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退守  拼音:tuì shǒu
退而坚守。《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今日之事,不利进攻,只宜退守。」《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进谒嘉谋,退守名都。」
《國語辭典》:回归(回歸)  拼音:huí guī
返回、归到。如:「回归自然」。《水浒传》第七一回:「宋公明一打东平,两打东昌,回归山寨忠义堂上。」
《漢語大詞典》:小却(小卻)
亦作“ 小却 ”。
(1).稍稍后退。后汉书·冯异传:“ 异 与 禹 合兵救之, 赤眉 小却。”梁书·康绚传:“遣其子 悦 挑战,斩 魏 咸阳王 府司马 徐方兴 , 魏 军小却。”旧唐书·太宗纪上:“诸军战小却,为贼所乘。” 宋 陆游 《题郭太尉金州至喜堂》诗:“十年宿卫功第一,小却卧护长 淮 边。”
(2).稍后,过些时候。 晋 王羲之 《与人书》:“实望投老得尽田里骨肉之欢……不知小却得遂本心不?”宋书·武帝纪下:“ 谢晦 数从征伐,若有同异,必此人也。小却,可以 会稽 、 江洲 处之。”
(3).稍稍推辞。 宋 郭应祥 《虞美人·送张监税》词:“二年 瀏水 司征榷,小却平戎略。”
《國語辭典》:退后(退後)  拼音:tuì hòu
向后移动。如:「请大家退后一点,不要站在走道上。」
《漢語大詞典》:却去(卻去)
亦作“却去”。 后退;离去。 三国 魏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娇儿不离膝,畏我復却去。” 明 王世贞 《将军行》:“今年胡却去,好復开茅土。”
分類:后退离去
《漢語大詞典》:鹢退(鷁退)
左传·僖公十六年:“六鷁退飞,过 宋 都。”后因以“鷁退”表示要求前进而被迫后退的处境。 宋 苏轼 《乔太博见和复次韵答之》:“未遭甘鷁退,并进耻鱼贯。”
《國語辭典》:却步(卻步)  拼音:què bù
因畏惧或憎厌而退缩不前。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颓丧却步。」
分類:却行后退
《漢語大詞典》:却生(卻生)
亦作“却生”。
(1).死而复苏。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古元之》:“ 弼 怜之特甚,三日殮毕,追思,欲与再别,因命斵棺,开已却生矣。”
(2).后退贪生。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王安得亡国之言。天子扫境内以属王,有前死一尺,无却生一寸。”
分類:后退贪生
《國語辭典》:退却(退卻)  拼音:tuì què
后退。《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齐王芳纪》「以颜渊配」句下裴松之注引习凿齿《汉晋春秋》:「当今宜捐淮、汉以南,退却避之。」
《國語辭典》:退隐(退隱)  拼音:tuì yǐn
退职隐居或断绝世俗的应酬交际。《孔子家语。卷九。七十二弟子解》:「孔子卒后,原宪退隐,居于卫。」《史记。卷八○。乐毅传》:「及民志不入,狱囚自出,然后二子退隐。」
《國語辭典》:退走  拼音:tuì zǒu
退却。《后汉书。卷七○。荀彧传》:「遂以奇兵破绍,绍退走。」《三国演义》第一一二回:「成倅退走,诞驱兵掩杀。」
《國語辭典》:后路(後路)  拼音:hòu lù
1.后面的道路。南朝宋。谢灵运〈岭表赋〉:「顾后路之倾巘,眺前磴之绝岸。」
2.军队行军时,列在后面的队伍或后退之路。《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传下号令:遣清江参将带领本协人马,从小石崖穿到鼓楼坡,以断其后路。」
3.比喻以后的人生道路。《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我取个少年门生,他后路悠远,官也多做几年,房师也靠得著他。」
4.比喻事情转圜的馀地。如:「他为人谨慎,事事留有后路。」
《國語辭典》:倒退  拼音:dào tuì
1.后退。《三国演义》第九二回:「西凉兵素知赵云之名,今见其英勇如昔,谁敢交锋?赵云马到处,阵阵倒退。」《文明小史》第三九回:「两旁的兵丁一齐举枪致敬,倒把个钱大老爷吓了跳,连忙倒退几步。」
2.追溯、退到从前。如:「她的复古装扮,好像倒退到民国初年的时代。」
《漢語大詞典》:退散
(1).后退溃散;撤退疏散。后汉书·班超传:“ 莎车 遂降, 龟兹 等因各退散。”三国志·魏志·任成威王彰传:“ 彰 北征,入 涿郡 界,叛胡数千骑卒至……用 田豫 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隋书·天文志下:“外声欲战,其实欲退散。” 郭沫若 《一只手》二:“一时还不能够退散完的懦弱的工人们,也有多少人在暗暗地磨拳擦掌。”
(2).减退消散。 宋 陆游 《八十四吟》:“筮言灾退散,医贺脉和平。”
《國語辭典》:后退(後退)  拼音:hòu tuì
1.向后退。如:「两辆大卡车在窄道上相遇,谁也不愿后退。」《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前江油城中,粮食足备。汝等前进可活,后退即死。须并力攻之。」
2.退却、畏缩。如:「即使面对困难,我们也绝不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