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合面  拼音:hé miàn
调解使人和好。《野叟曝言》第九回:「还是小弟作东,一来压惊,二来贺喜,三来为日京、刘兄合面。」
《漢語大詞典》:杂合面(雜合麵)
用杂粮制成的面粉。 鲁迅 《集外集拾遗·〈争自由的波浪〉小引》:“平民总未必会舍命改革以后,倒给上等人安排鱼翅席,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上等人从来就没有给他们安排过杂合面。”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二章:“近几个月配给的杂合面,根本就说不上是粮食啦。那是 东北 仓库屯积了几年的,因为发了霉,才运到 华北 来。” 杨朔 《乱人坑》:“这种杂合面蒸成窝窝头,硬得像石头,摔到山沟里也不碎。”
分類:杂粮面粉
《国语辞典》:杂合面儿(杂合面儿)  拼音:zá he miàn ér
以玉蜀黍合豆类磨制的面粉。也作「杂和面儿」。
《漢語大詞典》:混合面(混合麵)
一种劣质面粉。其中原料杂至数十种,并多糠粃皮壳之类。 魏巍 《老烟筒》:“ 日本 鬼子那时候,我父亲吃混合面走不动。”京剧《红灯记》第三场:“‘掌柜的,这粥什么味?都发了霉啦!’‘嘿!这是配给的混合面!’”《新华月报》1979年第4期:“我要去挤点儿混合面去,去晚了又买不上了。”
《漢語大詞典》:合面街
两侧都有房屋的街道。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保甲之制》:“俱按各街巷之横直长短,单面街挨编,合面街对编。”
《国语辞典》:咬合  拼音:yǎo hé
上、下牙齿咬合面的相对关系。
《国语辞典》:光电二极体(光电二极体)  拼音:guāng diàn èr jí tǐ
为一种将P-N接合面经由透镜来接受光照射的二极体。若在其P-N两端接上顺向偏压,则如同一般二极体一样。但若接上逆向偏压,光电二极体逆向电流的大小,将随著外界光线强度变化而改变。一般多用于检测光线的强度,或将检测出来的电压转换成电功率。
《国语辞典》:咬合调整(咬合调整)  拼音:yǎo hé tiáo zhěng
一种牙科治疗方式。选择性地磨去牙齿的咬合面,以达到一较为和谐而有功能的咬合。
《国语辞典》:咬头(咬头)  拼音:yǎo tou
牙齿咬合面的圆形或锥状突起处。
《国语辞典》:不动关节(不动关节)  拼音:bù dòng guān jié
两骨接合面互相啮合不能运动的关节,相对于可动关节而言。如头盖骨的各小骨间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