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连环情未已
 
连环玉
 
连环结
 
连环解
 
连环难解
 
齐后解环

相关人物
君王后
 
秦始皇


《战国策》卷十三〈齐策六·齐闵王之遇杀〉~472~
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知,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解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例句

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 李商隐 赠歌妓二首

再三为谢齐皇后,要解连环别与人。 罗虬 比红儿诗之四十一

典故
晋武轻后事

相关人物
司马炎(晋武帝)


《晋书》卷三《世祖武帝纪》
制曰:武皇承基,诞膺天命,握图御宇,敷化导民,以佚代劳,以治易乱。绝缣纶之贡,去雕琢之饰,制奢俗以变俭约,止浇风而反淳朴。……况以新集易动之基,而无久安难拔之虑,故贾充凶竖,怀奸志以拥权;……惠帝可废而不废,终使倾覆洪基。
《晋书》卷四《惠帝纪》
帝之为太子也,朝廷咸知不堪政事,武帝亦疑焉。尝悉召东宫官属,使以尚书事令太子决之,帝不能对。贾妃遣左右代对,多引古义。给事张泓曰:「太子不学,陛下所知。今宜以事断,不可引书。」妃从之。泓乃具草,令帝书之。武帝览而大悦,太子遂安。及居大位,政出群下,纲纪大坏,货赂公行,势位之家,以贵陵物,忠贤路绝,谗邪得志,更相荐举,天下谓之互市焉。

例句

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 高适 登百丈峰二首

典故
景阳鸳石
 
相关人物
张丽华
 
陈叔宝(陈后主)


《韵语阳秋》卷五
陈后主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极其华丽。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妃各居其一,与狎客赋诗,互相赠答,釆其艳丽者被以新声,奢淫极矣。隋克台城,后主与张、孔坐观无计,遂俱入井,所谓胭脂井是也。杨炯诗云:「擒虎戈矛满六官,春花无树不秋风。苍黄益见多情处,同穴甘心赴井中。」李白亦云:「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今胭脂井在金陵之法宝寺,井有石栏,红栏上刻后主事迹,八分书,乃大历中张著文。又有篆书「戒哉戒哉」数字。其他题刻甚多,往往漫灭不可考。寺即景阳官故地也,以井在焉,好事者往来不绝,寺僧颇厌苦之。
典故
九轮烛照
  
射九乌留白日
 
射日弓
 
羿落九乌

相关人物
后羿


《楚辞补注》卷三〈天问〉~96~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东汉·王逸注:「《淮南》言: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淮南子》卷八〈本经训〉~254~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东汉·高诱注:「十日并出,羿射去九。」

例句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李白 古朗月行

切玉剑,射日弓。 李贺 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

羿弯弓属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 李贺 日出行

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尧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于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嚵名。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典故
枯杨生肘
 
柳生左肘
 
柳生肘
  
杨生左肘
 
肘上柳生
 
肘后生柳
 
相关人物
支离叔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至乐〉~65~
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崙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唐·成玄英疏:「蹶蹶,惊动貌。柳者,易生之木;木者,棺椁之象;此是将死之徵也。二叔游于昆崙,观于变化,俄顷之间,左臂生柳,蹶然惊动,似欲恶之也。」

简释

柳生肘:指疾病或灾变。宋苏轼《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迎佛灭度以答子由题画文殊普贤》:“当时修道颇辛苦,柳生两肘乌巢肩。”


例句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王维 老将行

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 王维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

花发眼中犹足怪,柳生肘上亦须休。 白居易 病眼花

或柳生肘间,或男变为女。 白居易 达理二首

典故
来丧斯文
 
寿斯文
 
天丧斯文
 
天畏斯文坠
 
斯文后死
 
斯文未丧
 
相关人物
孔子


《论语注疏·子罕》~77~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例句

寻疑天意丧斯文,故选茅峰寄白云。 张贲 酬袭美先见寄倒来韵

天畏斯文坠,凭君助素风。 李咸用 九江和人赠陈生

顾土虽怀赵,知天讵畏匡。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下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来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典故  
人琴痛
 
叹人琴
 
子敬亡
 
子敬琴
 
子敬与琴亡
 
子敬遗琴
 
殁后知音少
 
琴残子敬床
 
琴声断
 
痛绝人琴
 
碎琴哭灵床
 
灵床琴弦断

相关人物
王徽之(字子猷)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伤逝〉~645~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馀亦卒。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王徽之〉~204~
后为黄门侍郎,弃官东归,与献之俱病笃。时有术人云:「人命应终,而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徽之谓曰:「吾才位不如弟,请以馀年代之。」术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馀,得以足亡者耳。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未几,献之卒,徽之奔丧不哭,直上灵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馀亦卒。子桢之。

