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退散
(1).后退溃散;撤退疏散。后汉书·班超传:“ 莎车 遂降, 龟兹 等因各退散。”三国志·魏志·任成威王彰传:“ 彰 北征,入 涿郡 界,叛胡数千骑卒至……用 田豫 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隋书·天文志下:“外声欲战,其实欲退散。” 郭沫若 《一只手》二:“一时还不能够退散完的懦弱的工人们,也有多少人在暗暗地磨拳擦掌。”
(2).减退消散。 宋 陆游 《八十四吟》:“筮言灾退散,医贺脉和平。”
《國語辭典》:后退(後退)  拼音:hòu tuì
1.向后退。如:「两辆大卡车在窄道上相遇,谁也不愿后退。」《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前江油城中,粮食足备。汝等前进可活,后退即死。须并力攻之。」
2.退却、畏缩。如:「即使面对困难,我们也绝不后退。」
《國語辭典》:退敌(退敵)  拼音:tuì dí
打退敌人。《三国演义》第一一回:「糜竺进曰:『今兵临城下,且当商议退敌之策。』」
《漢語大詞典》:退心
(1).佛教语。谓修持之心退转。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一旦退心,於理邀矣。”《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王既求闻不退心,日夜搥鐘兼击鼓。”参见“ 退转 ”。
(2).后退之心。宋书·武帝纪上:“我一得入 峴 ,则人无退心。驱必死之众,向怀贰之虏,何忧不剋?”《三国演义》第四一回:“ 云 并无半点退心,只顾往来寻觅,但逢百姓,便问 糜夫人 消息。”
《漢語大詞典》:退转(退轉)
(1).佛教语。谓位次下降,功行减退,道心退缩等。《法华经·序品》:“菩萨摩訶萨八万人,皆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法师今若退转,未必有一称心交,失现前十种大利。”《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变文》:“常持苦行,心无退转。”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释教有 无量寿佛 之説,念之者得生净土,永不退转。”
(2).退回;转头。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梦幻·松雪翁入梦》:“余自束髮即学 松雪翁 书,至十八九岁最喜临摹 山谷 ,业师 林蠡槎 先生谓 泳 受病已深,仍以 松雪 为退转之法。”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
《漢語大詞典》:卷坐(捲坐)
轿舆不掉转方向,往后退去称“捲坐”。《金瓶梅词话》第六五回:“ 吴道官 念毕,端坐轿上,那轿捲坐退下去了。”
《國語辭典》:击退(擊退)  拼音:jí tuì
打败敌人而使其退走。如:「他们展现了强大的火力,才得以击退骠悍的敌军。」《旧唐书。卷一六一。列传。王沛》:「及李师道诛,诏分许州兵戍于邠,以沛为都将,救盐州,击退吐蕃。」
《國語辭典》:退一步  拼音:tuì yī bù
1.退后一步。
2.比喻对事情的退让。《宋史。卷四三○。道学传四。李燔传》:「分之所在,一毫跻攀不上,善处者退一步耳。」
《漢語大詞典》:笼门(籠門)
宋 代,皇帝因雨不朝,传旨群臣向殿门跪拜后退出,谓之笼门。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政条:“ 宋 制,紫宸垂拱常朝,遇雨则传旨拜殿门下,谓之笼门。”
《漢語大詞典》:徙迤
后退貌。
分類:后退
《國語辭典》:倒车(倒車)  拼音:dào chē
使车辆向后退。如:「倒车时一定要注意车后有没有行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佚庐问道:『你们看得出来么?这是倒车了。』留神一看,两傍的明轮,果然倒转。」
《漢語大詞典》:却顿(卻頓)
后退受阻。《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唐 孔颖达 疏:“前行曰躐,却顿曰疐。”
分類:后退受阻
《國語辭典》:议不反顾(議不反顧)  拼音:yì bù fǎn gù
计议既定,就不再犹豫顾忌。形容下定决心,绝不反悔。《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议不反顾,计不旋踵。」
《國語辭典》:望而却步(望而卻步)  拼音:wàng ér què bù
看见了危险或力所不及的事,就退却不前。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今藏园、瓯北两才子诗,斗险争新,余望而却步。」
《國語辭典》:退藏于密(退藏於密)  拼音:tuì cáng yú mì
退隐藏身,不使人知,而使才能存养于内。《易经。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漢語大詞典》:缩脖子
害怕困难,碰到困难就向后退。例如:他平常老吹牛,这回一点麻烦可就让他缩脖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