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3,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右学
右行
右行
右执
右吾
右科
右湖
右袒
右社
右街
尚右
前右
右足
右蜀
右射
《國語辭典》:右学(右學)  拼音:yòu xué
殷代的太学。《礼记。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汉。郑玄。注:「右学,大学也,在西郊。」
分類:太学
《國語辭典》:太学(太學)  拼音:tài xué
中国古代设立在京城,用以培养人才、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西周时已有太学之名,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为西汉设太学之始。之后历代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故养士之大者,莫大(虐)〔虖〕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更兼存心梗直,在京师太学读书。」
《國語辭典》:右行  拼音:yòu háng
1.古代军制名。《左传。僖公十年》:「左行共华,右行贾华。」
2.右边的行列。
《國語辭典》:右行  拼音:yòu xíng
文字自左至右的书写形式。
分類:文字写法
《骈字类编》:右执(右执)
公羊传庄王伐郑胜乎皇门放乎路衢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逆庄王曰寡人无良边垂之臣以干天祸是以使君王沛焉辱到敝邑君如矜此丧人锡之不毛之地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请唯君王之命操楚语见左执下怀隋书礼仪志见中侍下溜管子左 五音右执五味 绳与准钩多备规轴减 大成是唯时德之节下宋玉钓赋见左挟
《骈字类编》:右吾
宋史李邴传见左支下灵又夏国李乾顺传比闻金人欲自泾原径捣兴 方切寒心不图尚欲乘人之急幕府虽士卒单寡然类皆节制之师左支右吾尚堪一战果能办此何用多言
《漢語大詞典》:右科
指武举。 宋 戴埴 鼠璞·太公六韬:“或有近世以 太公 术者所增加, 汉 时已尝疑之,今反使右科习为正经,可耶?”
分類:武举
《骈字类编》:右湖
战国策见左江下邦陈书江总传侯之王父晋护军将军彪昔莅此 卜居山阴都阳里贻厥子孙有终焉之志寺域则宅之旧基左江右湖面山背壑东西连跨南北纡萦聊与苦节名僧同销日用 枚乘七发见左江下
《漢語大詞典》:右袒
(1).脱右袖,露出右臂、右肩。汉书·高后纪:“ 勃 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 吕氏 右袒,为 刘氏 左袒。’军皆左袒。”后以“右袒”表示倒向不义者一方。 宋 岳珂 《百韵诗》:“虏焰犹繁炽, 吴 都忽震惊。东巡传警蹕,右袒半公卿。” 清 李渔 《义士李伦表传》:“詎意集众之令未下,而所属文武已先易服以示右袒。”
(2).脱右袖,露出右臂、右肩。佛教礼仪之一。 晋 慧远 《沙门袒服论》:“佛出於世,因而为教。明所行不左,故应右袒。”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釐国:“时 三菩伽 於众中右袒长跪,扬言曰:‘众无譁!钦哉,念哉!’”
《骈字类编》:右社
周礼考工记匠人见后市下 陈襄咸阳宫赋见后市下
《骈字类编》:右街
宋史焦继勋传乾德四年判右街仗杜审琼卒命继勋代之
又沙门洪蕴传咸平初补右街首座累转左街副僧录
《漢語大詞典》:尚右
以右为尊。详“ 尚左 ”。
《漢語大詞典》:尚左
以左为尊。礼记·檀弓上:“ 孔子 与门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 孔子 曰:‘二三子之嗜学也,我则有姊之丧故也。’二三子皆尚左。” 郑玄 注:“丧尚右,右,阴也;吉尚左,左,阳也。”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尚左尚右
《骈字类编》:前右
周礼大卜注见上 兽经见上
《骈字类编》:右足
礼记曲礼见左足下为史记天官书魁枕参首注正义曰参主斩刈又 天狱主杀罚其中三星横列者三将军东主后将军西南曰右足主偏将军故轩辕氏占之以北曰左肩主左将军西北曰右肩主右将军东南曰左足应七将也疏山海经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 属之山桎其右足及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后易林担负差踬踠跌右足记又辕折轮破马倚仆卧 旅失宿右足跌踒 元中 汉桓帝出游河上忽有一青牛从河中出直走荡帝太尉何进时为殿中将军为人勇力走往逆之手揽其右足牛返走还河笔书断大历中东都天津桥有乞儿无两手以右足夹 写经乞钱 云笈七签见北方下 王维华岳诗见左手下
分类:右足
《骈字类编》:右蜀
宋史王庶传见前临下
《骈字类编》:右射
礼记乐记见左射下生魏书李安世传初广平人李波宗族强盛残掠 民前刺史薛道𢶏亲往讨之波率其宗族拒战大破𢶏军遂为逋逃之薮公私成患百姓为之语曰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安世设方略诱波及诸子侄三十馀人斩于邺市州内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