简释

人琴两亡:指悼念亲友。唐陈子昂《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人琴遂两亡,白云失处所。”


例句

相如只谢病,子敬忽云亡。 张九龄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徒闻子敬遗琴在,不见相如驷马归。 戴叔伦 吊畅当

碧窗月落琴声断,华表云深鹤梦长。 戴叔伦 哭朱放

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 窦蒙 题弟暨述书赋后

变化竟无常,人琴遂两亡。 陈子昂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典故
刘桢平视
 
甄后出拜

相关人物
刘桢(字公干)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附《刘桢传》
「桢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典略》:「为诸公子所亲爱。其后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太祖闻之,乃收桢,减死输作。」

例句

甄后出拜,刘桢平视。 李瀚 蒙求

甄后出拜,刘桢平视。 李瀚 蒙求

典故
龙沉景阳井

相关人物
陈叔宝(陈后主)


《陈书》卷六《后主本纪》
是时韩擒虎率,自新林至于石子冈,任忠出降于擒虎,仍引擒虎经朱雀航趣宫城,自南掖门而入。于是城内文武百司皆遁出,唯尚书仆射袁宪在殿内。尚书令江总、吏部尚书姚察、度支尚书袁权、前度支尚书王瑗、侍中王宽居省中。后主闻兵至,从宫人十馀出后堂景阳殿,将自投于井,袁宪侍侧,苦谏不从,后閤舍人夏侯公韵又以身蔽井,后主与争久之,方得入焉。及夜,为隋军所执。

例句

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

典故
姓名潜护有笼纱
 
宰相纱笼
  
醉墨碧纱犹锁
 
钟闻饭后

相关人物
王播


《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九〈文章二·王播〉~494~
唐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照寺木兰院,随僧斋食。后厌怠,乃斋罢而后击钟。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名皆以碧纱罩其诗。播继以二绝句曰:「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未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典故
相关人物
马皇后


《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明德马皇后纪》
明德马皇后讳某,伏波将军援之小女也。少丧父母。兄客卿敏惠早夭,母蔺夫人悲伤发疾慌惚。后时年十岁,干理家事,敕制僮御,内外咨禀,事同成人。……显宗即位,以后为贵人。时后前母姊女贾氏亦以选入,生肃宗。帝以后无子,命令养之。谓曰:「人未必当自生子,但患爱养不至耳。」后于是尽心抚育,劳悴过于所生。肃宗亦孝性淳笃,恩性天至,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閒。后常以皇嗣未广,每怀忧叹,荐达左右,若恐不及。后宫有进见者,每加慰纳。若数所宠引,辄增隆遇。永平三年春,有司奏立长秋宫,帝未有所言。皇太后曰:「马贵人德冠后宫,即其人也。」遂立为皇后。……常衣大练,裙不加缘。朔望诸姬主朝请,望见后袍衣疏粗,反以为绮縠,就视,乃笑。后辞曰:「此缯特宜染色,故用之耳。」六宫莫不叹息。

例句

马后大练,孟光荆钗。 李瀚 蒙求

典故
南朝旧曲
 

《陈书》卷七〈皇后列传〉~32~
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被以新声,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令习而哥之,分部迭进,持以相乐。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指所归,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
《隋书》卷十三〈音乐志上〉~309~
及后主嗣位,耽荒于酒,视朝之外,多在宴筵。尤重声乐,遣宫女习北方箫鼓,谓之代北,酒酣则奏之。又于清乐中造黄鹂留及玉树后庭花、金钗两臂垂等曲,与幸臣等制其歌词,绮艳相高,极于轻薄。男女唱和,其音甚哀。

