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23,分135页显示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8 69 70 71 下一页
理化可分
闾阎可观
龙断可登
八不可越
三世不可得
五不可思议
五种不可思议
不可有
不可说
不可弃
不可得
三世心不可得
不可思议
词典(续上)
历历可数理化可分
闾阎可观
龙断可登
佛类词典
七法不可避八不可越
三世不可得
五不可思议
五种不可思议
不可有
不可说
不可弃
不可得
三世心不可得
不可思议
《國語辭典》:历历可数(歷歷可數) 拼音:lì lì kě shǔ
可以一一数清楚。《旧五代史。卷四四。唐书。明宗本纪十》:「濮州进重修河堤图,沿河地名历历可数。」《儒林外史》第五五回:「望著隔江的山色,岚翠鲜明;那江中来往的船只,帆樯历历可数。」
分類:清清楚楚
《漢語大詞典》:龙断可登(龍斷可登)
谓可经营得利。龙,通“ 垄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崔 曰:‘奇货可居,龙断可登,鸟兽之羽毛可织而衣,其遗粒足食也。贪贾三之,廉贾五之,盍为贾?’”参见“ 龙断 ”。
七法不可避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生不可避,依善恶之业因苦乐之生不可避。二、老不可避,生者不可避老。三、病不可避,生者不可避病。四、死不可避,生者不可避死。五、罪不可避,有罪业,则恶道之苦果不可避。六、福不可避,有善业,则善道之乐果不可避。七、因缘不可避,如是之因,和于如是之缘,生吉凶祸福贫富寿夭,是法尔之道理不可避。见法苑珠林六十九。
【佛学常见辞汇】
生不可避、老不可避、病不可避、死不可避、罪不可避、福不可避、因缘不可避。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生不可避〕,谓人受生,皆由前世善恶之业。若前世作善,今生善处。前世作恶,今生恶处。若欲避恶报而求生善处,欲辞善处而从恶报者,皆不可得。故云生不可避。
〔二、老不可避〕,谓人年幼,颜色鲜泽,发黑齿白,气力坚强。一旦老耄,头白齿落,气短呻吟,形神昏昧,欲使不老,终不可得。故云老不可避。
〔三、病不可避〕,谓人强健之时,行步轻捷,饮食自恣。若四大不调,或业缘所感,疾病卒至,眠伏床枕,不能起离,欲使常安无病,终不可得。故云病不可避。(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四、死不可避〕,谓人生于世,一期果报,或夭、或寿,皆由前定,毫发无差,业尽报终,岂容逃免。故云死不可避。(一期者,自生至死也。)
〔五、罪不可避〕,谓人愚痴邪见,不信三宝,不忠不孝,多造恶业,生遭刑法,死堕恶道,如影随形,欲求脱免,了不可得。故云罪不可避。(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六、福不可避〕,谓人先世敬重三宝,持戒修善,常行惠施,忠孝君亲;于后世时,生人天中,安乐富贵,随意受用,如此福报,似响应声,毫发无失。故云福不可避。
〔七、因缘不可避〕,能生为因,助成为缘。由前生依如是因,则今世遇如是缘。所谓父母兄弟,妻子田宅产业等,或得如意,或不如意,皆由前生作善恶业因,今世则招贫富苦乐业缘之报。故云因缘不可避。
(名数)一、生不可避,依善恶之业因苦乐之生不可避。二、老不可避,生者不可避老。三、病不可避,生者不可避病。四、死不可避,生者不可避死。五、罪不可避,有罪业,则恶道之苦果不可避。六、福不可避,有善业,则善道之乐果不可避。七、因缘不可避,如是之因,和于如是之缘,生吉凶祸福贫富寿夭,是法尔之道理不可避。见法苑珠林六十九。
【佛学常见辞汇】
生不可避、老不可避、病不可避、死不可避、罪不可避、福不可避、因缘不可避。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生不可避〕,谓人受生,皆由前世善恶之业。若前世作善,今生善处。前世作恶,今生恶处。若欲避恶报而求生善处,欲辞善处而从恶报者,皆不可得。故云生不可避。
〔二、老不可避〕,谓人年幼,颜色鲜泽,发黑齿白,气力坚强。一旦老耄,头白齿落,气短呻吟,形神昏昧,欲使不老,终不可得。故云老不可避。
〔三、病不可避〕,谓人强健之时,行步轻捷,饮食自恣。若四大不调,或业缘所感,疾病卒至,眠伏床枕,不能起离,欲使常安无病,终不可得。故云病不可避。(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四、死不可避〕,谓人生于世,一期果报,或夭、或寿,皆由前定,毫发无差,业尽报终,岂容逃免。故云死不可避。(一期者,自生至死也。)
〔五、罪不可避〕,谓人愚痴邪见,不信三宝,不忠不孝,多造恶业,生遭刑法,死堕恶道,如影随形,欲求脱免,了不可得。故云罪不可避。(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六、福不可避〕,谓人先世敬重三宝,持戒修善,常行惠施,忠孝君亲;于后世时,生人天中,安乐富贵,随意受用,如此福报,似响应声,毫发无失。故云福不可避。
〔七、因缘不可避〕,能生为因,助成为缘。由前生依如是因,则今世遇如是缘。所谓父母兄弟,妻子田宅产业等,或得如意,或不如意,皆由前生作善恶业因,今世则招贫富苦乐业缘之报。故云因缘不可避。
八不可越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八敬戒之异名。
【佛学常见辞汇】
八敬戒的别名。
(名数)八敬戒之异名。
【佛学常见辞汇】
八敬戒的别名。
