:中吕宫
古乐宫声七调的第三运。见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凡所谓俗乐者,二十有八调:正宫、高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为七宫。” 清 凌廷堪 燕乐考原·宫声七调:“中吕宫即琵琶之一字调,故杀声用一字。”参见“ 宫调 ”。
《國語辭典》:宫调(宮調)  拼音:gōng diào
旧乐曲调子的总称。唐、宋人燕乐及词,金、元人曲子,都有一定的宫调,所以都注明调名。小说中指曲子而言。
《国语辞典》:吕梁山(吕梁山)  拼音:lǚ liáng shān
山名。位于今山西省西部,黄河与汾河之间。主峰在离石县东北。昔日大禹治水,凿吕梁以通黄河,便是指此。也称为「梁山」。
《国语辞典》:吕本中(吕本中)  拼音:lǚ běn zhōng
人名。(西元1048~1145)字居仁,宋寿州(今安徽寿县)人。累官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后因忤秦桧而罢官。擅诗文,诗宗黄庭坚,学者称东莱先生,谥文清。著有《童蒙训》、《东莱诗集》、《江西诗社宗派图》、《友渊源录》等。
《漢語大詞典》:玉吕
犹玉律。候气的律管。吕,乐律中的阴律。 唐 魏徵 《五郊乐章·舒和》:“璿仪气爽惊緹籥,玉吕灰飞含素商。”
《漢語大詞典》:背吕
亦作“ 背膂 ”。 背脊。说文·伞部:“脊,背吕也。”急就篇卷三:“尻髖脊膂腰背吕。” 颜师古 注:“吕,脊骨也。” 明 刘基 《二鬼诗》:“江海为胃肠, 嵩 岳为背膂。”
分類:背脊
《漢語大詞典》:轻吕(輕吕)
古剑名。逸周书·克殷:“乃尅,射之三发而后下车,而击之以轻吕,斩之以黄鉞。” 孔晁 注:“轻吕,剑名。”
《漢語大詞典》:吕仙翁
亦省作“ 吕仙 ”。 指传说中的仙人 吕洞宾 。 宋 洪迈 《夷坚支志庚·茅山道人》:“遇道人,服白紵衫,青布巾,修眉美须,风骨清峻。 郑 王 相谓曰:‘岂非 吕仙 乎?’” 宋 洪迈 《夷坚三志辛·岳阳稚松》:“道人者,盖 吕仙翁 云。”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忠清巷 新建一座 纯阳菴 ,我们明早同去拈香,通陈此事。倘然 吕仙 有灵,必然震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我有一个朋友叫 倪子枚 ,是行医的,他家里设了个 吕仙 的乩坛。”参见“ 吕洞宾 ”。
《國語辭典》:吕洞宾(呂洞賓)  拼音:lǚ dòng bīn
人名。名岩,字洞宾,自号纯阳子。唐京兆府(今陕西省长安县)人。曾以进士授县令。相传修道成仙,为八仙之一,人称为「吕祖」。也称为「吕纯阳」。
《漢語大詞典》:吕公子
传说中的河神名。史记·封禅书“水曰 河 ,祠 临晋 ” 唐 张守节 正义:“《龙鱼河图》云:‘ 河伯 姓 吕 ,名 公子 ,夫人姓 冯 名 夷 。’”
分類: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