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3,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右府
右相
右班
右臂
淮右
朝右
如右
关右
坐右
右掖
右卫
居右
右地
右选
右辅
《漢語大詞典》:右府
宋 代枢密使和枢密院的别称。 宋 王安石 《参知政事欧阳修曾祖某赠某官制》:“图任以登於右府,褒嘉当及其前人。”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一:“ 徐 询以创置右府与揆路议政分合因革, 明清 即为考证以对……自 范觉明 为始,尔后悉兼右府矣。”宋史·沈括传:“此右府颁行之失,非卿察事机,必扰军政。”
《國語辭典》:右相  拼音:yòu xiàng
职官名。春秋时齐景公始置左右相各一,秦汉因之。北齐、北周改设左右丞相,唐天宝以后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南宋、元、明亦曾设左右丞相,后废。
分類:官名右相
《骈字类编》:右班
宋史哲宗纪元符元年五月庚申诏献宝人段义为右班殿直赐绢二百匹
又仪卫志右班七十七人二十四人在驾前右边引驾五十三人在驾后作两队随驾 文献通考成忠郎左班殿直保义郎右班殿直
《漢語大詞典》:右臂
人大多惯于用右手做事,因以右臂喻事物的要害部分。战国策·赵策二:“今 楚 与 秦 为昆弟之国,而 韩 魏 称为东藩之臣, 齐 献鱼盐之地,此断 赵 之右臂也。”后汉书·虞翊传:“贼不知开仓招众,劫库兵,守 城皋 ,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 李贤 注:“右臂,喻要便也。”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五·江左不可无蜀:“盖其为国,东则倚 淮南 数郡为屏蔽;中则资 荆 、 襄 、 樊 、 邓 为藩蘺;而西则 巴蜀 ,亦其右臂。”
《骈字类编》:淮右
唐 韦应物 途中寄杨邈裴绪示褒子 上宰领淮右,下国属星驰。
《漢語大詞典》:朝右
位列朝班之右。指朝廷大官。后汉书·王堂传:“其宪章朝右,简覈才职,委功曹 陈蕃 。” 晋 陆云 《言事者启使部曲将司马给事覆校诸官财用出入启》:“臣以虚薄,忝窃朝右。” 唐 权德舆 《唐使君〈盛山唱和集〉序》:“初文编以英华籍甚,辉动朝右。”明史·张四维传:“ 掩答 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
《韵府拾遗 有韵》:如右
后汉书蔡邕传注表左谓陈之于表左也犹今云如左如右
《漢語大詞典》:关右(關右)
指 潼关 以西。在地理上古人以西为右。 汉 王粲 《从军行》:“相公征 关 右,赫怒震天威。”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圣朝西顾, 关 右震惶。”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序》:“ 元一 代居 关 右,世业三 秦 ,亲睹欃枪,媸妍必记。”
分類:潼关地理
《漢語大詞典》:坐右
(1).曲右足而坐。礼记·玉藻:“退则坐,取屨,隐辟而后屨,坐左纳右,坐右纳左。” 孔颖达 疏:“坐左纳右者,纳,犹著也。若坐左膝,则著右足之屨;若坐右膝,则著左足之屨。”
(2).座位的右边。新唐书·刘子玄传:“ 徐坚 读之,叹曰:‘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 宋 王栐 《朝辞宣旨戒饬》:“詔应京朝官,受任於外。并州县幕职官朝辞,并於閤门宣旨戒勗,以其词著之坐右。” 清 冯桂芬 《五十自讼文》:“客悦曰:‘然则子真知非者也。’客退,録为自讼文置之坐右。”按,置文辞于座右,多表示赞赏或自勉自戒。参见“ 坐右铭 ”。
《漢語大詞典》:坐右铭(坐右銘)
置于座右,用以自勉自戒的格言。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二:“ 唐 柳公度 年八十餘,有强力。人问其术。对曰:‘吾平生未尝以脾胃熟生物、煖冷物,以元气佐喜怒。’此亦可为坐右铭也。”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文章七:“ 老子 曰:‘治身事天莫若嗇。’ 吕荣阳 希哲 尝书此语为坐右铭。”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坐右铭:“﹝ 卢踈斋 ﹞坐右铭大书一天字,其下细注六字云:‘有记性,不急性。’可谓知畏天者矣。”
