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9,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号军
号吟
还号
噭号
表号
打号
散号
夕号
特号
哭号
车号
制号
召号
号噪
号愬
《漢語大詞典》:号军(號軍)
(1). 明 代试士时,于考场中设置的监视人员。 清 仍之而失其实,但供役使而已。明史·选举志三:“试士之所,谓之贡院;诸生席舍,谓之号房;人一军守之,谓之号军。”《糊涂世界》卷十一:“ 岑其身 急急问号军道:‘什么事?’号军道:‘闹鬼!’” 朱自清 《南京》:“似乎直到晚上,头场题才出来,写在灯牌上,由号军抗着在各号里走。”
(2).即教军。 太平天囯 革命时期,在 贵州 ,由白莲教组织和领导的 苗 汉 两族农民起义军,以旗帜、服装的色别,分为红号、黄号、白号三支。1855年( 咸丰 五年)至1868年( 同治 七年)间,曾先后在 平越 、 遵义 、 铜仁 、 思南 等处,略地占城,声势浩大。 清 政府调 席宝田 、 唐炯 率 湘 川 军入 黔 ,疯狂屠杀,号军首领 刘义顺 被俘,牺牲于 成都 ,起义失败。
《漢語大詞典》:号吟
1.嚎哭而诉,口急言辞不清的样子。
分類:言辞不清
《漢語大詞典》:还号(還號)
号哭而归。宋书·索虏传论:“村井空荒,无復鸣鸡吠犬。时岁惟暮春,桑麦始茂,故老遗氓,还号旧落, 桓山 之响,未足称哀。”
分類:号哭
《漢語大詞典》:噭号(噭號)
叫喊,号叫。 明 李东阳 《记女巫》:“或衣锦衣,腰数十铃,跳梁噭号。”
分類:叫喊号叫
《漢語大詞典》:表号(表號)
(1).彰显其名号, 南朝 梁 沈约 《梁德皇后谥议》:“表号垂名,义昭不休。”
(2).表字别号。《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就有 张 家嫂, 李 家婆,一班靠撮合山养家的,抄了若干表号,到 朱 家议亲。”
(3).外号,绰号。《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大家因他养的肥胖,做起事来又有些婆婆妈妈的腔调,所以大家就送他一个表号,叫他做 黄胖姑 。他这表号,是没有一个人不晓得的。”
《漢語大詞典》:打号(打號)
喊号子。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杵歌:“今人举重出力者,一人倡则为号头,众皆和之,曰‘打号’。”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打字》:“世间言打字尚多……畚筑之间有‘打号’。”《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瑞虹 ﹞侧耳听时,但闻隔船人声喧闹,打号撑篙,这本船不见一些声息。”
分類:号子
《韵府拾遗 号韵》:散号(散号)
隋书百官志六品以下又有翊军等四十三号将军品凡十六等为散号将军以加汎授
《骈字类编》:夕号(夕号)
江逌咏秋诗见寒蝉下
《漢語大詞典》:特号(特號)
(1).空名号。 宋 王安石 《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如是而天子犹为不失其民者,盖特号而已耳。”
(2).在例号以外的特种型号。 倪平 《襄樊起飞啦》:“这里生产的床罩、被单、特号铜版纸都是畅销品。”
(3).指在正常期刊以外,为某个纪念活动或大的事件等所印的专刊。 冯雪峰 《〈应修人潘漠华选集〉序》:“杂文三篇,选自《支那二月》……《上海通信图书馆月报》五周年特号。”
《漢語大詞典》:哭号(哭號)
大声哭叫。 曹禺 《雷雨》第四幕:“﹝ 鲁侍萍 ﹞在雨里叫喊、哭号,声音已经瘖哑。” 萧红 《生死场》四:“孩子从母亲的怀中起来,大声的哭号。”
《国语辞典》:车号(车号)  拼音:chē hào
车牌的号码。如:「若有歹徒驾车逃逸,我们应立刻记下车号报警。」
分类:号码
《漢語大詞典》:制号(制號)
制度号令。荀子·议兵:“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
分類:制度号令
《漢語大詞典》:召号(召號)
号召。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惟难于举兵之名,欲立 明 后,以召号天下。” 鲁迅 《伪自由书·后记》引 微知 《从〈春秋〉与〈自由谈〉说起》:“礼拜六派文人之在今日,已不敢复以礼拜六的头衔以相召号,盖已至强弩之末的时期了!”
分類:号召
《漢語大詞典》:号噪(號噪)
呼叫,喧嚷。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栖波之鸟,水化之虫,智吞愚,以彊捕小,号噪惊聒,纷乎其中。” 唐 元稹 《告畬三阳神文》:“豺虎号噪,麋鹿幽噎,厉鬼癉人,贪吏殄物。”
分類:呼叫喧嚷
《漢語大詞典》:号愬(號愬)
见“ 号诉 ”。
《漢語大詞典》:号诉(號訴,号訴)
亦作“ 号愬 ”。哭诉。新唐书·儒学传下·禇无量:“庐墓左,鹿犯所植松柏, 无量 号诉曰:‘山林不乏,忍犯吾塋树耶?’自是羣鹿驯扰,不復棖触, 无量 为终身不御其肉。” 宋 范仲淹 《范公墓志铭》:“ 延安 吏民百数,诣闕号诉,谓城当陷而存,民将殞而生,皆公之力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户部·江南白粮:“小民敢与内臣抗乎,虽有号诉,九重万里,曾无为之上闻者,乞勅各部改正旧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鸮鸟:“有 山西 二商,迎门号愬,盖有健骡四头,俱被抢掠,道远失业,不能归,哀求诸公为缓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