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14,分121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同仇
公同
将无同
官同
同宿
同车
同尘
同忧
年同
义同
同光
同榜
合同
同室
同辞
《國語辭典》:同仇  拼音:tóng chóu
语出《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比喻一致对付仇敌。《资治通鉴。卷六八。汉纪六十。献帝建安二十四年》:「鲁肃尝劝孙权以曹操尚存,宜且抚辑关羽,与之同仇,不可失也。」
《國語辭典》:公同  拼音:gōng tóng
共同。《儒林外史》第四○回:「众百姓感激萧云仙的恩德,在城门外公同起盖了一所先农祠。」
分類:共同
《國語辭典》:将无同(將無同)  拼音:jiāng wú tóng
表示怀疑、揣测的语气词,即莫非相同、是否相同。《晋书。卷四九。阮籍传》:「戎问曰:『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同异?』瞻曰:『将无同。』」
分類:莫非恐怕
《國語辭典》:三语掾(三語掾)  拼音:sān yǔ yuàn
掾,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晋太尉王衍问阮修儒家与道家的异同,阮答以「将无同」三字,语意模棱两可,但却得到太尉的赏识,被聘为幕僚,世人遂称其为「三语掾」。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多用为幕府官员的赞美词。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官曹三语掾,国器万寻桢。」宋。苏轼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江东三语掾。」
分類:王衍王戎
《韵府拾遗 东韵》:官同
唐书百官志凡朝位以官职事同者先爵爵同以齿官同者异姓为后
《國語辭典》:同宿  拼音:tóng sù
共同休憩住宿。唐。白居易 司马厅独宿诗:「官曹冷似冰,谁肯来同宿。」《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东山赞叹再三,少年极意谦谨,晚上又同宿了。」
《國語辭典》:同车(同車)  拼音:tóng chē
1.共乘一辆车。《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官场现形记》第三六回:「等到吃完了饭,同他同车到他家里,叫他把银子一五一十,统通交代了家兄。」
2.比喻男女结为夫妇。《诗经。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文选。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國語辭典》:同尘(同塵)  拼音:tóng chén
如灰尘一般的混杂在一起。语本《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比喻混同于流俗,不标新立异。《文选。左思。吴都赋》:「载汉女于后舟,追晋贾而同尘。」
《漢語大詞典》:同忧(同憂)
(1).一同忧虑;一同忧愁。逸周书·大戒:“连官集乘,同忧若一。” 三国 魏 曹炯 《六代论》:“朝无死难之臣,外无同忧之国。” 宋 陈师道 《寄潭州张芸叟》诗之二:“赋诗真有助,弔古不同忧。”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二折:“我和他一处行,一处歇,戚同忧,喜同悦。”
(2).谓遭遇相同。 明 何景明 《嗟哉行》:“同病者怜,同忧者嘆。”
《骈字类编》:年同
春秋隐公二年纪子伯莒子盟于密榖梁传或曰纪子伯莒子而与之盟或曰年同爵同故纪子以伯先也百左传子干奔晋从车五乘叔向使与秦公子同食皆 人之饩赵文子曰秦公子富叔向曰底禄以德德钧以年年同以尊公子以国不闻以富
《韵府拾遗 东韵》:义同(义同)
物理志礼者履也律也义同而名异
分类:义同
《國語辭典》:同光  拼音:tóng guāng
1.同放光辉。《淮南子。俶真》:「镜太清者视大明,立太平者处大堂,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唐。钱珝册淑妃为皇后文〉:「处大伦而克正,与元化而同光。」
2.五代后唐庄宗的年号(西元923~926)。
《國語辭典》:同榜  拼音:tóng bǎng
指古代科举考试同一榜录取。宋。刘一止〈宋故左中大夫充敷文阁待制致仕毗陵张公墓志铭〉:「于时,兄弟同榜登科者三人,郡守以为先此未有,因表其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以后天祐状元及第,天锡『赐进士出身』,兄弟两人,青年同榜。」
《國語辭典》:合同  拼音:hé tong
1.双方各执以为凭据的契约。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今立合同文书二纸,各收一纸为照。」《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胡三公子约定三五日再请到家写立合同,央马二先生居间,然后打扫家里花园,以为丹室。」也称为「合约」。
2.齐心协力。汉。桓宽《盐铁论。险固》:「王者博爱远施,外内合同。」《史记。卷八七。李斯传》:「上下合同,可以长久。」
3.会合、会同。《红楼梦》第五五回:「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未免逞纵了下人,王夫人便命探春合同李纨裁处。」
4.相同。汉。赵岐孟子题辞〉:「旨意合同,若此者众。」
《國語辭典》:同室  拼音:tóng shì
1.同住一室。如:「分配房舍时,他们两人刚好同室。」
2.同一家人。如:「兄弟同室,如果阋墙相争,不会令人耻笑吗?」《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3.夫妇。唐。白居易赠内〉诗:「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漢語大詞典》:同辞(同辭)
(1).谓用语、称号相同。《公羊传·隐公七年》:“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 何休 注:“若继体君亦称即位,继弑君亦称即位。” 徐彦 疏:“谓美恶不嫌者通其同辞,由是之故,春秋同其辞也。”汉书·叙传上:“十餘年间,外内骚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 刘 氏,不谋而同辞。”
(2).犹言异口同声。意见一致。国语·晋语九:“﹝ 阎明 叔褒 ﹞同辞对曰:‘吾小人也。贪,馈之始至,惧其不足,故叹。’”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明年春,復欲出军。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同辞諫 恪 , 恪 不听。”晋书·元帝纪:“冠带之伦,要荒之众,不谋同辞者,动以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