三世不可得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三世之诸法,不可得一实体也。维摩经弟子品曰:「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金刚经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佛学常见辞汇】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一切法皆不可得一实在的体质的意思。维摩经说:「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又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术语)谓三世之诸法,不可得一实体也。维摩经弟子品曰:「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金刚经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佛学常见辞汇】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一切法皆不可得一实在的体质的意思。维摩经说:「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又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五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不可以心虑量,不可以言语说之五种也。(参见:不可思议)附录。
(名数)谓不可以心虑量,不可以言语说之五种也。(参见:不可思议)附录。
五种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名数)智度论三十曰:「经说五事不可思议:谓众生多少,业果报,坐禅人力,诸龙力,诸佛力。于五不可思议中佛力最不可思议。」净土论注下曰:「诸经统言有五种不可思议:一者众生多少不可思议,二者业力不可思议,三者龙力不可思议,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议,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
(名数)(参见: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名数)智度论三十曰:「经说五事不可思议:谓众生多少,业果报,坐禅人力,诸龙力,诸佛力。于五不可思议中佛力最不可思议。」净土论注下曰:「诸经统言有五种不可思议:一者众生多少不可思议,二者业力不可思议,三者龙力不可思议,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议,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
不可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七有之一。地狱有之异名。不可犹言不是,地狱之果不是,故名。有者果报之总名也。(参见:有)
(术语)七有之一。地狱有之异名。不可犹言不是,地狱之果不是,故名。有者果报之总名也。(参见:有)
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对于无或空而言。此有实有假有妙有等之别。如三世实有者,实有也。因缘依他之法者,假有也。圆成实性者,妙有也。(二)十二因缘之一。为造可牵当来果之业之位,即业能有当果之意。是因之名也。又曰有支。若约于分位之十二因缘,则当于壮年以后。(三)果之名。因果不亡之义。如三有,二十五有,及四有等。(四)色界无色界之定及依身也。外道执之,以为解脱,故遮遣之而特谓之有。有者生死相续之义,显非真灭之意也。上二界之贪,谓之有贪,上二界之漏,谓之有漏(三漏之一)者,即由此意。
【佛学常见辞汇】
苦果的别名,依因而有果,故果名为有,如称三界为三有、九有等是,是有生死烦恼的意思。
【三藏法数】
谓因驰求诸境,起善恶业,积集牵引,当生三有之果,是名为有。(因果不亡为有,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即三界也。)
(术语)(一)对于无或空而言。此有实有假有妙有等之别。如三世实有者,实有也。因缘依他之法者,假有也。圆成实性者,妙有也。(二)十二因缘之一。为造可牵当来果之业之位,即业能有当果之意。是因之名也。又曰有支。若约于分位之十二因缘,则当于壮年以后。(三)果之名。因果不亡之义。如三有,二十五有,及四有等。(四)色界无色界之定及依身也。外道执之,以为解脱,故遮遣之而特谓之有。有者生死相续之义,显非真灭之意也。上二界之贪,谓之有贪,上二界之漏,谓之有漏(三漏之一)者,即由此意。
【佛学常见辞汇】
苦果的别名,依因而有果,故果名为有,如称三界为三有、九有等是,是有生死烦恼的意思。
【三藏法数】
谓因驰求诸境,起善恶业,积集牵引,当生三有之果,是名为有。(因果不亡为有,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即三界也。)
不可说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理可證知,不可言说,涅槃经说四种之不可说,天台以明四教之理。(参见:四不可说)
【三藏法数】
谓从不可量、不可量为一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为一不可说也。
(术语)真理可證知,不可言说,涅槃经说四种之不可说,天台以明四教之理。(参见:四不可说)
【三藏法数】
谓从不可量、不可量为一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为一不可说也。
不可弃
【佛学大辞典】
(人名)小乘化地部之祖,传说生时母弃之井中,父救之,故名。初为婆罗门,通外道之诸义,后入于佛教。
(人名)小乘化地部之祖,传说生时母弃之井中,父救之,故名。初为婆罗门,通外道之诸义,后入于佛教。
不可得
【佛学大辞典】