例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 泊秦淮

典故
相关人物
穆皇后
 
齐后主


《北史》卷十四〈后妃列传下·齐·后主皇后穆氏〉~525~
武成为胡后造真珠裙裤,所费不可称计,被火烧。后主既立穆皇后,复为营之。属周武遭太后丧,诏侍中薛孤、康买等为吊使,又遣商胡赍锦䌽三万疋与吊使同往,欲市真珠,为皇后造七宝车。周人不与交易,然而竟造焉。先是,童谣曰:「黄花势欲落,清觞满杯酌。」言黄花不久也。后主自立穆后以后,昏饮无度,故云「清觞满杯酌」。陆息骆提婆,诏改姓为穆;陆,太姬。皆以皇后故也。后既以陆为母,提婆为家,更不采轻霄。轻霄后自疗面,欲求见,为太姬陆媪使禁掌之,竟不得见。
《北史》卷十四〈后妃列传下·隋·文献皇后独孤氏〉~532~
隋文献皇后独孤氏,讳伽罗,河南洛阳人,周大司马、卫公信之女也。信见文帝有奇表,故以后妻焉,时年十四。帝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后姊为周明帝后,长女为周宣帝后,贵戚之盛,莫与为比,而后每谦卑自守。及周宣帝崩,隋文居禁中,总百揆。后使李圆通谓文帝曰:「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及帝受禅,立为皇后。突厥尝与中国交市,有明珠一箧,价直八百万;幽州总管阴寿白后市之。后曰:「当今戎狄屡寇,将士罢劳,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百寮闻而毕贺。文帝甚宠惮之。帝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宫官伺帝,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帝退朝而同反宴寝,相顾欣然。后早失二亲,常怀感慕,见公卿有父母者,每为致礼焉。有司奏曰:「《周礼》,百官之妻,命于王后。宪章在昔,请依古制。」后曰:「以妇人与政,或从此渐,不可开其源也。」不许。后每谓诸公主曰:「周家公主类无妇德,失礼于舅姑,离薄人骨肉,此不顺事,尔等当诫之。」后姑子都督崔长仁犯法当斩,文帝以后故免之。后曰:「国家之事,焉可顾私!」长仁竟坐死。异母弟陀以猫鬼巫蛊咒诅于后,坐当死。后三日不食,为之请命曰:「陀若蠹政害民者,不敢言。今坐为妾身,请其命。」陀于是减死一等。后雅性俭约,帝常合止利药,须胡粉一两,宫内不用,求之竟不得。又欲赐柱国刘嵩妻织成衣领,宫内亦无。上以后不好华丽,时齐七宝车及镜台绝巧丽,使毁车而以镜台赐后。后雅好读书,识达今古,凡言事皆与上意合,宫中称为二圣。尝梦周阿史那后,言受罪辛苦,求营功德。明日言之,上为立寺追福焉。后兄女,夫死于并州,后嫂以女有娠,请不赴葬。后曰:「妇人事夫,何容不往!其姑在,宜自咨之。」姑不许,女遂行。
典故
七年而后知
 
七年辨材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04~
《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郭璞曰:『豫章,大木也,生七年乃可知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正义案《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

例句

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 白居易 寓意诗五首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 放言五首

