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00,分94页显示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当名
百名
八名
名帖
洪名
帝名
物名
元名
点名
乱名
名学
门名
墨名
矜名
名刺
《漢語大詞典》:当名(當名)
谓与名义相当。《商君书·垦令》:“车牛舆重设必当名。”韩非子·二柄:“故羣臣其言大而功小者则罚,非罚小功也,罚功不当名也。” 晋 僧肇 《不真空论》:“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
分類:名义
《漢語大詞典》:百名
(1).犹百人。庄子·则阳:“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为风俗也。”
(2).一百个字。仪礼·聘礼:“将命,百名以上书於策,不及百名书於方。” 章炳麟 《文学总略》:“案‘经’者,编丝缀属之称,异於百名以下用版者。”
《骈字类编》:八名
春秋序诸称书不书先书故书不言不称书曰之类皆所以起新旧发大义谓之变例疏诸传之所称书不书先书故书不言不称书曰七者之类皆所以起新旧之例令人知发凡是旧七者是新发明经之大义谓之变例窃谓追书也言也称也亦是新意序不言者盖诸类之中足以包之也有田僧绍者亦注此序以为序言诸称亦即是新意与下七者合为八名斯不然矣
《國語辭典》:名帖  拼音:míng tiè
印有姓名、地址、电话、职位等的纸片。《红楼梦》第一一回:「礼单都上上档子了,老爷的领谢的名帖都交给各来人了。」《文明小史》第四九回:「这里巡捕是洋老总预先关照好的,随请他在花厅上少坐,拿了名帖进去回。」也称为「名片」。
分類:名帖名片
《漢語大詞典》:洪名
巨大的名声。 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惟 齐 继五帝洪名,纽三王絶业。” 宋 曾巩 《回人贺授史馆修撰状》:“惟纍朝之盛典,垂列圣之洪名。”
分類:巨大名声
《漢語大詞典》:帝名
犹帝号。战国策·齐策四:“ 秦 称之,天下听之,王亦称之,先后之事,帝名为无伤也。”参见“ 帝号 ”。
分類:帝名帝号
《國語辭典》:帝号(帝號)  拼音:dì hào
天子的称号。《史记。卷一一三。南越列传》:「老臣妄窃帝号,聊以自娱,岂敢以闻天王哉!」《元史。卷九。世祖本纪六》:「谨奉太皇命戒,痛自贬损,削帝号。」
分類:帝号帝王
《漢語大詞典》:物名
(1).事物的名称。周礼·春官·司常:“司常掌九旗之物名。” 郑玄 注:“物名者,所画异物则异名也。”
(2).犹名望。 汉 徐干 中论·治学:“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
分類:名望
《高级汉语词典》:元名
原名
《國語辭典》:点名(點名)  拼音:diǎn míng
1.按名册点唤。《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就当日杀牛大会,把天书点名,只少了四人。」《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学道出来点名,点到童生金跃。」
2.指名。如:「长官为了要了解他的能力,点名要他做这件事。」
3.敷衍门面。《二刻拍案惊奇》第二二回:「从小不教他出外边来的,只在家中读些点名的书籍。」
《漢語大詞典》:乱名(亂名)
混淆名称。 汉 徐干 中论·核辩:“先王之法,折言破律,乱名改作者杀之。”新唐书·沈既济传:“今以 周 厠 唐 ,列为帝纪,考於《礼经》,是谓乱名。”
分類:混淆
《國語辭典》:名学(名學)  拼音:míng xué
1.研究先秦各家关于「名」的思想与问题之学。
2.研究关于推理、思考所以得为正、误的一般性原理与法则的学说。参见「理则学」条。
《骈字类编》:门名(门名)
宋史舆服志见门禁下
分类:门名
《骈字类编》:墨名
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见上
分类:墨名
《漢語大詞典》:矜名
崇尚名声。后汉书·袁术传:“ 术 虽矜名尚奇,而天性骄肆,尊己陵物。”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先辈矜名太过,论多拘泥如此。”
分類:崇尚名声
《國語辭典》:名刺  拼音:míng cì
载有姓名、职位等,用来自我介绍或作为与人联系的纸片。唐。元稹 重酬乐天诗:「最笑近来黄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绵庵郑虎臣报冤》:「郑隆素知似道奸邪,怕他难与共事,乃具名刺,先献诗。」也作「名片」。
分類:名刺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