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笔(又作:南史与董狐 南史直笔)
文史三冬(又作:三冬文史 三冬足文狩史)
诗史
史鱼黜殡
史鱼直
史籀大篆
周南太史公(又作:太史南留)
王内史
箫台
心似矢
张华史汉遒
正直
周右史
周史(又作:柱下史 ...)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相关人物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徵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衒鬻者以千数,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蜺,日旁气也。
沅(一作湘)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䌽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一作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言色沮。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䌽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三冬学:咏读书。唐罗隐《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自愧三冬学。来窥数仞墙。”
曼倩三冬,陈思七步。 李瀚 蒙求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馀。 杜甫 柏学士茅屋
自愧三冬学,来窥数仞墙。 罗隐 投渐东王大夫二十韵
才怜曼倩三冬后,艺许由基一箭中。 罗隐 隐尝在江陵忝故中令白公叨蒙知遇今复重过渚宫感事悲身遂成长句
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子建函京之作,仲宣霸岸之篇,子荆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正以音律调韵,取高前式。
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相关人物
「昔者卫大夫史鱼病且死,谓其子曰:『我数言蘧伯玉之贤而不能进,弥子瑕不肖不能退。为人臣生不能进贤而退不肖,死不当理丧正堂,殡我于室足矣。』卫君问其故,子以父言闻,君乃立召蘧伯玉而贵之,弥子瑕而退之,徙殡于正堂,成礼而后去」也。生也身谏,死也尸谏,可谓直矣。
史鱼黜殡,子囊城郢。 李瀚 蒙求
相关人物
「《史籀》十五篇。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时亡六篇矣。」「《史籀篇》者,周时史宫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
卫恒《四体书势》:「昔周宣王时,史籀始著《大篆》十五篇,或与古同,或与古异,世谓之籀书者也。」
程邈隶书,史籀大篆。 李瀚 蒙求
相关人物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张晏注:「自陕已东,皆周南之地也。」
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右军多住寺,此夜后池秋。 司空曙 秋夜忆兴善院寄苗发
晚憩支公室,故人逢右军。 孟浩然 同王九题就师山房
不绝羲之法,难穷智永流。 张祜 高闲上人
生儿古有孙征虏,嫁女今无王右军。 李商隐 漫成五章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题处尚寻王内史,画时应是顾将军。 温庭筠 法云寺双桧
内史书千卷,将军画一厨。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右军尚少年,三领东方骑。 韩翃 赠别崔司直赴江东兼简常州独孤使君
湓城诗赠鱼司马,汝水人逢王右军。 韩翃 送王侍御赴江西兼寄李袁州
空多箧中赠,长见右军书。 高适 途中寄徐录事
今日会稽王内史,好将宾客醉兰亭。 鲍溶 上巳日寄樊瓘樊完宪兼呈上浙东孟中丞简
今日会稽王内史,好将宾客醉兰亭。 鲍防 上巳寄孟中丞
右军书画神传髓,康乐文章梦授心。 齐己 荆州贯休大师旧房
家世宅关辅,胜带宦王城。备闻十帝事,委曲两都情。倦见物兴衰,骤睹俗屯平。翩翻类回掌,恍惚似朝荣。穷涂悔短计,晚志重长生。从师入远岳,结友事仙灵。五图发金记,九籥隐丹经。风餐委松宿,云卧恣天行。冠霞登䌽阁,解玉饮椒庭。暂游越万里,近别数千龄。凤台无还驾,箫管有遗声。何时与尔曹,啄腐共吞腥。
渭水又东,雍水注之。水出雍县雍山,……又有凤台、凤女祠。秦穆公时,有箫史者,善吹箫,能致白鹄、孔雀。穆公女弄玉好之。公为作凤台以居之。积数十年,一旦随凤去,云雍宫世有箫管之声焉。今台倾祠毁,不复然矣。
《列仙传》曰:「萧史者,秦穆公时人,善吹萧,能致孔雀、白鹄。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以妻焉,遂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十年,吹似凤声,凤皇来止其屋。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数年,皆随凤飞去。秦为作凤女祠于雍宫,时有箫声焉。」
相关人物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宋·刑炳疏:「矢,箭也。史䲡之德,其性惟直,国之有道无道,行直如箭。言不随世变曲也。」
秉心犹似矢,搔首忽如蓬。 李端 长安感事呈卢纶
相关人物
「诸名士共至洛水戏。还,乐令问王夷甫曰:『今日戏乐乎?』王曰:『裴仆射善谈名理,混混有雅致;张茂先论史汉,靡靡可听;我与王安丰戎也。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阳秋》曰:「华博览洽闻,无不贯综。世祖尝问汉事,及建章千门万户。华画地成图,应对如流,张安世不能过也。」
束皙言谈妙,张华史汉遒。 沈佺期 三日独坐驩州思忆旧游
史嚚曰:「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虢多凉德,其何土之能得!」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玄端而居,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唐·孔颖达疏:「是太史动作之事,在君左厢记事,则太史为左史也,……是内史所掌在君之右,故为右史。」
载笔已齐周右史,论诗更事谢中书。 韩翃 访王起居不遇留赠
老子李耳字伯阳……生于殷时,为周柱下史,好养经气……后周德衰,乃乘青牛去,入大秦,过西关。
昔李耳为周柱下史,以世衰入戎,于此有冢,事非经證。
柱史从来非俗吏,青牛道士莫相疑。 储嗣宗 山邻
不因杖屦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李商隐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
鲁连及柱史,可以蹑清芬。 李白 古风
守道还如周柱史,鏖兵不羡霍嫖姚。 杜牧 送国棋王逢
柱下留伯阳,储闱登四皓。 沈佺期 同工部李侍郎适访司马子微
(2). 周 秦 置柱下史,后因以为御史的代称。《汉书·张苍传》:“﹝ 张苍 ﹞ 秦 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 颜师古 注:“柱下,居殿柱之下,若今侍立御史矣。” 唐 独孤及 《张侍御写真图赞》:“执法柱下,分形画工。” 明 夏完淳 《招魂》:“先生在柱下三年,从初服者六年。” 清 钱谦益 《左汇序》:“侍御起家为刑官,今方执法柱下。”参见“ 柱下史 ”。
(3).借指藏书之所。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九》:“瞽宗、辟雍、泮宫、柱下,固册府礼乐之渊渚,师友讲习之林囿也。”
(2).“ 柱下史 ”的省称。指御史。 唐 严维 《剡中赠张卿侍御》诗:“早列月卿位,新参柱史班。” 唐 韩翃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诗:“少年兼柱史,东至旧 徐州 。”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职非柱史,恶故当隐,苟闻善而疑之,闕其事焉。”
(3).“ 柱下史 ”的省称。亦借指侍郎等朝官。 唐 刘商 《题杨侍郎新亭》诗:“ 毘陵 过柱史,简易在茅茨。”
(4).“ 柱下史 ”的省称。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柱史北一星曰女史。”参见“ 柱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