典故
前召后杜
 
召杜肩齐

相关人物
召信臣
 
杜诗


《后汉书》卷三十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杜诗〉~094~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漢語大詞典》:玉连环(玉連環)
套连在一起的玉环。战国策·齐策六:“ 秦始皇 甞使使者,遗 君王后 玉连环,曰:‘ 齐 多知,而解此环不?’” 鲍彪 注:“两环相贯。” 唐 李商隐 《赠歌妓》诗之一:“水精如意玉连环, 下蔡 城危莫破颜。”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舅太太﹞説着,把自己胸坎儿上带的一个玉连环,拴着一个怀镜儿,解下来给姑娘带上。”
分類:玉环
《漢語大詞典》:解连环(解連環)
(1).战国策·齐策六:“ 秦始皇 尝使使者遗 君王后 玉连环,曰:‘ 齐 多智,而解此环不?’ 君王后 以示羣臣,羣臣不知解; 君王后 引椎椎破之,谢 秦 使曰:‘谨以解矣!’”后以“解连环”比喻解决难题。 宋 辛弃疾 《汉宫春·立春日》词:“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清 郑燮 《与丹翁书》:“此等辞令,固非庸手所能,亦非狠手所办,真是解连环妙手。”亦省作“ 解环 ”。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酷儒莠书:“其意盖倣 齐 君王后 以椎解环,不知环破即解,乱丝斩之仍不治也。”
(2).词牌名。又名《望梅》《杏梁燕》。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词谱》卷三四:“此调始自 柳永 ,以词有‘信早梅偏占阳和’,及‘时有香来,望明艷遥知非雪’句,名《望梅》。后因 周邦彦 词有‘妙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 张辑 词有‘把千种旧愁,付与杏梁语燕’句,又名《杏梁燕》。”
《國語辭典》:胭脂井  拼音:yān zhī jǐng
位于南京城北边,为陈后主投井之处。也称为「景阳宫井」。
分類:景阳故址
《漢語大詞典》:十日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预 注:“甲至癸。” 唐 韩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
《漢語大詞典》:十日并出(十日並出)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个同时出现的太阳。庄子·齐物论:“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淮南子·本经训》:“逮至 尧 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按,山海经·海外东经《大荒南经》楚辞·天问等亦载有此传说。
(2).比喻暴乱并起。 清 钱谦益 《〈陈乔生诗集〉序》:“九婴暴起,十日并出。心穷填海,力尽移山。 原軫 之归元如生, 霽云 之断指犹动。”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天津新议续议:“今以数万里外,不宾之荒服,一旦冯陵中夏,竟使爝火争明,十日并出。”
《漢語大詞典》:杨枝肘(楊枝肘)
庄子·至乐:“ 支离叔 与 滑介叔 观於 冥伯 之丘, 崑崙 之虚, 黄帝 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 郭庆藩 集释引 郭嵩焘 曰:“柳,瘤字,一声之转。”后因以“杨枝肘”泛指人生病。 唐 王维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诗:“色声何谓客,阴界復谁守。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
分類:人生生病
《漢語大詞典》:肘生柳
庄子·至乐:“ 支离叔 与 滑介叔 观於 冥伯 之丘, 昆仑 之虚, 黄帝 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 王先谦 集解:“瘤作柳,声转借字。”后以“肘生柳”比喻生死、疾病等意外的变化。 宋 王安石 《即事》诗之四:“肘上柳生浑不管,眼前花发即欣然。” 雷昭性 《参禅白云古刹苦不能静诗以遣之》:“灿烂笔生花,槎枒肘生柳。”
《漢語大詞典》:畏匡
《论语·子罕》:“子畏於 匡 。” 刑昺 疏:“子畏於 匡 者,谓 匡 人以兵围 孔子 。记者以众情言之,故云‘子畏於 匡 ’,其实 孔子 无所畏也。”后以“畏 匡 ”为困厄之典。畏,通“ 围 ”。 唐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昭明人心感悦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远迁逾 桂岭 ,中徙滞 餘杭 。顾土虽怀 赵 ,知天詎畏 匡 !”
分類:困厄
《國語辭典》:人琴俱亡  拼音:rén qín jù wáng
晋王献之死,徽之拿他的琴来弹,久不成调,遂有人琴俱亡之叹。见《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后用作伤悼友人去世之辞。清。王鹏运〈彊村词序〉:「而人琴俱亡,赏音阒然。」也作「人琴俱杳」。
《漢語大詞典》:人琴两亡(人琴兩亡)
见“ 人琴俱亡 ”。
《國語辭典》:人琴俱亡  拼音:rén qín jù wáng
晋王献之死,徽之拿他的琴来弹,久不成调,遂有人琴俱亡之叹。见《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后用作伤悼友人去世之辞。清。王鹏运〈彊村词序〉:「而人琴俱亡,赏音阒然。」也作「人琴俱杳」。
《漢語大詞典》:笼纱(籠紗)
即纱笼。用绢纱作外罩的灯笼。 宋 姜夔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词:“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嫁女:“少选,笼纱一簇,导新郎入。年可十七八,丰采韶秀。”
分類:外罩灯笼
《漢語大詞典》:马后大练(馬后大練)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 马皇后 ﹞既正位宫闈,愈自谦肃……常衣大练,裙不加缘。” 李贤 注:“大练,大帛也。”后因以“马后大练”用作后妃俭朴之典。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马后 大练, 孟光 荆釵。”亦作“ 马家大练 ”。 明 李东阳 《深宫美人图》诗:“ 马家 大练长作裙,沉香锦袜随风尘。”
分類:后妃俭朴
《漢語大詞典》:玉树后庭花(玉樹後庭花)
(1).乐府 吴 声歌曲名。 南朝 陈后主 作。陈书·皇后传·后主张贵妃:“ 后主 每引宾客对 贵妃 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採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被以新声……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指所归,皆美 张贵妃 、 孔贵嬪 之容色也。”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诗:“天子龙沉 景阳井 ,谁歌《玉树后庭花》?”
(2).指矮鸡冠花。 宋 杨万里 《宿化斜桥见鸡冠花》诗:“ 陈仓 金碧夜双斜,一隻今栖 纪消 家。别有飞来矮人国,化成玉树后庭花。”
《漢語大詞典》:七宝车(七寶車)
用多种珍宝装饰的车。亦泛指华贵的车子。北齐书·后主穆后传:“属 周武 遭太后丧,詔侍中 薛孤 、 康买 等为弔使,又遣商胡齎锦綵三万疋与弔使同往,欲市真珠为皇后造七宝车。” 明 高瑞南 《新水令·悼内》套曲:“月暗双鸞镜,香分七宝车。” 清 王韬 《淞隐漫录·沉荔香》:“掷果争看七宝车,停踪墙畔乞桃花。”亦作“ 七宝高车 ”。 明 梅鼎祚 《崑崙奴》第二折:“也不须白鼻小騧,也不须七宝高车,我则向空中往来寻空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