(术语)空之异名也。诸法空无,而无所得之实体也。智度论五十二曰:「空中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涅槃经德王品曰:「一切诸法本性自空。何以故?一切法性不可得故。」释签二曰:「不可得即是理也。」
(术语)空之异名也。诸法空无,而无所得之实体也。智度论五十二曰:「空中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涅槃经德王品曰:「一切诸法本性自空。何以故?一切法性不可得故。」释签二曰:「不可得即是理也。」
三世心不可得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金刚经曰:「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同略疏曰:「过现未三俱不可得,盖过去已灭,未来未生,现在不住。」密教于此立遮情表德之二义。其遮情之义,如以上显教所说。其表德之义,诸法以迷悟不二万德轮圆之故,一无别相,故云不可得。所谓台家之妙空圆空也。故是中道实相之异名。大日经疏七曰:「一一字门皆言不可得者,为明中道实相义故。」
(名数)金刚经曰:「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同略疏曰:「过现未三俱不可得,盖过去已灭,未来未生,现在不住。」密教于此立遮情表德之二义。其遮情之义,如以上显教所说。其表德之义,诸法以迷悟不二万德轮圆之故,一无别相,故云不可得。所谓台家之妙空圆空也。故是中道实相之异名。大日经疏七曰:「一一字门皆言不可得者,为明中道实相义故。」
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法华玄义序曰:「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维摩经慧远疏曰:「不可思议者经中亦名不思议也。通释是一,于中分别非无差异,据实望情不思议,据情望实名不可思议。」嘉祥法华疏三曰:「智度论云: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说法华经谓如食顷。」维摩经序曰:「罔知所释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同注经一曰:「生曰:不可思议者,凡有二种:一曰理空,非惑情所测。二曰神奇,非浅识所量。」【又】(人名)唐灵妙寺沙门,名不可思议,善无畏三藏之弟子也,释大日经第七卷供养次第法。世谓之不思议疏。不思议疏上曰:「小僧不可思议,多幸面咨和上,所闻法要,随分抄记。」
【佛学常见辞汇】
不可以心思之亦不可以言议之的意思。
【俗语佛源】
《大智度论》指出:「不可思议」是大乘佛教的特征。「心思路绝」,故「不可思」;「言语道断」,故「不可议」。《五灯会元》卷十六载,光孝禅师临终时只说了「不可思议」四个字,便合掌而逝。一般认为,「佛力」是最「不可思议」的。各部经对「不可思议」的具体内容有不同说法。例如:《仁王经》说三种「不可思议」:「佛不可思议,众生身不可思议,乃至世界不可思议。」《增一阿含经》说四种「不可思议」,增加了一个「龙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一词还用于佛、法、僧三宝。如:阿弥陀佛又称「不可思议光如来」,《维摩诘经》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唐代灵妙寺有僧名「不可思议」,系善无畏的弟子,曾注《大日经·法供养品》,人称《不思议疏》。后用「不可思议」谓事物之难以理解,不可想象。如闻一多《端节的历史教育》:「那时的人在自然势力的威胁之下,常疑心某种生物或无生物有著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力量。」(李明权)
(术语)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法华玄义序曰:「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维摩经慧远疏曰:「不可思议者经中亦名不思议也。通释是一,于中分别非无差异,据实望情不思议,据情望实名不可思议。」嘉祥法华疏三曰:「智度论云: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说法华经谓如食顷。」维摩经序曰:「罔知所释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同注经一曰:「生曰:不可思议者,凡有二种:一曰理空,非惑情所测。二曰神奇,非浅识所量。」【又】(人名)唐灵妙寺沙门,名不可思议,善无畏三藏之弟子也,释大日经第七卷供养次第法。世谓之不思议疏。不思议疏上曰:「小僧不可思议,多幸面咨和上,所闻法要,随分抄记。」
【佛学常见辞汇】
不可以心思之亦不可以言议之的意思。
【俗语佛源】
《大智度论》指出:「不可思议」是大乘佛教的特征。「心思路绝」,故「不可思」;「言语道断」,故「不可议」。《五灯会元》卷十六载,光孝禅师临终时只说了「不可思议」四个字,便合掌而逝。一般认为,「佛力」是最「不可思议」的。各部经对「不可思议」的具体内容有不同说法。例如:《仁王经》说三种「不可思议」:「佛不可思议,众生身不可思议,乃至世界不可思议。」《增一阿含经》说四种「不可思议」,增加了一个「龙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一词还用于佛、法、僧三宝。如:阿弥陀佛又称「不可思议光如来」,《维摩诘经》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唐代灵妙寺有僧名「不可思议」,系善无畏的弟子,曾注《大日经·法供养品》,人称《不思议疏》。后用「不可思议」谓事物之难以理解,不可想象。如闻一多《端节的历史教育》:「那时的人在自然势力的威胁之下,常疑心某种生物或无生物有著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力量。」(李明权)