《漢語大詞典》:右掖
(1). 唐 时指中书省。因其在宫中右边,故称。掖,皇宫的旁垣或边门。 唐 李乂 马怀素 《中宗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鯫生侍从忝 王 枚 ,右掖司言实不才。” 唐 韩愈 《和崔舍人咏月》:“右掖连臺座,重门限禁扃。”
(2). 明成祖 时五军营组成部分之一。明史·兵志一:“ 成祖 增京卫为七十二。又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亦谓之五军。”参见“ 五军 ”。
《漢語大詞典》:五军(五軍)
(1).古代军制。 春秋 时 晋 的上军、中军、下军、新上军、新下军。国语·晋语四:“蒐於 清原 ,作五军。” 韦昭 注:“ 晋 本有上军、有中军、有下军,今有五军,新上下也。”
(2).古代军制。 汉 代前、后、中、左、右五营军队之称。文选·张衡〈西京赋〉:“五军六师,千列百重。” 李善 注:“汉官仪:‘ 汉 有五营。’五军即五营也。”
(3).古代军制。 明 代京军三大营之一。 成祖 时,京卫之步骑军分为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部,亦谓之五军。见明史·兵志一
(4).泛称朝廷的军队。 唐 贾至 《燕歌行》:“五军精卒三十万,百战百胜擒单于。”
《骈字类编》:右卫(右卫)
晋书职官志见左卫下独齐书高帝纪中书舍人孙千龄与休范有密契 曰宜依旧遣军据梁山鲁显间右卫若不出白下则应进顿南州太祖正色曰贼今已近梁山岂可得至新亭既是兵冲所以欲死报国耳传魏书官氏志右卫将军从第二品下使南史孔子祛 梁武帝撰五经讲疏及孔子正言专 子祛检阅群书以为义證事竟敕子祛与右卫朱异左丞贺琛于士林馆递日执经 北史杨播传见左卫下 元史百官志右卫秩正三品中统三年初置武卫至元元年改为侍卫八年改为左右中三卫掌宿卫扈从兼屯田国有大事则调度之卫又舆服志右卫白甲队右卫指挥使二人骑服同中 指挥使帅骑士凡七十有四人琇文献通考晋武帝受禅分中卫为左右卫将军以杨 为左赵序为右后魏永光初增置左右卫将军各二人北齐二人分掌左右厢隋初左右卫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炀帝改左右卫为左右翊卫唐复为左右卫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宋有左右卫上将军将军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郎并为环卫官无定员皆命宗室为之亦为武臣之赠 云笈七签见上灵下
分类:右卫
《分类字锦》:居右
礼记食居人之左羹丨人之右注居人左右明其近也
分类:
《國語辭典》:右地  拼音:yòu dì
1.指西部之地。《汉书。卷七○。陈汤传》:「后呼韩邪单于身入称臣朝见,致支以为呼韩邪破弱降汉,不能自还,即西收右地。」唐。王维〈为王常侍祭沙陀鄯国夫人文〉:「居之右地,革其左衽。」
2.比喻要地。南朝梁。沈约 齐讴行:「东秦称右地,川隰固夷昶。」唐。权德舆〈送灵武范司空〉诗:「三公临右地,七萃拥中坚。」
《漢語大詞典》:右选(右選)
宋 代吏部四选之一。吏部侍郎分左右选,掌右选者负责武官的铨叙选授。 宋 苏辙 《辞吏部侍郎札子》:“臣准尚书省札子,已降誥命,除臣试尚书吏部侍郎。奉圣旨,令管勾右选者。”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曹 忽大怒曰:‘尔便云汉!’坐皆惘然,而 曹 肆駡不已。事闻,復还右选,除閤门官。”宋史·职官志三:“侍郎分左右选……右选,掌武臣之未升朝者(原注:旧自供奉官以上)。其职任自亲民官至部队将、监当官,皆掌其选授注拟之法。”金史·石琚传:“知人最为难事……惟 石琚 为相时,往往举能其官,左丞 移剌道 、参政 粘割斡制剌 举右选,颇得之。”
分類:吏部侍郎
《國語辭典》:右辅(右輔)  拼音:yòu fǔ
1.职官名。西汉主管京都右内史地区的官。
2.右,汉代三辅之一。汉武帝时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因地在京兆尹之西,故称为「右辅」。今在陕西凤翔。唐。韩愈〈石鼓歌〉:「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右辅田畴薄,斯民常苦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