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00,分94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殊名
名家子
名彦
名论
冒名
慕名
利名场
村名
殿名
溪名
贱名
寄名
负名
名体
名材
《漢語大詞典》:殊名
(1).不同的名号或名称。史记·乐书:“五帝、三皇乐各殊名,示不相袭。” 汉 桓宽 盐铁论·园池:“假税殊名,其实一也。”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二:“ 白帝 夔州 各异域, 蜀 江 楚 峡混殊名。”
(2).区别名分。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乐者,所以象德、表功、殊名。”
分類:区别名分
《漢語大詞典》:名家子
名门子弟。梁书·何敬容传:“ 敬容 以名家子,弱冠选尚 齐武帝 女 长城公主 ,拜駙马都尉。”
《漢語大詞典》:名彦
名人才士。 明杨珽《龙膏记·错媾》:“喜兰闺芳质,玉堂名彦;看瑟调琴弄,画眉举案。” 清 黄景仁 《王述庵先生招集蒲褐山房观刘贯道兰亭禊饮图作歌》:“四十二人尽名彦,何必皆诗皆有传。”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建康集足本》:“今 朱君 以 金陵 名彦,作宰 浙西 。”
《國語辭典》:名论(名論)  拼音:míng lùn
1.有名或高明的言论。如:「古往先贤的许多名论,已成为后人处世的座右铭。」
2.名誉。《后汉书。卷六八。符融传》:「二人自是名论渐衰,宾徒稍省,旬日之间,惭叹逃去。」
《國語辭典》:冒名  拼音:mào míng
假借他人的名义。《唐律。卷八。卫禁》:「诸于宫城门外,若皇城门守卫,以非应守卫人冒名自代及代之者,各徒一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他日日衍说得心下习熟了,故大胆冒名自陈,贪享这几时富贵,道是永无对證了。」
《國語辭典》:慕名  拼音:mù míng
1.羡慕人家的好名声。如:「慕名而来」。《文明小史》第三四回:「人家看得佩服,就有几位维新朋友,慕名来访他。」
2.爱好名誉。《汉书。卷八二。王商史丹傅喜传。王商》:「阳平之王多有材能,好事慕名,其势尤盛,旷贵最久。」
《漢語大詞典》:利名场(利名場)
追逐名利的场所。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三折:“若不是我参透玄机,则这利名场,风波海,虚躭了一世。”
《骈字类编》:村名
宋 陆游 闲游四首 其四 遥望炊烟疑可憩,试从行路问村名。
《骈字类编》:殿名
江行杂录花蕊夫人宫词殿名新立号重光岛上池台尽改张
分类:殿名
《骈字类编》:溪名
唐 王贞白 远闻本郡行春到旧山二首 其二 定掩溪名在图传,共知轩盖此登攀。
分类:溪名
《國語辭典》:贱名(賤名)  拼音:jiàn míng
谦称自己的名字。《三国演义》第三八回:「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
《國語辭典》:寄名  拼音:jì míng
1.一种旧时的习惯。父母为求小孩顺利成长,而将其托名在菩萨或尼姑、道士处做乾儿子或乾女儿,称为「寄名」。《红楼梦》第二五回:「过了一日,就有宝玉寄名的乾娘马道婆进荣国府来请安。」也称为「寄籍」。
2.挂名,列其名而不负实责。《明史。卷二○六。程启充传》:「身不出门闾,而名隶行伍,是谓寄名。」
《漢語大詞典》:负名(負名)
享有盛名。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孝文帝》:“是时,待詔 贾山 諫以为‘不宜数从郡国贤良吏出游猎,重令此人负名,不称其举’。”
分類:享有盛名
《國語辭典》:名体(名體)  拼音:míng tǐ
名位与身分。《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序》:「以其名体虽殊,而操行俱绝,故总为独行篇焉。」
《漢語大詞典》:名材
名贵的木材。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南方火,而 交趾 有大海之川;西方金,而 蜀 陇 有名材之林。” 唐 韩愈 《送廖道士序》:“其水土之所生,神气之所感,白金、水银、丹砂、石英、钟乳、橘柚之包,竹箭之美,千寻之名材,不能独当也。”
分類:名贵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